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仅有6首诗存世,首首都是精品,这首《登鹳雀楼》当为第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其诗富于节奏性和音乐性,多数作品都被当时的乐工谱曲演唱。为人豪放不羁,不拘小节,常常击剑而歌,作悲秋之声。正是他这种性格,使得他的诗歌,充满浪漫主义情怀,只是略有遗憾,传世的作品,现今只存六首,其中还有三首是边塞体裁的作品。

这位浪漫的诗人,还有一段浪漫的传奇故事:据闻,王之涣时年35岁时,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已婚有子。饶是如此,李县令的千金小姐芳龄18,足足小了他17岁,不管不顾,一定要嫁给王之涣。婚后,二人的感情深笃,在家赋闲15年,李氏无怨无悔地相夫教子。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令千金小姐下嫁有妻有子的他,至今也没有答案。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年冬天,王之涣和王昌龄、高适在酒楼里饮酒。有戏班子唱曲,依次出来四个姑娘,前三个唱的词,都是王昌龄和高适的诗歌,这下王之涣急了。气鼓鼓地说道:“这三个姑娘不够漂亮,唱词也不见得高明。这第四个姑娘长相俊美,肯定唱我的作品,如果不是,我从此再也不写诗了!”一会儿,果然姑娘唱得就是他的《凉州词》。

这首《登鹳雀楼》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著名的边塞诗之一。王之涣通过登高望远,极目神州大地,在短促的文字间,表现出了其远大的志向和胸襟。王之涣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人们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激励着这些文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白日依山尽”是远景,诗人的镜头,跳到了远方的山脉,横亘千里、气势磅礴;“黄河入海流”是近景,大河淘淘,水流如泄,奔腾咆哮。无论是溪流沼泽,还是江河湖泊,所有的水都流向大海。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尽收眼底无限风光,江山如此多娇,能有英雄不折腰?诗的梦想,就在这天地之间生根、发芽、开花……

看着山,看着海,看着落日,看着千里江山,诗人顿生豪气!傍晚的日色,渐渐暗淡,像一块白色的玉盘,悬挂在天空;而黄河如金色的飘带,又如龙一般飞舞,于群山之间,于天地之间,灵动而生动。大唐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诗人沉醉在这样详和的氛围之中。他的心,是温暖而快乐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的心与情,似乎像乐曲一般,达到了高潮,情难自抑。不禁发出更嘹亮的欢呼,“若想把千里的风光与景色看个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由远而近,由东而西,自下而上,所有的景都在笔下,渲染成一副广阔、大气的画面。这副画,是大唐的盛世,是一代明君、一众贤臣、千千万万的百姓共同绘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之涣的这首诗太简单,却是唐诗的压卷之作。您会仔细看一遍吗?
山西名人王之涣:凭唐诗六首,千古称绝唱
必背古诗 --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丨一日一诗
唐才子的一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可谓耳熟能详,难怪选入小学课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