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大隐才是最高境界

大隐才是最高境界


我们常说智者三隐,即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些都是指那些看破人生的人,想过的隐居生活。


         三隐的具体内容是:与世无争,解甲归田,这是小隐;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在朝为官,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勾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谓之大隐。


        隐,是一个有道的人隐藏在世俗中,保持与俗人一样的心态面对现实。有道,是在世俗中不去显耀自己的道。老子讲和其光同其尘,世俗人本身就是尘。有道之人隐于朝中,做着利益万民的事,其有道却不做皇帝,大之处在于道大,在于利万民,所以谓之大隐于朝。这种大隐是由小隐与中隐积累而成。人修行之初隐于野,经过一段时间修炼,达到在尘世中尘世谁也奈何不了他,抵抗力强了,就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了,就有道了。有道的人他去尘世中检验,这个过程就是中隐于市,在世俗中隐藏着,还能去行道,去做很多合乎道的事,去替天行道。一面行道一面检验自己的功夫。之后有道了,道成了有机会进入朝中,就可以利益万物,普济苍生。


         所有的大隐都是从小隐于山开始的,然后才到尘世上来的,这个就叫做出世,没有这个出世的过程就谈不上入世。没有出世的过程自己永远都是个凡夫,大中小三隐既是三个境界,又是三个阶段,没有人能在没有小隐的情况下一下子就成为中隐或是大隐。


         我们过去似乎过多地批评大隐思想是一种庸俗的混世活命哲学,是一种消极有害的思想。其实,从社会政治历史的角度看,它反映出在封建专制主义政治下正直的封建士人遭受压抑、不平的悲哀的生存困境,也委婉曲折地表达出封建士人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反抗、愤懑和无奈;从士人个体的角度看,它反映出封建士人对独立、自由、高尚的人格精神顽强不息的追求,也折射出封建士人进退两难而又委曲求全的辛酸心态。


        古代伯夷、叔齐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自己高尚的精神节操,显示出高扬精神价值的倾向;以“自隐无名为务”的老子、庄子,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显示出高扬生命价值的倾向;而大隐之道,就是要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和统一,体现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南山隐士的现代转型
心有退志的士人为何热衷古琴?
晚明士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道德经》:你可知“和光同尘”的玄妙境界?
庄子: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以“道”为本的赤诚心
幸福的条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