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福旺:太极天王的功夫人生


日前,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联合主办的全民健身 欢乐太极进社区大型公益活动又推出“第二届太极交流盛会”,如期在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大学生体育馆举办,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四大金刚”之一、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太极推广顾问陈小旺、北京大学教授、汉字太极创办人李朝斌、世界太极拳网创始人余功宝、首都体育学院教授、亚洲太极拳冠军杨静、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副主任邱大卫、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八大天王”之一、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太极推广名誉总教练张福旺、北京公安局刑侦总队太极拳总教练、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太极推广总教练宋剑等太极拳名家与四十支来自社区、大学、企业太极队伍的近八百名太极爱好者在一起交流、表演,展现出全民健身、切磋交流、团结和谐的太极盛会。



张福旺为社区太极拳比赛选手颁奖


练拳三连冠 传拳遍天下

       本报记者在现场独家采访到了太极“八大天王”之一的大师张福旺,他是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师承太极拳大师王西安。1971年出生的他,多次在各类国际国内大赛中夺魁,获国际太极拳年会推手三连冠及其他冠军30多次。张福旺是闻名于世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自幼习武,学得一身的太极童子功。多年来,他应邀到各地传拳授艺,并出访美国、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10年前,他在陈家沟创办陈家沟功夫馆,培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出版发行了《陈家沟太极功夫》教学光盘,著作有《陈氏太极拳释疑》书籍,为中外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太极拳是一个有机载体

       张福旺说:“我是土生土长的陈家沟人,中华太极拳就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其他太极拳都是在陈家沟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太极拳自明末清初陈家沟陈王廷创编后,经数百年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太极拳目前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喜爱,首先它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太极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唯一的一个有机载体,就是可以看到的、能够体验到的。不像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说,艺术、中医……这些大都是思想和意识形态,是看不到的,而太极拳是集提炼、沉淀,并以武术套路的形式传授给大家,你练的是拳,修炼的是思想,从内到外贯通一体。”陈家沟历代名手辈出,近年来,在普及推广方面取得了非凡的业绩。继“四大金刚”之后,新一代名家脱颖而出。“八大天王”之一的张福旺先生,即为其典型代表。




切磋武艺将大汉打出三米开外

       张福旺6岁加入了陈家沟学校武术队,那时的他,无论天寒地冻的三九,还是酷日当空的三伏,每日勤奋习拳,如果哪个动作没有到位,被老师批评,他就会暗自一遍遍揣摩习练,直至老师满意为止。当时的校长王西安老师每天带领学员起早摸黑,一天习拳多达20多遍。放学归家的张福旺,经常背着书包去看哥哥练拳。在王西安老师教学员们练推手时,张福旺就挤在圈内暗自揣摩。一回到家,哥俩就开始切磋拳艺,推手对练。张福旺自幼用功刻苦,潜心研究,系统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各种功法、理论,渐渐形通意随,功潜周身,拳势洒脱,雄浑而沉着,缜密缠绵,颇具师风。20多岁时,张福旺年轻气盛,善用散手,受邀在禹州授拳之时,有位膀大腰圆的学员看张福旺体格瘦小,眼里带着一丝对太极拳的不服与轻视。张福旺说:“那人忍不住提出想切磋一下,我看着对方体格魁梧,可又一心想为太极拳‘正名’就应战了。只见对方摆出架势,猛地一把抓住我的右手腕,想来个大背跨,就在这一瞬间,我身随其力往右上方一领,一个顺势‘迎门靠’,对方跌出三米开外,差点跌进悬崖,当时,惊出了我一身冷汗,好在没有出危险。”


延续太极香火的陈照丕师爷

       张福旺说:“多年来,陈氏太极拳和其他各门派的老师们,不辞辛苦,克服困难,在国内外教授太极拳,去传经送宝。当然,只有你去传经,人家才能把太极拳当成经、当成宝。其实,太极拳‘四大金刚’中的每个人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太极拳故事谱,他们经历了解放前、自然灾害、‘文革’、改革开放。实际上,太极拳真正的春风刮进来就是改革开放,大家都知道穷学文、富练武,你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吃不饱、穿不暖的,一家老小都等着你去养活,你哪有精力去练拳?‘四大金刚’恰恰经历了这些特殊的年代。我是跟‘四大金刚’其中的王西安老师学的拳。陈家沟在王西安老师小时候那个年代,太极拳还是比较保守的,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之说,我的老师因为姓王不姓陈,所以,他从小学拳也费了很多周折,也吃了很多的苦。这要从我的师爷陈照丕说起,他曾经在1928年,在北平打了17天的擂台没有对手,当时也是名声显赫。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他回到老家陈家沟看到都没人学拳了,于是,他就找来了当时村里的民兵排长,也就是现在我的师傅王西安,让他带着民兵们到他家的院子里学真功夫,教授太极拳的实战本领,只要来学拳的就给记工分,不来的就没有,以此鼓励学拳的年轻人。就这样把陈家沟太极拳的香火给续上了,也就是在这个阶段,陈照丕老师培养出了‘四大金刚’。当时,国家开始重视武术人才,让他们从一个农民走上了工作岗位,去体委任职上班,积极开展选拔太极拳人才的工作,陈家沟太极拳又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


       “八大天王”的传拳之道

       张福旺是1992年,参加河南省太极推手比赛时崭露头角的,当时他一举夺得60公斤级冠军。随后屡战屡胜,蝉联5届河南省太极拳、剑、推手比赛60公斤级冠军、三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太极交手擂台赛60公斤级冠军。并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比赛太极拳、剑、推手冠军。在太极拳界,张福旺声名显赫,被誉为陈氏太极拳“八大天王”之一。他在陈家沟成立了一个家庭式武馆,取名陈家沟功夫馆,他担任馆长兼总教练,以弘扬太极拳为目的,广纳各地学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太极拳爱好者,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拳馆先后向外输送学员近千人,培养的学员在县、市、省、全国和国际比赛中屡获殊荣。张福旺常说的一句话:“德为技之本,德高技始荣。”



陈福旺(左)与本文作者合影


      150多个国家有3亿人练太极拳

       张福旺说:“利用暑假来陈家沟学拳的爱好者不下千人,除了武校容纳四五百人外,其余的学员都分散在村民的家庭武馆中,其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今天是学习太极拳的学生,明天就是弘扬太极拳文化的老师,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并虚心向他们请教如何把太极拳发扬光大。”其实,早在2005年,张福旺就在村里办起了第一个暑期太极拳青少年免费培训班,义务教村里的孩子学习陈氏太极拳,吸引了陈家沟及周边村的百余名青少年前来学艺。张福旺的行为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许。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其他拳师也纷纷开设义务培训班。张福旺说:“我们陈家沟有句顺口溜'会不会,金刚打到碓,上至哼哼,下至能能,大人小孩儿都会扑腾'。二十一世纪,练太极拳的人数无疑是第一运动了,参与人数最多的,目前有150多个国家,3个多亿的人在练习太极拳,因为太极拳不分年龄、没有天气、场地、性别、器械等的限制,所以很容易实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陈家沟走向世界的太极拳家
太极名家张福旺教你练拳事半功倍的诀窍
【视频】别再盲目模仿拳架了,一个视频为你点出太极拳习练精髓!
舌象与方药,治法、 (2012-07-18 08:49:05)
太极拳的技击技巧琢磨千遍不如他一点即通
【视频】陈自强向少林弟子展示太极拳肩靠的实战威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