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的服饰与风华

  说到唐代的文化,服饰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安十二时辰》中,丰繁、典雅的服饰造型,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组对不同人物衣饰的精心打磨与呈现,让观众在观剧的同时,也更全面和深入了解了辉煌璀璨的中华唐文化和浓郁的中国风尚。

红衣舞女图唐佚名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外交流盛况空前。唐人的衣着服饰也体现着当时的时代风貌。唐代服装的质料种类十分丰富,当时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甚至出现了通经断纬的缂丝技术,并由此织出纹饰精致、色彩绚丽的衣料。印染工艺在当时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印染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有夹缬、蜡缬、绞缬。夹缬,是把织物夹持于镂空版之间加以紧固,将夹紧织物的刻板浸入染缸,刻板留有让染料流入的沟槽让布料染色,被夹紧的部分则保留本色。这样做出来的织物常被用于妇女披巾、衣裙,有时还用于屏风装饰。蜡缬,是用蜡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入染再经沸煮去蜡,成为色底白花的印染品。由于蜡凝结收缩或加以揉搓,产生许多裂纹,染料渗入裂缝,成品花纹往往产生一丝丝不规则的纹理,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唐代时期也用于服装和屏风装饰。绞缬,是一种把布料的局部进行扎结、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预期花纹的印染方法。它的操作顺序是先把布料上的某些部分用针线穿缝或结扎起来,防止它染色。这样经印染处理,最后布料上就出现了由深而浅、具有晕渲效果的花纹。这种方法制作简便、朴素大方、变化丰富,有朦胧之美,是民间常用的装饰手法。

张瑄《倦绣图》表现了唐代宫女刺绣的情景

  唐代刺绣也很发达,其做工精致,色彩华丽,主要用于服饰。发达的染织工业和刺绣业使这一时期的服装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样式华贵大方,尤其是妇女的服装,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服饰的时装性。在唐代,最为流行的女性服装有“襦裙服”“女着男装”“女着胡服”三种风格。初唐的女子服装,大多是上穿窄袖衫或襦,下着长裙,腰系长带,肩披帔帛,足着高头鞋,这是该时期女子服装主要的时尚样式。窄袖的襦、衫长及腰部,领子造型比较丰富,有圆领、方领、斜领、鸡心领等,还有许多种异形领。瘦长的裙子往往拖地,裙腰高及胸上,有时还在窄袖衫外罩穿一件半袖短衫,称“半臂”。这种风格的襦裙装给人以修长动人、轻盈飘逸之感,成为后世流行风尚不断转换的风格之一。女着男装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礼记·内则》曾规定:“男女不通衣裳。”而在唐代,女着男装蔚然成风,并成为一种时尚。这种装束使本来已经色彩缤纷的唐代女装更加富有魅力,同时,这也是该时期开放与包容的体现。唐代妇女流行的时尚还有一种是女着胡服。胡服的特征是翻领、窄袖、对襟,在衣服的领、袖、襟、缘等部位,一般多缀有一道宽阔的锦边。这种服饰类型的形成与当时胡舞、胡乐、胡戏(杂技)、胡服的传入有关。

唐《步辇图》阎立本

  此外,唐代的统治者还对服饰制定了严格的使用制度。《唐音癸签》所载:“唐百官服色,视阶官之品。”在《旧唐书·舆服志》中也记载有唐人以服色及相关佩饰来区分品级:“贞观四年又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下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以青,带以鍮石。”至上元元年又详细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袋。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鍮石带。庶人并铜铁带。”以服饰颜色和佩饰的不同来区别品级地位,并由朝廷强势规范,是唐人的特色。这种规定当时不仅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形成了普遍的服饰心理暗示。

  唐代不仅在经济文化方面全面发展,而且在服饰艺术上也有着很大的提升,这些艺术成就从某些方面促进了唐代的经济发展,它们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使唐王朝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昌盛的一个时期。

【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作者:周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服饰
唐代服饰及制度
歷史中的唐代女子衣服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
中国古代服饰特点及演变
唐朝的服装怎么形成的——胡服
戴胡帽、穿胡服、化胡妆,唐朝民族的交融荟萃,引领出女子新时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