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姜修亮|忽视哲学(思维)教育是教育的最大败笔

【撰文总论】教师的功能不是给学生摊煎饼,摊的越大越圆越好;而是该给学生做蛋糕,一层一层的成长成熟。有人反驳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怕永远都在摊煎饼,或者用煎饼的胚子做蛋糕,结果都是一样的。

教育的责任和使命绝不是选拔出个别精英学生而甩掉大部分普通学生。否则,剩下的学生带着一个残缺不全的心灵和思维模式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工作在各种职业的各种岗位上。保不齐一些不良的思维方式和品德品质就会危机社会,也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最近,我们正在学习哲学。学习哲学既是检验同学们固有思维品质和思维缺陷的过程,也为他们提供了培养科学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机会。

黑格尔曾将哲学比喻为密涅瓦的猫头鹰。这里的密涅瓦是指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这一比喻就是说明哲学是超越现实的思维,具有反思性。教育学上也叫做元认知能力。

这好比,在课堂听课中,学生既要”扎进课堂”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还得”跳出来”把握和审视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节奏乃至老师的情态和气质。这“跳出来”就是一种反思。若只是”扎进去“而不能“跳出来”就会形成学而不思则罔的境地。所以,反思能力很重要,这项能力不仅对学习、考试有用,对生活也极为重要。

反思能力作为学生也好成人也好能够形成自我教育的前提,没有反思能力就没有进步的可能。而哲学的学习就给孩子的进步提供了契机。

虽然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都能讲出几句具有哲学智慧和哲学性的言论,但是,这些是朴素的、零散的世界观,不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思想。哲学思想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备的,这需要后天努力用心的学习、实践,才可以具备哲学思想,并在实用中体味哲学的价值和魅力。

黑格尔曾打比方说:人人有脚做模型,也有学习制鞋的天赋,但做鞋必须有专门的技术,否则不敢妄事制作。他的意思就是要强调学哲学、用哲学。

其实,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哲学。比如,历史和历史哲学,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哲学。前者和后者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具体和抽象的关系。各位看官切不可以理解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说了这么多,正确理解有啥用啊?举例说明:假如你有100斤大葱,一元一斤要出售。我要全部买下,但是有个条件:葱白50斤按照五毛一斤出售,葱叶50斤按照五毛一斤出售,请问你是否可以全部卖给我?哈哈,你卖不卖?细心的朋友算算账吧,按照第一个方案你可以卖100元,但是按照我提出的方案,你只能获得50元。咦?问题出在哪呢?

朋友,请听我分析:一元一斤是葱白和葱叶的共性,我提出的方案把这个关系偷梁换柱成整体和部分(葱白5五毛钱一斤,葱叶五毛钱一斤)的关系了,结果获得的收入也变了。你看,哲学是指导我们认清问题的科学武器,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要让哲学很好的发挥作用,就得有正确的世界观。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语言”的说法:当你为未来下一个诺言,因为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就简单的说明了世界观的重要性。

我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这说明哲学的重要性

哲学不仅对人生有指导作用,真正的哲学也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没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就不会有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没有对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没有近40年的改革开放。

学习哲学不是为了显摆自己如何如何智慧,也不是学完了之后指望一本书能自动化的发挥什么什么作用。学而不用—白搭。

我们倡导学生走唯物主义的道路,坚持探索真理道路上的可知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进取的精神。如果信仰唯心主义,考前抱佛脚那就误导学生了。

哲学的学习尽管重要,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起点很低很低。通过调研,搜集了热腾腾的鲜活学情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种情况:断章取义】:“存在即被感知”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学生的理解:把“存在即被感知”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存在”一个词的意思,用“存在”这个词的意思顶替这句话的意思。这点你也许根本都想不到。把“‚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理”这一个词的意思,用“理”这个词的意思顶替这句话的意思。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把两个活生生的句子就理解为两个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这两个词的意思再去思考问题,你说能不出错吗?

【第二种情况:教条主义】让学生理解“理生万物,理主动静”和“气者,理之依也。”各位看官即使不理解‚的意思,但是也能体味出前者强调“理”的地位和价值,后者强调“气”的功能和价值。但是不少学生说:只要出现“理”这个字就是客观唯心的观点。我可不敢负责人的说,这是那个那个老师把学生教成这种教条主义的。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能不说是目前一线教育的悲哀吗?

【第三种情况:片面认识】哲学界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很多学生一看到“鬼出”就说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大家看看,这句话有两个分句,但是学生只关注了后一个分句的信息,然后就把第一个分句扔掉,用第二个分句的意思代替整句话的意思。这是片面的认识。

上述三种情况仅仅是学生存在问题的冰山一角。如果学生们带着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走向社会,大家可想而知,很多事情不得扭曲的像麻花一样。

其实,教育的重要作用一定要致力于人的培养和教育,除了德育之外,除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外,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哲学教育思维教育。一旦忽视,再多的知识也无法弥补这个缺陷。并且会直接导致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让学生就变成了低品质的勤奋者。因为学生不具备反思能力,没有高度去审视和提升生活,就会成为知识的奴隶,成为背着很读书的驴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维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转载)
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面对两面病句辨析
什么是数学文化
杜威在《哲学的改造》中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虹野:知识学习如何成为思维教育的载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