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攻克等值线的六大法门

一、等值线的共性特征

 (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各点数值相等。
 (2)相邻两条等值线值相等或按周边线值变化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间的差相等。

(3)等值线闭合时,表示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具体情况分析要看实际影响因素而定)。
(4)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疏密表示其代表的要素变化大小:等值线越密集变化率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率越小。
(5)等值线凸出或凹进处,表示比周边值较高或低,且凹凸弯曲度越大,表示变化越大。

  二、 方法突破

  等值线图的判读要领

  1.判读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和极值、读延伸方向、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
  2.等值线弯曲部分的判读方法
  在等值线图的判读中,有关等值线的弯曲是重点和难点,为方便同学们掌握,下面讲述两种简单方法:
(1)辅助线法:此法适用范围很广,可以解决各种因素引起的等值线弯曲问题(也叫切线法)如图:
先在等值线图中弯曲最大处连一条线AB,然后大致画一条与AB垂直相交的辅助线CDE;观察从C到D到E的数值变化规律,如果从C到D到E的数值变化为小→大→小,若等值线为等高线则该地为山脊,若等值线为等压线则该气压场为高压区。

(2)相关推理法:①由山顶推出山脊:山脊是山顶向外延伸的部分,即山脊的等高线是由山顶等高线向外凸出的部分;由盆地推出山谷:山谷是盆地向外延伸的部分,即山谷的等高线是盆地等高线中向外凸出的部分。如下图所示(单位:m): 
②同理可由高压中心的等压线推出高压脊,由低压中心的等压线推出低压槽。


3.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判断方法
(1)通常情况下,据图中已标注的等值线进行分析标注,标注时注意:①等值线数值的递变规律;②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的大小。
 (2)在闭合的等值线上,除据以上方法判断外,还可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简便方法分析。如下图中:已知A>B,则甲地数值小于B,乙地数值大于A。此法适合所有等值线图。
  

  综合探究   

等高线图的综合分析方法 
(1)高度计算:这是最基本最常考的知识点。高度有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海拔),通常可用计算公式: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可利用公式计算:(n-1)d≤H<(n+1)d(其中n为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经过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所求相对高差;或任意区域最大相对高差为等高线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再加两个等高距,最小高差为等高线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②陡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等高距为h,则a≤顶部绝对高度(海拔)<a+h,b-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b 
如下图所示为一陡崖,陡崖顶部的海拔大于或等于400米,小于500米;陡崖底部的海拔小于或等于100米,大于0米,即可能4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陡崖顶,而1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陡崖的最小高度为300米;也可能陡崖的最高点高度无限接近500米,而崖底的高度无限趋近0米,则该陡崖的最大高度接近500米,所以该陡崖的高度为:300米≤H<500米。


 (2)有关等高线图上等高线稀疏或稠密与坡度关系及河流流速的判读: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比值越大则坡度越大,水流越急;等高线越稠密表示坡度越陡,水流越急。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①选“点”,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气象站应建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点;港口或码头应选在水深且避风的海湾,要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②选线设计:公路铁路线,一般情况下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尽量避开高寒区、沙漠〖HJ1.9mm〗区、沼泽区、地下溶洞区等;引水线路应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利用地势引水自流。③选“面”:确定水库汇水面及坝址时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在不考虑地质条件下重点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区域内必须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此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形,袋大、腹地宽阔即库容量大;第二,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的地段,即峡谷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                      
     (4)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②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③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时,流向与地下水位线凸出方向一致。流域面积—把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5)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①判断气候特征: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②气候差异及判断:对于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发散类比    

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

 1.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特点判断南北半球。           
 2.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判读
(1)口诀法:“一陆南”,即1月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此外,还有“七陆北”或“七海南”等口诀。此方法主要用于海陆分布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由于便于记忆,运用方便,并且无需考虑南、北半球,故便于迅速准确地解决相关问题。
   如图,该图是1月等温线分布图,则A、B两地何处为陆地,何处为海洋?此类问题,无论如何变化,无非两种形式:一是给出时间条件求地点;二是给出地点条件求时间。  

  这两种形式的问题都可以用“一陆南”等口诀解决。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凸,显然A为陆地,B为海洋;如果已知A为陆地,B为海洋,依然可用口诀“一陆南”快速得出此时为1月份。
(2)辅助线法(也叫切线法)。如下图为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数值上甲<乙<丙,要求判断洋流L的性质。步骤如下:
①设L与等温线相交于a点,则a点的温度为乙;②过a点作乙等温线的切线与甲等温线相交于b、c两点,则b、c两点的温度为甲;③显然a点温度高于b、c两点(乙>甲),即a点有暖流经过(增温)。

  此法看上去很复杂,但实际运用起来却非常方便。同时它还可以拓展到解决等高线、等压线、等潜水位线、等地租线等各种等值线的弯曲问题。  
  3.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温线弯曲主要有向低纬凸出和向高纬凸出两种情况,但等温线弯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要综合分析。
  4.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温差小,稠密的地区温差大。
  5.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地形类型:等温线为闭合状态时,数值里大外小为盆地;数值里小外大为山地。
  
拓展延伸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1.宏观看趋势:①依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反之则较小。②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③判断海陆分布: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示内陆。
  2.微观看特殊:①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②闭合的等降水量线: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规律。③城市降水量由市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加之城市中心尘埃多,凝结核多,故降水量多(雨岛效应)。
 3.年等降水量线与地形的关系:①内陆盆地一般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为闭合曲线,且由四周向中心数值越来越小。②迎风坡一般为多雨中心,背风坡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与等高线平行。③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反之,比周围地区少。④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上升气流逐渐凝结形成降水,因此,随高度的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如下图所示)
  

  误区警示  等值线判读关键在于技能的运用,在实际考试中必须注意一些理解误区,如几种等值线的相关性分析:①图中给出等高线分布,要求分析某地气温的变化情况,即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如果要求分析年温差,则地势高的地区年温差较小。②通过图中等降水量线值大小来分析地区温差:降水量多的月份温差小,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年温差小于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等。


新年新气象,今年流行二孩,老胡也不免俗,新开了一个,名字相同的原创地理号.欢迎关注,两个号在知识科普方面各有侧重.同等重要.大家给新号一个机会,相信老胡两个号都能办越来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等值线图的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考点名称: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等值线
经典等值线选择题
等值线的判读专题测试
【地理】读图全通关——等值线图(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