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的十句人生箴言,炼就千古心学!
王阳明的十句人生箴言,炼就千古心学!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出自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所谓立志,就是制定一个奋斗的目标。如果一个人没有奋斗目标,就不会有朝着目标奋斗的动力,结果必然无所事事、一事无成。

2、为学大病在好名。

出自明·王阳明《传习录》。

做学问最忌讳的就是贪图虚名。

3、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出自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所谓大人者,即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大人之看天下犹一家、看中国犹一人。

4、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出自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故从事大人之学者,也只有去除其私欲的障蔽,由自己光明自己的明德,以使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应有之状态得以恢复,并不能于本体之外做一番加减增益的工夫。

5、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出自明·王阳明《传习录》.

无善无恶是心之本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发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出自明·王阳明《传习录》。

所谓无善无恶是指理的静止状态,有善有恶是指气的发动状态。不动于气,就是无善无恶,此即至善。

7、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

出自明·王阳明《传习录》。

最初做工夫如果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怎么能做到为善去恶?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而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因此一向去执意好善恶恶,便又多了一分意思,这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意思。《尚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才是指心之本体。

8、合着本体,方是工夫。做得工夫,方是本体。又曰:做得工夫,方见本体。又曰:做工夫的,便是本体。

出自《稽山承语》。

与本体相合的工夫才称得上是工夫。在工夫上可行的才称得上是本体。又说:工夫切实,才能使本体呈现。又说:做工夫本身,就是本体。

9、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

出自明·王阳明《传习录》。

功夫不能脱离本体,本体原来就没有内外之分。只是由于做功夫的后世学者将内外区分了开来,因此就丧失了本体。今天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之分,这就叫做本体功夫。

10“生之谓性”,“生”字即是“气”字,犹言气即是性也。气即是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气即是性,即已落在一边,不是性之本原矣。

出自明·王阳明《传习录》。

告子的“生之谓性”,“生”字就是“气”字,好比是说气即是性。气即是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气即是性时,即已落在气之一边,不是性之本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诚意的工夫就在于致良知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
王阳明对中国心性哲学的诠释
心友原创 | “四句教”与王学分裂
王学认识方法的核心思想:“致良知”
心学笔记:此心光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