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小说纵深化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上)

第6期

近几年,“小说阅读到底该教什么和怎么教”成为中语界的热门话题,好多语文主流期刊曾开辟专版加以探讨。但专家大多是从宏观角度介绍小说阅读教学的思路,一线教师则是以单篇小说为例来谈具体教学策略,缺少对初中小说教学的整体规划,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拟以苏教版不同年级的三篇小说《三颗枸杞豆》、《孔乙己》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重点谈谈教师如何依据学情差异和教材体系循序渐进地教学小说,从而实现小说阅读教学的纵深化。

一、调动体验品读关键物象,体会小说的虚构艺术。

苏教版教材前三册中的小说,都是置于内容主题单元中的,教材没有对小说这一文体予以突出强调。因此,教学这些小说应该切合单元要求,淡化小说文体特征,处理成一般叙事类作品的教学,但要引导学生体会小说的虚构艺术,以便能和一般记叙文或叙事散文区别开来。

《三颗枸杞豆》是七下“童年趣事”单元的的一篇小说。结合单元导语“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的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这句话以及课后练习,可以看出编者对学习此文的要求:调动学生体验来感受“我”在小树林里的乐趣;品读文中描写太阳的语句以及三叔给“我”留下的谜语。学生经过七年级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后,阅读叙事类作品的能力已基本具备。基于此,我对本班学生进行了阅读前测:

(1)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叔和“我”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你最欣赏文中哪些语言,请说出欣赏的理由,并试着进行仿写。

(3)读完这篇文章,请写出你的阅读困惑或最想问的问题。

批阅后,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基本把握“我”和三叔的性格,也能大体说出景物描写的妙处,但缺乏自我体验的融入。学生最想问的问题如下:病重的三叔为何每天都到小树林去呢?“我”真的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吗?文章为什么不用其他的题目呢?三叔为什么要送“三颗红色的枸杞豆”?缘于此,我确定了本课要解决的两个主问题:(1)作者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做了怎样的加工和虚构?(2)三叔为什么想到送“三颗红色的枸杞豆”?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我先是出示写作背景:《三颗枸杞豆》发表于1983年。程海当时在乾县文化馆工作,曾去乾县祝家堡驻队,路遇一位癌症病人,与其聊天时注意到,这位垂危病人对树叶的观察如此之细,那种生命终结前对大千世界的感悟、对生命的留恋,使程海感触颇深,回去不久,仅仅用了一个下午,程海就一气呵成地写出了这篇小说。接着,让学生讨论、比较文本故事和原型故事的不同:增加了“我”这样一个淘气鬼,设计了三叔与“我”的两次相遇、三叔在地上画的三幅画以及临终托人送“我”枸杞豆等情节,并把两次相遇都安排在小树林中,而且第二次还有意安排在太阳要落山时……有了这样的比较,学生感受到文本故事带来的阅读体验比原型故事更为深刻,以此体会到小说的虚构艺术:展示生活中的一种可能性,在可能性中达到现实和艺术的真实性。

针对第二个主问题,我主要从调动学生体验的层面设计追问题:(1)第16自然段“他又凝望着这朵花,半晌没有理会我。”三叔在想什么呢?分角色朗读16—33段,据此,揣摩三叔“半晌没有理会我”时的心理活动。(2)第38自然段“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从下文看,三叔正沉浸在悔恨中,这里写他“眼睛闪露出笑意”是不是有问题?请朗读38—47节,读后说说三叔笑时的心理活动。(3)第56自然段“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的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请你想象一下,三叔是如何准备这三颗枸杞豆的,他又想了些什么?这三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结合自我体验和文本情境走进人物内心。学生由此深入理解了三叔那充满爱心、富有智慧、热爱生命的形象,也真正领会到他送“我”枸杞豆的用意。在此基础上,我提炼出本节课的阅读方法——关键物象解读法:“物象”指小说中存在的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或风景,往往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比如文中的“枸杞豆”、“太阳”、“小树林”等。

小说是采取彻底的变异处理,素材、本事被高度艺术化,而关键物象则是作者精心选择和安排的呈现,渗透了作品的主题,也是虚构艺术的体现。经过这样的教读,学生才会明白《安恩与奶牛》中的“奶牛”、《社戏》中的“罗汉豆”等物象对情节虚构的作用,而教学八年级上册的《草》、《最后一课》等小说,教师就可以采取关键物象解读法,引导学生寻找、分析小说中的关键物象,并思考小说做了哪些虚构,虚构的作用何在?如此,就能充分认识到虚构对于小说人物情节主旨的重要意义,增进学生对于社会、人生的理解。

二、搭设台阶思辨叙述视角,感受小说的叙事艺术。

苏教版教材直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才将单元主题明确定为“小说之林”。因此教学该单元小说就应该从小说的文体特征和阅读要求出发,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

《孔乙己》是八下第四单元的第一篇小说。从单元导语及课后练习可以看出编者对学习此文的要求:分析孔乙己的矛盾性格特征,感受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不同的人物形象。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已能自觉从“虚构”的角度去阅读小说。基于此,课前我出示鲁迅的学生孙伏园说过的一段话:“《孔乙己》的主角孔乙己,据鲁迅先生自己告诉我,也确有此人,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做“孟夫子”,其行径与《孔乙己》中描述相差不多。”①要求学生由此判断小说做了哪些虚构,并寻找、分析小说设计了哪些关键物象。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比较高,留意到“长衫”、“手”、 “铜钱”等关键物象,并能选择其中一个进行细致分析。在此过程中,基本完成了对孔乙己形象的理解、对他悲剧命运及其原因的探究等阅读感悟任务。因此,教学《孔乙己》,我重点把思辨叙述视角作为教学主要内容。

从“叙述视角”而非“故事情节”角度设计小说阅读教学,更容易让学生从故事“内容”聚焦到小说叙事艺术——作家叙述故事的角度、方式和着眼点上,进而深度探询作家立场,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学者吴晓东指出,“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复杂化,是现代小说复杂化的一个标志,从而在形式层面上标志着文学范式的创造性转化。”②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叙述视角选择的艺术,我为学生搭设如下台阶来思辨:

1.小说直接写孔乙己的情节有哪些?这些情节是怎样连成一个整体的?侧面写孔乙己又写了哪些内容?为何不正面写孔乙己遭毒打的场面呢?

2.请以文中不同人物的口吻或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孔乙己的故事。

3.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觉得“我”对孔乙己态度前后有无变化?

4.找出文章中提示时间的词语,并思考其作用。有学者认为,《孔乙己》中出现了两个“我”,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试着说明理由。

5.许多研究者认为小说的叙述者是20年前的“我”——咸亨酒店的小伙计,也有研究者认为小说有两个叙述者:一个是20年前的“我”,一个是20多年后的“我”。你认为小说的叙述者是谁呢?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何作用?

以上五个问题构成台阶,学生踏“阶”而思,才逐步认识到《孔乙己》是20年后的“我”在叙述:叙述中追忆,追忆中叙述,由此体会到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自省意识;也感受到运用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从“我”的角度审视、观察周围世界,既方便叙述,减少叙述文字,又显得客观、真实、可信,更能说明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

第一人称视角更容易使读者产生真实、亲切的感觉,也为作者宣泄或流露自己的情感提供了方便;而且它是一种有限视角,只能表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诸多“我”视野之外的内容都被巧妙省略,从而能使作品精炼,并且创造出兴趣、冲突和悬念。有了这样的教读,学生才会感受到《最后一课》、《社戏》、《三颗枸杞豆》等小说选用第一人称叙事的艺术。而教学该单元的《变色龙》、《范进中举》、《窗》等小说,可以让学生思辨能否将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换成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从而在对比中认识到第三人称视角是一种全知视角,赋予了叙述者最大的自由,叙述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讲述人物行为和事件的全过程。

(未完待续)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初中文学作品纵深化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批准号:D/2013/02/149)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M].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吴晓东.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J]鲁迅研究动态,1989(1).

注:此文于2017年2月发表《语文学习》,后于2017年4月被《初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如何把握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度
余映潮《孔乙己》的整体阅读教学设计
如何创新阅读教学提问设计
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比较
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
余映潮: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7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