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诺亚第肌肉功能解剖】连载二——“举足轻重”的胫骨前肌



上一期的连载一我为大家奉献了《骨骼肌的物理特性》,讲述了肌肉在损伤时会造成哪些运动功能方面的影响。本期我们开始介绍具体的肌肉功能,今后肌肉功能的解析和基础理论知识会不按讲课顺序,穿插连载。


如今在康复界或医疗界提起“整体观”已经不新鲜了,大多数医者和教练都意识到人体的各部位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究竟如何影响,却需要花些心思才能研究明白。这次要讲的胫骨前肌就是一块看似不起眼,却影响甚大的肌肉,它对人体足部形态、身体排列和步态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


足背屈
足内翻

胫骨前肌的功能:足背屈、足内翻以及维持足弓。

正常情况下,人在运动中,会有20~30度的足背屈和45~60度的足内翻。胫骨前肌则是这两个动作的主动肌。在走路的过程中,前脚做近固定的足背屈,后脚做远固定的足背屈,并不断交替重复。因此,足背屈的功能尤为重要。

胫骨前肌力量不足的情况一:“拍击足”,即前足着地时由于离心控制力量不足,前脚掌快速落地,撞击地面发出“啪啪”声响。

胫骨前肌力量不足的情况二:“垂足”,走路抬脚时没有足背屈的动作,脚尖下垂,而髋屈的角度增加来代偿足背屈不足。

胫骨前肌力量不足的情况三:“八字脚”,即足部的外旋,通常也伴随足背屈受限。走路时依靠外旋来代偿原本的足背屈。

胫骨前肌力量不足的情况四:“鸡爪”,走路时足部有足背屈的动作,但是靠趾长伸肌代偿完成的。时间长了,趾长伸肌紧张而缩短,出现浮趾现象,看似“鸡爪”。

胫骨前肌力量不足的情况五:“功能性扁平足”,少了胫骨前肌维持足弓的作用,内侧纵弓塌陷,造成了非结构性的扁平足。即脚离地时看起来是有足弓的,一旦站立时足弓就消失了。


(附:具有足背屈功能的肌肉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𧿹长伸肌、第三腓骨肌,其中以胫骨前肌的背屈力量最大)

当胫骨前肌过紧时,也会引起许多问题:

胫骨前肌过紧的情况一:跖屈受限,走路时,脚蹬地的力量和幅度不够,步距变小,步履变沉重。

胫骨前肌过紧的情况二:胫骨前肌肿胀无法正常收缩时,也会导致足背屈受限,从而引起髋外旋或膝外旋等多重不正常的体态和步态。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的胫骨前肌有可能既紧张又无力,而且伴随着其它肌肉的问题,所以上述情况会有可能会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

      总结,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角色可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为康复训练师和治疗师,在给患者做功能评估时,不应忽略任何一块有关联的肌肉,尤其是这块“举足轻重”的胫骨前肌!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课程内容,欢迎联系作者,或者关注我们的最新课程——《诺亚第肌肉功能解剖》。下期连载还会有更精彩的内容献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中风后会出现足内翻
功能解剖:踝和足
步态分析
足的解剖图及名称
足部运动学解剖,总是莫名其妙疼还抽抽?(下篇)
足下垂如何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