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射以观德 | 孔子演习射礼,这三类人不能习射

【导读】

《孔子家语·观乡射篇》由三部分组成,三者所论虽非一事,却都是孔子观礼后对礼义的阐发,体现了孔子“一以贯之”的教化思想,即通过礼乐教化,实现“王道荡荡”的理想。

本期所载第一部分,记述了孔子观看乡射礼后,大有感慨,于是亲自与弟子在矍相之圃共同演习射礼。射礼对射者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射义》云:“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愿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在孔子演习射礼的时候,请弟子子路、公罔之裘、序点等将“奔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排除在外而不能张弓射箭,都体现了射礼对射者品行的要求。射礼可以培养君子人格和仁德之心,孔子在演习乡射礼时的做法,或许正是《周礼》所谓的“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

不论是孔子还是孔子弟子子贡等人的言说,都体现了孔门儒家对礼义的重视。乡射礼为五礼中的嘉礼之一。《周礼·地官·乡大夫》曰:“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据孔疏,此五者多为六艺六德之属,是乡射礼所包涵的深层意义。

【家语原文】

孔子观于乡射,喟然叹曰:“射之以礼乐也,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 ,而不失正鹄(gǔ)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将安能以求饮?《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所中,以辞爵。酒者,所以养老,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辞其养也。是故士使之射而弗能,则辞以病,悬弧之义。”

于是退而与门人习射于矍(jué)相之圃,盖观者如墙堵焉。试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列延,谓射之者曰:“奔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得入,其余皆入。”盖去者半。

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zhì)而语曰:“幼壮孝悌,耆(qí)老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在此位。”盖去者半。

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耄(mào)期称道而不乱者,则在此位。”盖仅有存焉。

射既阕(què),子路进曰:“由与二三子者之为司马,何如?”孔子曰:“能用命矣。”

【白话通解】

孔子观看了乡射礼后,长叹道:“射箭要合于礼仪和音乐。射箭者怎么射?怎么听?合着音乐的节奏将箭射出,而又能射中靶心的,恐怕只有贤能的人才能做到吧!如果是不肖之人,那又怎能射中呢?《诗经》说:‘射箭对准那个靶心,祈求罚你将酒饮。’祈求射中目标,就是为了使自己免受罚酒。酒,是用来奉养老人和病人的。祈求射中而免受罚酒,就是辞谢别人的奉养。所以,让士射箭而他不能去,那就要以疾病为由去推辞。因为男子生来就是应该会射箭的,这就是在家门口悬挂弓的意义。”

于是,孔子回来与弟子们在矍相之圃演习乡射礼,围观的人围得跟一堵墙似的。射礼行至司正转为司马时,孔子让子路拿着弓箭出列来邀请射箭的人,说道:“败军之将,亡国的大夫,和甘愿做别人后嗣的人,不准入内。其余的人都可以进来。”围观的人听后走了一半。

孔子又让公罔之裘和序点举起酒杯说道:“小时侯和二三十岁时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六七十岁时仍能爱好礼仪,不盲从流俗,修养身心直至老死,这样的人才可以有资格在射位。”围观的人又走了一半。

序点又举起酒杯说道:“爱好学习而不厌倦,爱好礼仪永不改变,八九十岁乃至百岁仍能称述王道而合乎礼仪的人,才有资格留在射位。”结果围观的人已经所剩无几了。

射礼结束后,子路上前问孔子说:“我仲由和他们几位担任司马,做得怎么样?”孔子说道:“你们能够胜任。”

文化传统平台肖华老师亲手做的周代至明清的传统弓箭(部分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与翻译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颜回说了四个字。
《子罕篇》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也来谈谈这场“夫子秀” ------由《乡党》篇的结构义理浅析“孔子精神”
论语集解义疏 卷五卷六
饮酒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