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解析汇编之物态变化


物理君说

物态变化的题目怎么考?看2016全国中考的这20道真题,有解析的哟!




1.(2016·河北)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分析】

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


【解答】

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

A、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是在冷库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冻肉表面,使总重量变大.符合题意;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由固态熔化成为水.不符合题意;

D、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故选:D.

2.(2016·德州)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图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冰冻的衣服变干        

B.

      深秋大雾弥漫

C.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D.

  铁水浇铸成零件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A、冰冻的衣服变干,冰由固体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过程,不符合题意;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D、铁水浇铸成零件,铁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16·连云港)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分析】

(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

A、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4.(2016·岳阳)“月落乌啼霜满天”的“霜”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


【分析】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条件是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条件是放热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条件是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条件是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条件是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条件是放热.霜是由水蒸气放热凝华成的小冰晶.


【解答】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

故选C.

5.(2016·泰安)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①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

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③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④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

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②③.

故选C.

6.(2016·重庆)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

厨房蒸笼旁的“白汽”        

B.

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

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        

D.

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分析】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

A、厨房蒸笼旁的“白汽”,是蒸笼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16·湖北)襄阳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园林古城,四季变化分明.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护城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

B.青草上形成的“露珠”

C.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

D.羊祜山上形成的白雾


【分析】

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冰花”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冰晶,是凝华.


【解答】

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青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不符合题意;

C、严冬,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符合题意;

D、白雾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16·临沂)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珠晶莹

C.

秋天,白雾弥漫        

D.

冬天,霜满枝头


【分析】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解答】

A、春天,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不合题意.

B、夏天,露珠晶莹,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

C、秋天,白雾弥漫,雾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不合题意.

D、冬天,霜满枝头,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9.(2016·巴中)我国北方的冬季,有时房顶上会出现霜,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

A.汽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固现象        D.凝华现象


【分析】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

北方冬季,房顶出现的霜、树枝上出现的雾凇,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

故选D.


10.(2016·孝感)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

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

B、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此选项正确;

C、“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干冰极易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1.(2016·杭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来源:学科网]

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需要吸热.故A错误;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冰棍是固体,吃在嘴里变成液体是熔化,熔化吸热.故C正确;

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2.(2016·武汉)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分析】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解答】

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A错误;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吸热,故B错误;

C、由于从冰箱取出的一瓶水,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故C正确;

D、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D错误.

故选:C.

13.(2016·郴州)今年4月份,我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 )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分析】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


【解答】

冰雹落到地面上一会儿就变成水,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故选:A.

14.(2016·潍坊)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室外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B.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为水蒸气

C.夏天看到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溶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D.深秋的早晨草叶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的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A、冬天的衣服上的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升华现象,故A正确;

B、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夏天空气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故C错误;

D、深秋的早晨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就是

我们常见到的霜,这是物质的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5.(2016·广州)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

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分析】

①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是吸热过程;

②物质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③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


【解答】

A、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立即沸腾,此时会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

BC、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D、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极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6.(2016·长沙)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低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分析】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

AB、吃雪糕解

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体温度降低,故AB错误;

CD、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7.(2016·台州)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分析】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是放热的;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解答】

镜子上结雾,指的是镜子上出现的小水珠,它是由浴室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使镜面模糊不清;[来源:学科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基础知识归纳
《物态变化》复习
2019-20陕西西安铁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精讲,抢分必备!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四种物态变化详细解读
物理题(物态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