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画:旧题蔡邕《九势》考论

  旧题蔡邕《九势》最早见于南宋陈思辑录的《书苑菁华》,原无署名。但从《东汉文纪》(明梅鼎祚编)等著作来看,《九势》被冠以蔡邕之名是由来已久的。类似《九势》这样的早期书画文献,大多是流传甚广而后逐渐附益于大家之名的,真正的作者“无以深究,实亦不必深究”。就古籍辨伪而言,《九势》当然属于伪籍之列,但伪籍也有重要的价值。《九势》简明扼要地揭出“疾”“涩”二义,颇具翰墨妙道,“非深于书者不能道也”。同时,《九势》所谓“藏头护尾”云云是颜柳正楷盛行之后的法则,“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更多地显示了北宋的观念,这既表明了《九势》的形成年代为北宋无疑,也明确无误地表明了署名蔡邕之无稽。

  一、文本著录与校异

  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初为司徒桥玄属官,出补平河长。灵帝时召任郎中,校书于东观,议立《熹平石经》,《后汉书》本传称其“自书丹于石”。蔡邕大概因此被后世视为“书法家”,被列入各类书法史传,有“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之誉。所著论书短篇有《篆势》《笔赋》《笔论》《九势》等。这些文献篇幅不大,其中颇有些真伪参半的,但传诵甚久,其中自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前人辨伪心切,反而不免忽视古文献的宝贵之处,今以《九势》为例试作讨论。

  《九势》字数无多,屡被征引,辑入多种书法典籍,版本较多。为便于讨论,今据《佩文斋书画谱》卷三钞录如次: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1〕。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2〕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3〕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势尽,用力收之。〔4〕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横鳞,竖勒之规。(书苑菁华本与前条合为一条)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此篇也收录于明代梅鼎祚编《东汉文纪》卷二十七,题为《蔡邕石室神授笔势》,编录在蔡琰名下。注:“蔡琰,字文姬,邕女。博学有才辨。嫁卫仲道,夫亡,汉末乱,为南匈奴左贤王所获。曹操赎嫁董祀。”文曰:

  邕字伯喈,东汉陈留圉人。官至右中郎将。初入嵩山学书,于石室中得素书,八角垂芒,写史籀、李斯《用笔势》,读诵三年,遂通其理。尝居一室,不寐,恍然一客,厥状甚异。授以《九势》,言讫而没。

  蔡琰曰:臣父造八分时,神授笔法曰: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献酬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笔惟软则奇怪生焉。九势列后,自然无师授而合于先圣阴阳者。……

  此篇文章用“蔡琰曰”三字领起下文,所领起的全是蔡邕所说,所说的主体内容,便是我们前面句读过的《九势》。录文中略去的《九势》部分的九条正文,文字与其他版本略有异同,而正文之前的“书肇于自然”云云的一段,与前引差异较大,颇有意义,今钞录以备考稽。

  《九势》谈论的是结字和用笔的经验总结,理应是在书法实践中形成的,而在这里,却郑重其事地宣称“九势”有着源于神仙天授的非凡来历,就像皇帝自称是天子一样,都是荒诞不经的庄严神圣。或许正因如此,流传得较多的只是《神授笔势》的删节本,也就是本文所讨论的《九势》。

  另须注意的是,就《东汉文纪》来说,《九势》的作者并非蔡邕,而是蔡邕转录神灵之说传诸蔡琰,经蔡琰之笔而流传后世的。当然,《东汉文纪》虽然只有如实抄录的责任,但这样的说法当然也是故神其说,是靠不住的。

  二、“九势”与“八字诀”的关系

  今按,《佩文斋书画谱》抄录的《九势》,篇末自注来源于“书苑菁华”。今检乾隆四十九年(1784)汪氏振绮堂刊本《书苑菁华》卷十九“书诀类”题为“九势八字诀”〔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书苑菁华》卷十九题为“蔡邕九势八诀”,标目小异。由“九势”和“八诀”大部分构成。前半的“九势”,已略具前引,然文字略有小异。后半“八诀”部分,据文渊阁本〔6〕钞录如次:

  ……八字诀曰:

  轻为屈折,子知之乎?曰:岂不为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之谓乎?

  巧为布置,子知之乎?曰:岂不为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气势异巧之谓乎?

  锋为末,子知之乎?曰:岂不为己成画,使其锋健之谓乎?

  力为体,子知之乎?曰:岂不为趯笔则画点皆有力,即骨体自能雄媚之谓乎?

  均为间,子知之乎?曰:岂不为筑锋下笔,皆须宛成,无令其疏之谓乎?

  称为大小,子知之乎?曰:岂不为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令大,须令茂密之谓乎?

  损为有余,子知之乎?曰:岂不为趣长短笔,点画不足而常使意势有余之谓乎?

  益为不足,子知之乎?曰:岂不为画点或有失趣者,即以傍点救之之谓乎?、

  “八字诀”云云,叙述“轻为屈折”“巧为布置”“锋为末”“力为体”“均为间”“称为大小”“损为有余”“益为不足”等八条要诀。《书画书录解题》卷九据《书苑菁华》题为“汉蔡邕九势八字诀”,云:“九势皆本前人论笔法之文,加以改饰。八字诀则取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而删其四,袭伪本《张长史授颜真卿十二意》之文,拙劣已甚。”这两篇《十二意》也都收录在《书苑菁华》卷十九,与《九势八字诀》相隔不远,明白无误地表现“八字诀”来路不正,使得读者连略加考证的兴致都丧失了,因而很少有人再提起这后半截的“八诀”,流传较广的仅有《佩文斋书画谱》卷三所录那样的《九势》。

  另须注意的是,在《书苑菁华》之中,此篇并无署名。推测陈思收入此篇时并没有蔡邕的署名。即使有,恐陈思也不相信,故而弃之不录。

  三、疾涩二势与横鳞竖勒之规

  据目前所知,《九势》首载南宋理宗时期成书的《书苑菁华》,但来源不详。其主体内容《九势》谈论了结字和用笔的基本要求。所谓“九”,可能是实指。此篇所见各版本的《九势》,有不少是分成九段的,推想其意,是认为每一段就是一势,据《神授笔势》所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云云,可知,这篇文章所说的“九势”就是“九法”,是指书法文字的基本体势或法则一共有九条。虽称“九势”,可是,明确地称之为“势”的,却只有末尾部分的“疾势”和“涩势”两条。据我们理解,“疾势”指骏爽迅捷,“涩势”指凝重深刻,两者看似矛盾却相互依存,不宜偏废。合则两美,离则两伤。“九势”之中也只有这两条屡屡被称道赞叹,被认为是书旨要妙,“非深于书者不能道也”〔7〕。

  《九势》的文笔措词和书法术语大多数不难懂,像谈论结字的“上皆覆下,下以承上”、基本笔法的“藏锋”“护尾”等,今天看来并不十分陌生。唯独最后的“横鳞竖勒之规”六字,不可甚解。倘按一条法则来理解,只能是如前录文那样的“横鳞,竖勒之规”,但是,真的能解释成“横是竖的规矩”之类吗?今人周汝昌《永字八法》一书中的考证结果,“鳞勒”应是“辚轹”等同音词的异写,本义是车轮重压辗过的痕迹。李世民《笔法诀》写作“躏跞”(书苑菁华本作“躏磔”):“巧在乎躏跞,[躏跞]则古秀而意深;拙在乎轻浮,[轻浮]则薄俗而直致。”躏跞,指与轻浮油滑相对。据此,“横鳞竖勒”意为“横竖鳞勒”,也就是“横竖辚轹”(这是古诗文中诸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之类的语法修辞)。“横鳞竖勒之规”,是要求横竖两种笔画应当像车轮重重辗过般的凝重深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不能轻浮飘滑,大致符合“涩”的要求。倘若果如其说,最后两节当连成一体,句读为“涩势,悉在紧驭战行之法,横鳞竖勒之规”(陈思《书苑菁华》正是如此)。如此说来,历来相传的这篇《九势》,所谓“九势”的并列关系十分勉强。诸多版本以分成九段表示九条法则的做法,不免有些强作解人的味道。如果“九势”的“九”不是实指,那么,这个“九”只能理解为泛指。

  四、“九势”的四层意义

  我们重新审视这篇文章,所谓的“九势”,其内容大约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笔画之间应当相互联系,点画要“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这里的“递”,当读作“dài”,围绕。《汉书·王莽传》“夫绛侯即因汉藩之固,杖朱虚之鲠,依诸将之递,据相扶之势”,颜师古注:“递,绕也。谓相围绕也..递音带。”此言诸将同心,围绕附翼也。“递相映带”,相互呼应地围聚在一起,形成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或正或反的梯形造型。又说“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节目”一词,有好几种解释,这里应当指整体中的某一部分。“转笔”所指的应当是左右照应,不要使其中的一部分从整体中独立出来,脱离大局。

  第二类,运笔方法,藏锋、藏头和护尾。这些“欲左先右”“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用力收之”,分别是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是颜柳唐楷盛行于世之后的典型笔法。

  关于藏锋,《九势》所谓的藏头护尾之说,明显是颜柳正楷书的特征,与汉魏南北朝的笔法特征不符。汉代简牍是笔锋直切凌空顺势收笔的,王羲之《兰亭序》虽屡经临摹,却也犹存此意,明显是一搨直下、不作循环往复的。讲得明白不过的,首推南朝梁武帝的看法。

  夫运笔正则无芒角,执手宽则书缓弱。点掣短则法臃肿,点掣长则法离澌。画促则字横,画疏则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比并皆然,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若抑扬得所,趣舍无违,植笔廉断,触势峰郁,扬波折节,中规合短,分间下注,浓纤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称,婉婉暧暧,视之不足,棱棱凛凛,常有生气,适眼合心,便为甲科……〔8〕

  至唐代,假托颜真卿与张旭对话的《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实际上解说梁武帝十二意的,再往后,有讨论执笔的一段:

  敢问执笔之理,可得闻乎?

  长史曰:予传笔法,得之老舅彦远,曰:吾昔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殊妙。后闻于禇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泥、划沙”。思之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地,平净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之,劲险之状,明利媚好。乃悟用笔,如锥画沙(沙,水边湿地……),使其藏锋,画乃沉著。当其用笔,常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画沙,则其道至矣……

  以上征引的这一段话,周汝昌称之为“书法上的圣经”,以为“藏锋”一语的真谛是“劲险之状,明利媚好”,与梁武帝书评相近。〔9〕虽然我们认为字画体势的藏锋大约是含而不发、隐而不露的意思,兼具“狡兔暴骇,将奔未驰”(崔瑗《草书势》)那样的情态,也就是西方艺术理论中所说的两种动作之间的中间状态。但是,无论如何理解藏锋,把藏锋与“欲左先右”联系起来,却与颜柳正楷盛行有关,在颜柳之后的年代里“藏锋”又与“藏头护尾”联系在一起。这样说来,《九势》所显示的书法观念,至早只能追溯到晚唐。

  第三类,“疾势”,骏爽迅捷,行笔速度快,容不得拖泥带水。“疾势”应与下一段的“掠笔”连在一起:“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这里提到的书法术语,大多是“永字八法”中的,古人有详细的解说。简单地说:啄,短撇;磔,捺;趯,向左上和向右上的竖挑钩。不太常见也不常用的“趯”,读“tì”,踢。《能改斋漫录》卷十八《神仙鬼怪》:“一日,至保康门,遇五少年趯气球,伍生素亦习此,即从少年之。”《续传灯录》卷二十三《慧空禅师》:“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这两例的“趯”,不仅解释为踢,而且现在也都直截了当地写作“踢”,尽管《汉语大字典》和《辞源》等辞书,既没有说“趯同踢”,也没有说“趯通踢”。作为“永字八法”之一的“趯”,我看也可以直截了当地写作“踢”。掠笔,是长撇的另一种说法,须“趱锋峻趯用之”。趱(zǎn),聚敛,积聚,通“攒”。峻,猛烈遒劲,《述书赋·字格》“峻,顿挫颖达曰峻”、《古今画鉴》“不知当时用何笔,如此峻利”等,均采此义。趯,有可能是.之误。.,行动敏捷,与峻的字义相通。长撇,最忌讳疑怯,犹豫不决,应当聚拢笔锋,遒劲而迅速地掠拂而出。《述张长史十二意》解释“决,谓牵掣也”,说“牵掣为撇,决意挫锋,使不怯滞,令险峻而成”,可见“决”字真的是下字妙绝,可以与“疾”互相参阅。通过这样的解释,我们可以明白,大意是说,掠,短撇、长撇、捺、竖钩这一类斜向的笔画,都必须运笔骏爽,果断迅速。

  第四类是涩势,已具前说,此不赘。

  疾不是一味的骏爽迅捷,涩也不是一味凝重深刻,迅捷与凝重总是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的。迅捷的如果一点不包含凝重,那只能是油滑了;凝重的如果一点不包含迅捷,那只能痴笨。在矛盾的两个极端(阴阳)寻求恰到好处(中庸),大约就是《神授笔势》篇首所说的“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因而前人常常提醒大家要细细地体会“疾涩”二势,以期妙悟。《书法正传》卷五《纂言上》,简缘氏冯武云:“八体之中有疾有涩。宜疾则疾,不疾则失势;宜涩则涩,不涩则病生。疾徐在心,形体在字,得心应手,妙出笔端。”《隶辨》卷八《笔法》,顾蔼吉云:“按,书家相传有《石室神授笔势》,谓是蔡文姬述其父中郎造八分时神授笔法,其言曰:‘邕初入嵩山学书,于石室中得素书八角垂芒,写史籀、李斯《用笔势》,读诵三年,遂通其理。常居一室,不寐,恍然一客,厥状甚异,授以《九势》。’言涉荒诞,难以尽信,然非深于书者不能道也。熟此亦可悟隶法矣。”又云:“‘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字,书妙尽矣。’此即《九势》之二法也。耽习之功,积如丘山,方知二法之妙。”〔10〕

  我们认为《九势》的要妙之处,只在疾涩二势。当然,也屡屡有断章取义的,尊尚这篇论文中提到的“力”“藏”“势”等审美要素,以为上上之宝的。也有抓信“自然”“阴阳”等哲学概念,然后天风海雨般的议论引申出去的,在他们心目中,仿佛这是在与缜密冷静的哲学思辨打交道,他们面对的既不是书法家,更不是艺术审美。全然不理会立足于书法艺术创作与品藻的疾涩奥义,不免有遗珠之叹。

  五、笔软则奇怪生焉

  除了这“疾”“涩”二势,还有“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品评观念值得我们重视。

  所云“笔惟软则奇怪生焉”,或作“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字有倒乙,无碍大意。所谓“奇怪”,并不是稀奇古怪、莫名其妙,也不是与人情事理相违背,而是指奇妙的、佳妙的、出人意外的艺术效果,是赞美之词。因为毛笔是软的,所以使得书法作品产生了佳妙的出人意外的美感。毛笔当然是软的,左太冲称之为“柔翰”,有诗曰“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柔翰与群书相对成文,指毛笔无疑。但把奇怪与笔软扭结在一起,进行艺术品鉴,却是颇具卓见的美学观念。

  我们注意到,唐代《述书赋·字格》所录的批评术语中既无“奇”也无“怪”。用“奇怪”一词来品评书画的,大约始于陆羽的《僧怀素传》。此篇记邬彤对怀素说:“草书,古势多矣,惟太宗以献之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张旭长史又尝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凡草圣尽于此。”很显然,张旭的草书与王献之不一样,张旭在凌冬枯树上还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枝叶。怀素受到启发,自称:“贫僧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故无常势”,怀素重视的不是“夏云”,而是“无常势”。颜鲁公对怀素这些话的评价是“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由此,我们可以推想,用“奇怪”评论书法,大概是中唐狂草盛行之际才产生的,起初是专就“颠张醉素”而言的。至于楷书,唐人尚法,展示的是楷书端严方正的理性秩序之美,恐怕还不会有“奇怪”之思。但尽管如此,大量使用“奇怪”来评论书法绘画,还是在北宋。

  《宋朝名画评》卷二评陈用志“多出己意,自至奇怪”。《图画见闻志》卷二评张图《释迦像》一铺,“锋芒豪纵,势类草书,实奇怪也”。《集古录》卷六评《唐美原夫子庙碑》,“字画奇怪,初无笔法而老逸不羁,时有可爱,故不忍弃之,盖书流之狂士也”。《宣和书谱》卷十八评张旭的草字虽“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还著录了一件被命名为“奇怪书”的草书作品。同书卷十九赞美释梦龟“作颠草,奇怪百出”。以上引证稍繁的书画各两例,所说的“奇怪”都是评论艺术效果的褒义词,是赞美而不是贬斥,这类品评思想大概是从狂草引发的。

  据书史记载,蔡邕只作篆隶,谈不上草书,又,“蔡邕书,骨气洞奇,爽爽如有神力”,既与“笔软”无关,也与“奇怪”无关,至于清人程瑶田盛赞的那一通希奇古怪的《夏承碑》,恐怕是不足为据的。我们怀疑,这里所说的《九势》一文涉及了典型的唐楷笔法,有可能是在盛唐或中唐产生雏形的,这是指上限如此,并非说一定能够上溯到盛唐或中唐。而从“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这类观点分析,《九势》这篇文章最终定型,恐是北宋人所为。

  结论

  现在,将我们的看法总结为以下四点:其一,本文开头所引的《九势》句读,仍然采取了古人的通行意见。倘按我们的理解,《佩文斋书画谱》之类的句读就断难成立,需要重新考虑其分段与句读:

  (一)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二)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三)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用力收之。

  (四)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用之。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横鳞竖勒之规。

  (五)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以上划分的段落,分别讲述:(一)总体原则;(二)结字;(三)点画书法的技术规范,(四)运笔疾涩。我们可以想见基于前四段的体悟和实践,确实是有可能造于书法妙境的。

  其二,题为蔡邕撰文,当然是靠不住的,这篇短文也根本看不出东汉末年的文体特征。自古以来的这类技法文章大多数要写上声威赫赫的名字,以期自重身价。对这些大名视而不见,可也。倘若宽泛地认为这是托名流传的,原作者的名氏没有流传下来,那么也就无所谓真伪之说。余绍宋的《书画书录解题》沿袭了清人辨伪过严过苛的习惯,有不少这类的技法文献被认为伪作,其实大可不必。而他在辨别《永字八法》时所说“无以深究,实亦不必深究”,确实是颇为通达的看法。

  其三,《九势》和《神授笔法》有可能是在晚唐北宋的漫长时代里逐步成形的。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唐宋书法的差别所在,藏头护尾的用笔结字法则合乎唐人的观念,而“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却更近于宋人的书法理念,这对于我们治史品鉴都有积极的意义。永字八法起于唐代后期,藏锋护尾起于颜柳盛行之后,“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又是宋人心目中的难以企及的李阳冰小篆笔法,都看不出明唐之前的迹象,很可能是北宋时期形成的。

  其四,题为“九势”是名不符其实的、文不对题的。全文只有疾涩二者明确称为“势”,也只有这疾涩两势受人重视,这两点足以使这篇满目疑云的文章流传千古,我们取其精华、舍弃其短,择其善者而从之,就可以了。前人也深知这类文章有“言涉荒诞”的地方,但更重视也诚心诚意地赞赏“非深于书者不能道”的绝妙好辞。正因为如此,这类文章才会至今不能废弃的。

  虽然“九势”何以为“九”失去了着落,但毕竟无碍我们汲取古贤之菁华而舍弃其糟粕。像这一类的真伪参半的古文献,若仅仅基于署名进行真伪判断,固然有文献学和版本学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而着眼于书史史学的学理脉络进行思考,指明伪书何以为伪、伪书形成的动因,由此动因而增加书法史学的认知,应当是更进一步的思考。昔人邢子才谓“误书思之,更是一适”(《北齐书》卷三十六),信然。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责任编辑:刘光

  注释:

  〔1〕《书苑菁华》卷十九缺“势”。

  〔2〕菁华本与前条合并为一条。

  〔3〕左,菁华本作右。

  〔4〕据《东汉文纪》(文渊阁四库全书)补“用”字。〔5〕(宋)陈思辑,《书苑菁华》有乾隆四十九年(1784)汪氏振绮堂刊本,题“御览书苑菁华”。后刻入翠琅玕丛书,台湾新文丰出版社《丛书集成续编》第九十八册据以影印。上海书店辑印《丛书集成续编》第八十五册影印本略同,惟板心题“藏修书屋”四字。《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据翠琅玕丛书本排印。本文依据台北新文丰影印本,《御览书苑菁华》卷十九页一至二,第652页。

  〔6〕《御览书苑菁华》字误字较多。如,“八字诀”误作“八字误”,“钩笔转角”误作“驹笔转角”之类。

  〔7〕顾霭吉《隶辨》卷八《笔法》,国家图书馆馆藏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项氏玉渊堂刻本。又,中国书店1982年影印本,改题“隶书字典”。又,影印于《续修四库全书》第24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3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8〕据周汝昌《永字八法》第83页征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原注:“据《法书要录》、《墨池编》合校参定”。

  〔9〕周汝昌《永字八法》第135页。

  〔10〕顾蔼吉《隶辨》卷八《笔法》,国家图书馆馆藏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项氏玉渊堂刻本。

  ◇梁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法是神仙给的?不过是自学成才而已,学书法就是在规矩里悟道
蔡邕《篆势》《隶势》《笔论》《九势
(原创中)如何才能把书法写得好看?
笔法琐谈(一)缘起
从蔡邕到董其昌,历代书法大家60句书论精髓,学书法必备干货
学书之人没研究过这篇文章就别妄想能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