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道相济,天地相易

最近一直在想,易学体系究竟是什么,是谁在批判,又是谁在传承。其实后来的儒道文化体系就是易经的传承与批判。

易容天地,分阴阳,道为阴,儒为阳,儒道通为术,但不管怎么分,都不能离开易,阴阳相转,批判传承则能通性,这就是易学的伟大。

老聃是一棵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想当孔子再次站在黄河边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想起了老子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因此未来易学应当建立在儒道的基础上,刚柔相济,进退自如。

很多人说儒道是对立的,一个为入世哲学,一个为出世哲学;有的人认为儒道是互补的哲学,现实有其残酷性,有喜也有忧,这大概也是哲学存在的意义了。

“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先生道出了儒道的真正关系,“极高明”是超越、玄虚的精神为道,“道中庸”是现实社会,为儒。

道家崇尚返璞归真,为自然主义,而儒家是伦理教化,为人文主义。在今天来说,我们既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也要发展人文主义,就是说礼乐教化与天地相存。

周朝有八百年天下,而此后几千年的王朝与周朝相比只能是短命王朝,这是为什么,其实就是这个社会使用礼仪的不同,周代尚易,而此后从来没有王朝能做到,有的只是儒、道、佛的相互转换,结果就是三百年左右的寿命。

孔子一直在提倡和推崇周礼,希望能恢复周礼而奔走、奔波,事实上现在看来孔子是对的,周礼本来就有其先进性,能发挥人的积极性,让这个社会在共通中进步,这就说明儒家的进化意识很重要。

儒家文化自觉和进化意识,某种程度也是因为道家的存在。道家是儒家的外部批判和提醒,同时在内部输送了很多营养。也就是说儒家是动力系统,道家是节制系统。

儒道相济

最终儒道统归于易学,未来的世界就在我们手中的易学里,也在我们的行动中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中国人的演讲-伟大传统(二)
外儒内道——中国传统处世智慧
牟钟鉴:儒道互补是人生的大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徐小跃
摘录 老子与孔子之“道”的差异
儒、道、佛三家思想到底有何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