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永泉说太极——“气球”崩人

按语: 本文选自《汪永泉授杨式太极拳语录》修订版65-68页,有删减。汪永泉老师说,技击功夫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功法是,“听”“问”“拿”“放”,找“中”,击发中;高级阶段的功法是“用气球崩人”……

用“气球”崩人是汪传杨式太极拳(汪脉)顶级功夫,是汪永泉老师的绝活。……汪的徒弟朱怀元先生,老年时还到老师家研习这种功法。

汪永泉语录:

 我犹如一个大气球,意气从中心舒散,气球向外膨胀。球是空、虚、散的,无边无涯,对方摸不到边。对方在我气球之中。球向外弧形钭面扩张,对方碰到我的劲侧上。我把对方来力“散”掉,对方就失重,如手扶柳条,脚跟不稳。

……

  “以气球发人”,不管招和术,这一面都是我的,对方碰到哪里,哪里就碰到他的“中”。    到了高级阶段,不用手势发人,而是用“气球”发人。不管接触点,不在接触点上争。我的意念在接触点后边,我的意气从“中”散出。

 发凌空劲儿,“以神意气发人”、“以想法发人”,对对方的身形、手势全不顾,不在接触点上争。我放松成“气球”,罩在对方身上。我的“气球”哪里受力,只在哪里瘪一下,但整体没有瘪,也没有收。接触点瘪一下,立即又膨胀起来,用整个“气球”崩人。

 我的“气球”散圆了,前、后、左、右都圆了。不是用手发人,而是用身后的半个圆发人。

我不准许人碰,一碰对方就出去。这在于:我接手时是开着接的,是圆的球,大球里还有小球。大平圆里还加小的立圆。大圆圈螺旋向外越来越大,“散”掉对方的劲儿,找到合适的点,这里就不用劲儿了。大圆里有个小圆,对方失中后,以我的小圆圈边,碰对方小圆圈边,小圆在二人之间。

我的圆向外“散”,平圆“散”,把对方来力“散”化,让过顶劲儿。我再用小圆、立圆。先平圆,后立圆,或先立圆,后平圆都可以。同一个方向,也有相反方向的。画半个圆“散”,再画小圆,如还有顶力,再画小圆“散”。

大圆小圆放在一块出。画大圆也不一定大,主要是为了“散”掉对方来力,使我合适,对方不合适。

有皮球劲儿和球心劲儿两种。球皮走圆平圈,动腰,不带“中”。碰到对方,用圆圈边走。我的皮球缩小,在对方皮球里不同部位旋转,还要带动大圆。用小圆圈边蹭大圆。球心发劲儿,手食指指方向。球皮大圆出劲儿,手小指指方向。

 球心越小越好,小到象没有最好。球皮越大越好。

 先走球皮,后走球心。

 散圆了以后,用球皮圆圈边碰人。

 走球皮,不带中心走,只走气圈。

 对方碰到我,是碰了球皮。球皮一转,就使对方出去。

 棚臂出去,如蹭球皮,贴黏着它,使它转动。

 我如同扒在球皮背上,你推我只能推到我前半个球皮。我前半个球皮瘪,你推不上劲儿,感到失空,不敢前进。


推荐者痴迷叟语:

 汪祖永泉的“气球”崩人的气打功夫得传于杨健侯(汪亲口说的是学于师爷)。

这种神奇的气打功夫用物理的力学原理实在解释不通,完全是人的生理学、心理学的心法。他留传于世的影像资料很少,但晚年坐在轮犄上展示他的推手风格的影像,足以证明他气打的理论所言不虚。石 明是朱怀元的门生,也受教于汪祖永泉,他的推手影像印证得的就是汪脉功夫,可以证明汪祖的气打理论。

拳练到了一定份上,我们在研习推手时,有时在丝毫不用力时,莫明其妙地出现了对方不知为什么跳起来了,为什么摔倒了,学习了汪祖永泉的神意气的理论,找到了根据,增强了兴趣,越研习越出乎意料,妙不可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汪永泉授拳语录[8]
汪永泉论“气”专辑
太极推手拿三分之一,打三分之一(汪永泉语录系列二)
攻击点根据对方的劲源确定(汪永泉语录系列四)
汪脉推手如何“求侧”?(三) 汪永泉说:侧在一个顶
汪永泉:以中碰中 太极拳心法探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