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政级别是怎么划分的?

行政级别也就是中国古代的科层制,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我在这里不说当代,只说古代的科层官僚制是如何形成与运转的。

等级森严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特点之一,通过严格的等级划分,从制度上保证上下有别,高低有序,主从有分的严格统属关系,从而责令不同等级的官员各守其责,各司其职,各行其权。

俸禄大体上是依据官阶的高低来厘定多寡。 在中国古代,据说夏王朝就开始设官治事,但是在奴隶社会的夏商周三代都是世卿世禄制的贵族政治,还没有职业官僚出现,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中国古代科层制或官僚制才逐渐形成。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科层的官僚制来掌握政府的权力呢,而不是贵族呢?这是因为分封制与中央集权本身就有矛盾,贵族的利益与分封制是一致,皇帝就要用这套科层官僚制来制衡。

贵族如果没有实际政治权利仅仅爵位很高,就威胁不到皇权,就不敢有异心。如明代的藩王在地方不领兵不预事,清朝的“铁帽子王”不领部事或不入军机。 中国古代官吏的等级划分非常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秩品,西周时以九命划分内外官的等级,在内分公侯伯子男公卿大夫上士中士等九级,在外分大国君、次国君、大国卿、次国卿、小国卿、大夫、上士、中士等九级,也称级品。到了后代就演化成正从九品十八级的官秩品级。

二是勋赐,就是对有功和拥有特殊身份的官员给予特殊的政治待遇,比如加一些特别的封号,唐宋时就有上柱国、柱国等18勋级。

三是散阶,就是指在提高官吏的等级,而与实际职务无关,明清文官散阶42等,武官散阶30等。

四是爵位,这里的爵位与实际权力相脱离,仅是一种政治待遇。唐代制定九等爵,王为正一品,食邑万户,君王为从一品,食邑五千户,郡公为正二品,食邑两千户等,这里的食邑仅指只食其税,不治其民。

特邀嘉宾:一枚蜻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官阶演变
史鉴篇讲座
中古时期封赠制度的形成
明镜非台丨中国选官制度历程(上)
从唐代军功入仕入手,分析唐代贫农能否实现阶级跨越
在秦朝,要怎么才能当官呢?家里没有钱就只能通过打仗改变命运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