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轻松学《易经》:帛书《易传》乾坤二卦集解(一) ——以《二三子》《衷》为中心

【引言】

《二三子》篇全文以黑圆点分段,可分为三十四章,引用《易经》卦爻辞者共计有三十五条,涵盖十八个卦。第一章论“龙之德”文字最长,文末论及坤卦的六五爻和六二爻。第二章起每节只引一卦,且都用“《易》曰(或卦曰)……孔子曰……”的格式来引《易》说《易》。从第二章至第三十四章按顺序分别引用及解说《周易》卦爻辞的是:乾卦初九爻、乾卦上九爻、坤卦上六爻、蹇卦六二爻、鼎卦九四爻、鼎卦上九爻、晋卦卦辞、坤卦六四爻、乾卦九二爻、乾卦九三爻、乾卦九五爻、乾卦用九爻、坤卦初六爻、坤卦六二爻、坤卦六三爻、坤卦六五爻、屯卦九五爻、同人卦卦辞、同人卦初六爻、同人卦六二爻、大有卦六五爻、谦卦卦辞、豫卦六三爻、中孚卦九二爻、小过卦六五爻、恒卦九三爻、蹇卦九五爻、解卦上六爻、艮卦卦辞、艮卦六五爻、丰卦卦辞、涣卦九五爻、未济卦卦辞。

本文着其重点,以龙德、乾坤二卦为主展开讨论,其他卦的讨论并入《周易诠释》相应卦中。

 

【正文】

帛书《二三子》第一章(龙德是乾坤一体、即阴即阳)

【第一章原文】

二厽子问曰:《易》屡称于龙,龙之德何如

孔子曰:龙大矣龙刑宾于帝,俔神圣之德也。高尚(乎)星辰日月而不晀,能阳也;下纶(沦)穷深潚之潚(渊)而不沫(昧),能阴也。上则风雨奉之,下纶(沦)则有天[神护之]乎深潚则鱼鲛先后之,水流之物莫不隋(随)从;陵处则神养之,风雨辟乡(向),鸟守(兽)弗干。

曰:龙大矣龙既能云变,有能蛇变,有能鱼变。飞鸟正(贞)虫,唯所欲化而不失本刑,神能之至也。唯□□□□□□□□□□□焉,有弗能察也。知者不能察其变,辩者不能察亓,至巧不能亓文,明目[]能察[视]也。成非焉,化[宀/巨]虫,神贵之容也,天下之贵物也。

曰:龙大矣[]德也‘利见[大人]’,□□□,爵之曰君子。戒事敬,精白柔和而不讳贤,爵之曰夫子。或大或小,亓方一也,至周也,而名之曰君子。兼,黄常’(裳)近之也;尊威精白坚强,行之不可挠也,不习近之矣。

李守力按:

帛书《二三子》篇全文以黑圆点分段,可分为三十四段,以上是开篇第一段。

【第一章第一节注解】

,为參之省,古书行文是上下竖写,如果写作“二三子”则产生歧读:二三子、三二子、一四子、四一子、一二二子、二二一子等等,故以“”代“三”。

遷(无辶旁),《说文·舁部》:“升高也。从舁囟聲。”

假也,《淮南子·齐俗训》:“乘云升假”,高诱注“假,上也。”或通“霞”,王叔岷曰:列子登遐”《新论升霞乘云登霞。

[qiàn] ,《说文》:“譬諭也。一曰閒見。从人从見。”如同,好比。或通见、现。

潚,《说文》:“深清也。从水,肃声。”

,通烑,《淮南子·要略》:“挟日月而不烑,润万物而不秏。” 高诱注:“烑,光也。”

,通昧,幽暗。

帛书中“陵”读为“陆”,《老子》甲乙本“陵行不避兕虎”,通行本作“陆”。陆、陵为迁徙出行之义(详见拙文:《“陸”“陵”与“阜九阜六”探源》)。

【第一章第一节白话】

二三子问道:“《易经》屡次提到龙,龙的德行如何呢?”

孔子说:“龙,伟大啊!龙身乘云登霞与天帝做宾客,表现出神圣的品德。龙上行于高空星辰日月之间却不炫耀,能成为阳的典范。龙下行沉沦于深清之渊中却不暗淡,能成为阴的代表。龙上行于天上,则风雨奉承它。龙下沦于地下,则有天神护持它。龙游于深清之水中,则有鱼蛟先后随行,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没有不跟从它的。龙迁徙飞行时,则有雷神供养它,风雨为它回避方向,鸟兽不敢欺侮它。”

【第一章第一节解读】

《二三子》开篇讲《易》屡称于龙”,是指乾坤二卦。第一段的主题是龙德能阳亦能阴,而且阳中有阴(高尚齐乎星辰日月而不晀),阴中有阳(穷深潚之而不沫),只有深入理解龙的能阳能阴、刚柔相济的德行,才能求得乾坤二卦系辞的完美意义(帛书《要》:“不问于古法,不可顺以辞令,不可求以志善”)。龙德是乾坤一体,即阴即阳。乾坤二卦之取象为龙,所以《二三子》在讲完龙德之后紧接着说乾坤二卦,而且乾坤二卦是交互阐述,以体现刚柔相济、即阴即阳的龙德。《管子》《新书》与《说文》也阐述了龙刚柔相济、即阴即阳的德行:

《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于深渊。

《庄子·天运》: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

贾谊《新书》:龙之神也,其惟蜚龙乎!能与细细,能与巨巨,能与高高,能与下下。吾故曰:“龙变无常,能幽能章”。

刘向《说苑·辨物》: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也,高乎其著也。一有一亡,忽微哉,斐然成章。虚无则精以和,动作则灵以化。於戯允哉!君子辟神也。

许慎《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天而潜渊。

龙德乾坤一体、刚柔相济、即阴即阳正是帛书《易》遵循的古法。

【第一章第二节注解】

略。

【第一章第二节白话】

孔子说:“龙,伟大啊!龙既能变成云形,又能变成蛇形,又能变成鱼形,包括飞鸟、昆虫,龙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出来,它的神通异能达到了极点。……人不足以察看到。有智慧的人不足以观察龙的变化,有辨别能力的人不足以审度龙的美丽,最灵巧的画师不足以绘出龙的花纹,即使明亮的眼睛也不足以看清龙的全身。……龙变化为巨虫,有神奇高贵的容貌,是天下珍贵之物。”

【第一章第二节解读】

略。

【第一章第三节注解】

《史记》:“能明驯德,以亲九族”,《索隐》“驯”字徐广皆读曰训。训,顺也。言圣德能顺人也。案:尚书作“俊德”。

精白,精微洁白,明君之德。精,刚健纯粹,偏于任事与戒事;白,洁白柔和,偏于敬命、敬宫。敬宫、敬命,《管子·内业》:“敬除其舍,精将自来。”《国语·周语上》:“祓除其心,精也”,祓除其心,就是祛除私欲。宫、命、舍,指身体,精神、心灵所居之宫、舍也。(释义见《周易诠释·艮卦解读·论“精白”之道》)

【第一章第三节白话】

孔子说:“龙,伟大啊!龙的坤顺之德,如乾卦九二、九五所说‘利见大人’,……封一个爵号叫做君子;做事刚健纯粹,敬顺天命,精微洁白柔和而不忌讳贤良,封一个爵号叫做夫子。能大能小,其方正都是一样的,能达到其作用的人,就叫做君子。坤卦六五‘黄裳’很接近君子的品德;其特点是:尊严而有威信,精粹而纯洁,坚定而刚强,行动起来百折不挠,坤卦六二爻辞‘不习’很接近君子的这种性格。”

【第一章第三节解读】

《二三子》第一段第三节是第一节龙德即阴即阳的展开。龙德是乾与坤的合一,故言龙之驯德(坤为顺、驯)时用乾卦九二爻辞“利见大人”说之,龙之驯德为刚之柔,乾九二是刚爻居于柔位;龙之“尊威精白坚强,行之不可挠”是刚之刚,坤卦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坤六二是柔爻居柔位,此刚之刚变为柔之柔也;兼,当指“即阴即阳”的龙德,《九家易》曰:“阴阳合居,故曰兼”,坤卦六五“黄裳元吉”近之,因为坤六五是柔爻居于刚位,故兼阴阳。

帛书《衷》同样以“即阴即阳”观阐述乾坤二卦:

用六赣(坎)也,用九盈也。盈而刚,故《易》曰“直方大,不习,〔吉〕”也。因“不习”而备,故《易》曰“见群龙无首,吉”也。

《易》曰:“直方大,不〔习,吉”〕□□□之屯于文武也,此易赞也。子曰:“乾六刚能方,汤武之德也。”

川(坤)之至德,柔而反于方,乾之至德,刚而能让。此乾川(坤)之参说也。

“用九盈”“盈而刚”推出坤卦六二“直方大,不习,〔吉〕”,此刚之刚变为柔之柔也;从坤卦六二推出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此柔之柔变为刚之刚也。《二三子》与《衷》的这种乾坤互换诠释理路应该是虞翻“旁通说”的滥觞。

但是传本《周易》是不倾向“即阴即阳”的龙德观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坤卦上六的“龙战于野”,传本《易传》与帛书《易传》的说法不同,见后边的第四章。

 

帛书《二三子》第二章

【第二章原文】

《易》曰(潜)龙勿用。孔子曰:龙寑(潜)矣而不陽(揚),时至矣而不出,可胃(谓)寑矣。大人安失矣而不朝,(苟)(厭)在廷,亦猷(猶)龙之寑(潜)也。亓行淢(滅)而不可用也,故曰(潜)龙勿用。’”

【第二章白话】

乾卦初九说:“潜龙勿用。”孔子说:“龙潜伏而不扬于世,时机到了也不出来,可以说是潜伏。大人过着安逸的日子而不上朝,即使上朝也苟且应付,也犹如龙潜伏。他的行为丧失而不可施用于世,所以说:‘潜龙勿用。’”

【第二章解读】

帛书《衷》:

“潜龙勿用”者,匿也。

《易》曰“潜龙勿用”,其义潜清,勿使之谓也。子曰:废则不可入于谋,胜则不可与戒。忌者不可与亲,缴[者不可予事]。

白话大意:

“潜龙勿用”,藏匿之义。

“潜龙勿用”是说因为潜伏而不能使用。孔子说:废弃不用之人,则不可让其参与谋划。能胜任大事之人,不可戒其所为。忌讳之人,不可与之亲近。求侥幸的人,不可给他事做。

传本《易传》: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文言》: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潜龙勿用”,下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对比帛书《二三子》与传本《易传》,传本《易传》认为龙德属阳,潜龙勿用是“阳在下也”“阳气潜藏”。这与《二三子》“即阴即阳”龙德观有所不同。《周易集解》释《乾》初九“潜龙勿用”,引《子夏传》曰:“龙所以象阳也。”马融曰: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阳气始动于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潜龙”也。

除此之外,两者多有相似之处,时至矣而不出”似“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大人安佚矣而不朝,苟厌在廷”似“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亓行而不可用也”似“隐而未见,行而未成”。

帛书《衷》认为“潜龙勿用”是指那些不能使用的人,与《二三子》“其而不可用也”相近,其义乖也。帛书《衷》云“在下为潜,在上为亢。人之阴德不行者,其阳必失类。”可见《衷》将乾卦初九和上九看作“人之阴德不行者”。

《淮南子·人间训》云:

今霜降而树谷,冰泮而求获,欲其食,则难矣。故《易》曰“潜龙勿用”者,言时之不可行也。

《淮南子》的观点实际符合传本《易传》,但文辞却与《二三子》相似:“时之不可行也”,《二三子》“时至矣而不出”。体现出孔子易传流传中的“同途而殊归”(帛书《要》语)的特点。

 

帛书《二三子》第三章

【第三章原文】

《易》曰(亢)龙有悔。孔子曰:此言为上而骄下,骄下而不佁者,未之有也,圣人之立(政)也,若遁(木,俞高俞畏下。故曰(亢)龙有悔。’”

【第三章白话】

乾卦上九说:“亢龙有悔。”孔子说:“这是讲在上位的统治者对部下骄横不讲道理,在部下面前蛮横骄傲的人不遭受危险,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圣人临朝治理政事,就象爬树杆一样,越高越害怕下面,越高越敬畏老百姓。所以说:‘亢龙有悔。’”

【第三章解读】

帛书《衷》:

“亢龙有侮”,高而争也。

〔易〕曰“潜龙〔勿用〕”,“亢龙有悔”,言亓过也。物之上盛而下绝者,不久大位,必多亓咎。《易》曰“亢龙有悔”,大人之义不实于心,则不见于德;不单于口,则不泽于面。能威能泽,谓之龙。

传本《易传》: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帛书《衷》与《二三子》相近,它们与传本《易传》稍有不同。《二三子》《衷》着重言位,传本《易传》着重言时,兼言位。《二三子》是相对静止的看问题,而传本《易传》则是动态的看问题,其说理更加丰富。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易》曰‘亢龙有悔’,此言上而不能下,信而不能诎,往而不能自返者也。愿君孰计之。”

《淮南子·缪称》:“动于上,不应于下者,情与令殊也。故《易》曰‘亢龙有悔’。”大意为:君王处在高位发布政令而下面百姓不响应,这是由于君王爱民之情没有体现于政令上。所以《易经》说“亢龙有悔”。《淮南子》的观点侧重言“情”。

考量帛书《二三子》为上而骄下”,帛书《衷》“上盛而下绝”,传本《易传》“贵而无位,高而无民”,以及《史记》“上而不能下”,《淮南子·缪称》“动于上,不应于下者”,可知五者之间是同源的。

《战国策·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引用的古《易传》文字可能也是“亢龙有悔”的解说:

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傅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白话大意:

颜斶听说,古之大禹时代,诸侯有万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道德淳厚得到高贵士人大力辅佐的缘故……所以《易传》上不是这样说吗: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如果做些踏踏实实的工作,只是一味地喜欢标榜虚名,必然走入骄傲奢侈;骄傲奢侈,灾祸必然随之而来。所以不务实而只喜欢空名的,国力将日益衰弱;没有好的德行,却希望幸福的,必然处境困窘;没有建立功勋,却只图享受俸禄的,必然蒙受侮辱。这一切必然招致严重的祸害。”……老子说:贵必以贱为根本,高必以下为基础。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正是贵为贱的根本吗?所谓孤、寡,是指人们处于困窘、卑贱的地位。可是侯、王自己称孤道寡,难道不是谦居人下而尊重士人吗?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世世代代都赞扬他们为英明的君主。这正是因为他们深知士人的可贵。

李守力按:

后世《易传》类文献中出现孔子关于同一命题而论点有所不同而相近的情况,其原因一是孔子本身研易思想的演变,二是后世口口相传,因理解程度的不同而发生了演变,到了西汉时期孔子易学的正宗传人如施、孟、梁、京四家易学博士奠定了《周易》经传权威版本,到西汉晚期,刘向又发现费直的本子更加准确,于是东汉以后费直易大兴,此后一直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传本《周易》经传。

 

帛书《二三子》第四章

【第四章原文】

《易》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孔子曰:“此言大人之宝德而柂(施)教于民也。夫文之李(理),采(彩)物毕存者,其唯龙乎?德义广大,灋(法)物备具者,其唯圣人乎?‘龙战于野’者,言大人之广德而下[糸妾](接)民也;‘其血玄黄’者,见文也。圣人出灋(法)教以道(導)民,亦(猶)龙之文也,可谓‘玄黄’矣,故曰‘龙’。见龙而称莫大焉。”

【第四章注解】

《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树之风声,分之彩物,著之话言,为之律度,陈之艺极,引之表仪,予之法制,告之训典,教之防利,委之常秩,道之礼则,使毋失其土宜,众隶赖之,而后即命。圣王同之。”孔颖达《疏》:“彩物,谓彩章物色,旌旗衣服,尊卑不同,名位髙下,各有品制。”

【第四章白话】

坤卦上六爻辞说:“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孔子说:“这是讲大人用宝贵的品德施教于人民。那文采和道理,彩章物色皆存于一身,岂不是只有龙吗?道德仁义广大,法制训典都具备,岂不是只有圣人吗?‘龙战于野’,是讲大人广施德行,向下接触人民。‘其血玄黄’是文采的表现。圣人制定法制训典去引导人民,也象龙的文采,可以说是‘玄黄’了,故称‘龙’。因此,出现龙就称是最伟大的。”

【第四章解读】

帛书《衷》:

“龙战于野”,文而能达也。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子曰:圣人信哉!隐文且静,必见之谓也。龙七十变而不能去其文,则文其信而达神明之德也。

传本《易传》: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帛书《衷》与《二三子》观点一致,都是以讲龙文(纹彩)。而传本《易传》与帛书明显不同。《二三子》中龙是即阴即阳、阴阳一体而今本《易传》中的龙只有阳性,没有阴性。

帛书释“战”为“接”,这在后世的易学中有所传承:

《说文》:

壬,位北方也。阴极阳生,故《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象人褢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叙也,与巫同意。壬承辛,象人胫。胫,任体也。

《周易集解》:

为其兼于阳也,故称龙焉。

《九家易》曰:阴阳合居,故曰“兼”。阳谓上六,坤行至亥,下有伏乾,阳者变化,以喻龙焉。

荀爽曰:消息之卦,坤位在亥,下有伏乾,阴阳相和,故言“天地之杂也”。

李守力按:

许慎《说文》与《九家易》同训“战”为接,但是他们与传本《易传》同样认为龙只有阳性,“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是指坤卦上六仍然属于阴性。而且“接”是阴阳交接之义,而不是接近民众。可见帛书关于龙德即阴即阳、阴阳一体的观点并未传承于后世,虽然继承了训“战”为“接”,但释读理路并非坤卦为龙,而是用卦气五行说之。

关于以上《周易》传承的矛盾,今蠡测其源流。孔子晚年喜好周易,他研究《周易》一有悟处便与弟子交流,如帛书《要》(成书下限:前168年以前)“孔子籀易,至于损、益一卦,未尝不废书而叹,戒门弟子曰……《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淮南子·人间训》(刘安:179至前132年)中记述:“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孔子家语·六本》(领纂者是孔子裔孙子思:前491年至前400年)和《说苑·敬慎》(刘向约前77至前6年)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子夏避席而问曰……”。我推测,以上孔子论损益的四处文献应该是同源的,《说苑·敬慎》中涉及《序卦传》《系辞传》《彖传》的内容所以不见于帛书《要》,是由帛书《易传》重视《连山易》的特征决定的。由于“明而动”释卦象卦德不合帛书《易传》风格,所以不见于帛书《易传》,而“丰之盈虚”仍是义理风格,故见于帛书《衷》论“刚柔之失”。《说苑·敬慎》孔子论损益的记载,反映了孔子从帛书《易传》阶段向传本《易传》阶段的转化,所以这一年孔子刚刚七十岁,孔子、颜回开始依据《易象》著述《易传》。

传本《易传》没有孔子研究损益二卦的这一段。我认为孔子晚年所以让他的传易弟子去掉帛书《要》篇的损益卦内容,还有出于六经折中的目的,孔子在《要》篇认为唯此一部《周易》可以统领五经,“能者由一求之,所谓得一而群毕者”,孔子之所以阐述损益大义,就是为了说明《易经》为群经之首的道理,故本篇文字称为“《要》”。孔子在《要》篇说“吾好学而才闻要,安得益吾年乎?”此时孔子已到人生的终点,他已经没有精力将刚刚领悟的《周易》本义广传于弟子,他明白那些不在身边的弟子们很难接受孔子这时的思想,就像《要》篇中长期陪在老师身边的子贡尚且对孔子学易产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强烈质疑,孔子自己说:“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以孔子的智慧,他知道后世的儒士们不一定会接受他晚年的《周易》观,后来的孟子、荀子极少谈及《周易》就是如此(这与佛陀晚年讲大乘佛法,而其弟子五百年内却仍然修习佛陀早年传授的小乘佛法如出一辙)。

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不想因《要》篇中强调“得一而群毕”而使后之儒士丧失对五经的学习信心,毕竟绝大多数儒士不是《周易》经师的根器,《论语》引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五经之说,可得而闻也;易经之说,不可得而闻也。孔子不想那些虔诚的但根器不足的弟子,因为迷信老师而抛弃五经,而导致学业无成的下场,于是《要》篇主题逐渐被淡化。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说:“《世家》‘晚而喜《易》’一段放在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孔子归鲁之后,当时孔子已六十八岁,处于其生活的最后阶段。查《左传》哀公十一年,子贡正在鲁国。至哀公十五年冬,子服景伯前往齐国,子贡为介。第二年四月,孔子逝世,子贡批评哀公的致诔,随后为孔子庐墓六年。”子贡是孔子晚年的贴身弟子,“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句话正是子贡对孔子晚年研究《周易》所得成果的中肯评价。战国时期的《郭店楚简·语从一》:“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意思是说《易经》可以会通天道和人道,即“性与天道”也。传本《易传》说: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而《二三子》关于龙德的即阴即阳观念实际出于古人对龙的常规认识,《管子·水地篇》《庄子·天运》、贾谊《新书》、刘向《说苑·辨物》、许慎《说文》皆视龙德阴阳一体。孔子晚年研易,起初也是按龙德的即阴即阳观念释读乾坤二卦,但是到了最终把此观念去掉,而改以龙属阳的观点,所以今本《易传》中的龙只有阳性,没有阴性。虞翻以“旁通”说解易,正是受了即阴即阳观念的影响,这说明“即阴即阳”观念没有完全肃清。《说文》与《九家易》训“战”为“接”只是留下了一个尾巴,“即阴即阳”的主体思想已经不存。“旁通说”是违反逻辑的循环论证,也就是诡辩,虞翻解易理路在清代和民国仍然盛行,大大阻碍了学人探究《周易》本义的正途。

王引之《经义述闻》驳斥虞翻的“旁通说”:

如相反者而亦可取象,则乾之初九亦可取象於坤而曰‘履霜’,坤之初六亦可取象於乾而曰‘潜龙’矣,而可乎?夫圣人设卦观象,象本即卦而具,所谓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也。今乃舍本卦而取於旁通,刚爻而从柔义,消卦而以息解,不适以滋天下之惑乎?虞仲翔以旁通说《易》,动辄支离,所谓大道以多歧亡羊者也。

方东美《易之逻辑问题》评虞翻、张惠言、焦循:

纵观虞易,颇多舛误,其于重卦问题之说明,欲依爻之而不尽依爻之,欲依旁通而不尽依旁通,欲依消息而不尽依消息,欲依爻例而不尽依爻例,结果虞氏遂不能统一其例而错乱秩序;张氏惠言依傍虞氏家法,对于六十四卦之衍变不能尽得其纲纪统理,其所立论往往以误传误,徒滋惑乱耳。

后来焦氏循依据旁通求通易辞,义据精深,颇可采取,但他解说旁通,又证以辞之所之,未免陷于逻辑上之循环论证也。

虞翻所说“旁通”,来知德谓之“错卦”,《易经集注·易经字义·错》:

乾错坤,乾为马,坤即“利牝马之贞”。履卦兑错艮,艮为虎,文王即以虎言之。革卦上体乃兑,周公九五爻亦以虎言之。又睽卦上九纯用错卦,师卦“王三锡命”,纯用天火同人之错,皆其证也。又有以中爻之错言者,如小畜言“云”,因中爻离错坎故也。六四言血者,坎为血也。言惕者,坎为加忧也。又如艮卦九三中爻坎,爻辞日薰心,坎水安得薰心,以错离有火烟也。

尚秉和将“旁通”说为“伏象”,于省吾在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序言说:

《乾凿度》谓“鼎象以器”。毛奇龄《仲氏易》说:“鼎有足有腹有耳有铉,而卦文俱象之。下画偶似足,二三四画奇皆中实,似腹,五画偶似耳,上画奇似铉。”按毛解甚确,而先生于本书从端木国瑚之说,谓“鼎之象不在鼎,而在伏象屯”,舍鼎形之实象而信伏象,未免疏失。

自虞翻之后,张惠言、焦循、来知德、尚秉和等经师皆用“旁通”说易,此智者千虑之失也,“旁通说”的谬误至王引之、方东美已被看破,可惜至今仍然有不少人继续使用,这是可悲的。

我们看前边的《二三子》和《衷》都有以乾释坤,以坤释乾的“旁通”理路,原来后世的“旁通说”的滥觞在这里,都是龙的“即阴即阳”“阴阳一体”之德“惹的祸”。

据《束晰传》,晋汲冢竹书(约公元前299年《易》书有《易经》二篇,《易繇阴阳卦》二篇,《卦下易经》一篇,《公孙段》二篇,《师春》一篇。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评汲冢竹书《易》云:“《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于远国也。”孔子研易只有临终的五年时间,而且是手不离卷,“居则在席,行则在橐”,而且如《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由于孔子的学易弟子出道有早晚,那些早一步回国的弟子就听不到孔子以后的言论,毕竟这与早年孔子传授五经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的易说。孔子去世后,子夏讲易学于西河,但孔子门人中有人认为他对易学修养不够,这说明孔子的弟子对《周易》的领悟已有所不同。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中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这说明司马谈的时代《易传》文本的不统一,只有象司马谈、司马迁这样的孔子正宗的传易大儒才有“正易传”的资格。今本《易传》正是孔子的传易经师留下来的,这个法脉记载在《史记》中。

帛书《二三子》第五章蹇卦六二爻、第六章鼎卦九四爻、第七章鼎卦上九爻、第八章晋卦卦辞,并入《周易诠释》相应卦中,此处从略。

后续将释读第九章坤卦六四爻、第十章乾卦九二爻、第十一章乾卦九三爻、第十二章乾卦九五爻、第十三章乾卦用九爻、第十四章坤卦初六爻、第十五章坤卦六二爻、第十六章坤卦六三爻、第十七章坤卦六五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帛书《易传》乾坤二卦集解(三)(文:李守力)
从帛书《易》说到传本《易传》(文:李守力)
64未济卦
轻松学《易经》:帛书《易传》乾坤集解之坤 ——以《二三子》《衷》为中心
廖名春: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上)
商榷:杨庆中《周易解读》20页“夕惕若”释读问题(周易解读)书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