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景故事 | 南沙天后宫八景故事新鲜出炉!

天后宫八景故事

南沙天后宫景区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特色景点,尤其许多景点尚有千古传说或灵异故事流传民间。

南沙天后宫通过挖掘提炼,国庆期间隆重推出南沙“天后八景”,包括:广州唯一看海的滨海银滩朝阳、如梦如幻的五彩灵径、寓意团圆的妈祖灵钗、历史悠久的南沙古人、有求必应的灵宫赐福、金光闪闪的南岭夕照、神奇发威的抗战神炮、福佑群生的默娘之家八个景点。

银滩朝阳

“银滩朝阳”是天后宫人气最旺的八景之一,它位于天后宫景区东北岸,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与东莞隔海相望,是亲子活动好去处,背倚大角山,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碧海蓝天、树影婆娑,形成山海的独特风光,美丽的银滩延绵近400米,海风和潮汐造就了这里令人向往的浪漫海滨美景。在OTA平台上这里被称是广州看海“至”浪漫的地方。一天中最浪漫的看海时间当属清晨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来到这里,每个人都仿佛回到童年一样,去奔跑,去拥抱天空和大海!

闲暇时光,约上三五知己,亦或是带上家人亲友,来这里,一起遥望大海,一起感受海水的抚摸,看那云淡天清,银滩闪闪,船舶游曳,令人心旷神怡,醉美其中。

最佳打卡时间:清晨6:00-8:00

南沙古人

2001年3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在大角山北侧发现“南沙人”遗址。该遗址文化堆积层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4个阶段,出土并采集石、骨器百余件,陶片数万片和一具完整的商代人骨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家根据这具骨架复原出了当时的人类形象,并将其命名为广州“南沙人”,这是广州地区首次出土3000年前后的人类骨架。

传说,“南沙人”一家三口生活在商朝时期珠江口的大角山。男以出海捕捞、上山采集为生,女人纺线织麻、操持家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幸福美满。“南沙人”归西后,儿子遵照父亲的嘱托,将其埋葬在大角山下。几千年过去了,没想到墓穴周围累积的贝壳竟形成了适合骨架保存的“贝丘”。“南沙人”骨架就这样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2008年,南沙区以石雕方式,复原了“南沙人”头像,安放在其出土地不远的大角山下,采用露天展示方式,供市民参观。

妈祖灵钗

2000年初,正当南沙成立建设指挥部实施战略大开发的时候,南沙天后宫妈祖广场的天妃造像,头部右侧发鬓处自然长出一颗小树,正面观看时,极像古代女仕插在头上的发钗,给妈祖像增添了一分妩媚,众敬仰者称之为“妈祖灵釵”。20多年来小树时儿开花、时儿结果,却一直身姿娇小、四季常青。

据说,那时一只南飞掉队的小雁因思念自己的家人,常矗立在妈祖石像头部面向雁群离去的方向张望大海,期盼早日与家人团圆,春去秋来,小雁子每天在这里采果为食,依石而憩。不久,小雁子立足的妈祖头部,居然长出了一颗小树。民众戏说那是妈祖显灵,善待众生,特为小雁子撑起遮风避雨的“盼亲树”。第二年,小雁子如愿以偿与家人团聚,剩下英姿飒爽的小树,形成守望和期待的标志,佑保着敬仰者心想事成,幸福安康!

灵宫赐福

南沙天后宫的献殿、正殿与寝殿,是借鉴北京故宫和南京中山陵建筑特点依山面海而建,钟灵毓秀。

献殿,在山门的正上方,有四海龙王侍立。正殿是南沙天后宫的中心,宋、元、明、清四朝八尊文臣武将,作为陪神。寝殿是南沙天后宫最高一座殿堂,是天后起居、休息之处。今日的妈祖,追溯到千年前,原本是一位品德高尚,立善助人、勇于牺牲的普通的人。

相传,千百年来,台风每到南沙海域都会转向而去,从未正面袭击过南沙,这都是南沙妈祖保佑的缘故。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飞机大炮袭击南沙,无论怎么轰炸就是炸不中目标,也是因为鹿颈村妈祖古庙(南沙天后宫的前身)庇佑之故,后来,附近村民为纪念妈祖功德、虔诚供奉,逐传其为“灵宫赐福”。

默娘之家

南沙大角山中有一处山居秘境。传说是海上女神“林默”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间精巧而静谧的居所便是今天的“默娘之家”。默娘之家以岭南建筑风格为载体,依山傍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空间通透玲珑,矗立在天后宫正殿右侧,俯瞰着烦嚣的伶仃洋航道,肩负着大湾区妈祖文化交流重任,传递妈祖文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

传说,当年妈祖救助海难路经南沙,获知此处常年有海怪出没,百姓深受其害,同时也被大角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丽景色所吸引,便产生留宿一晚的想法,灵心一动,她手上的方巾便随风飘向大角山半山处,方巾随风起舞,转眼间变成了一栋精美的山海小居。翌日,妈祖离开时,赐“林默”封印海怪。从此,大角山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再无海怪出没。

为纪念她的功德,人们便将此居命名为“默娘之家”,据说来这里居住的人都会得到妈祖庇佑、心想事成、家庭幸福!

抗战神炮

安平台遗址是大角山七大炮台之一,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此前大角山上的炮台经历了清初始建,鸦片战争毁坏后再建的过程,而安平台则是第三阶段晚期增建而成的炮台。

据说1937年9月至1938年10月日本为了攻打广州,妄图切断国民政府海上补给线,在珠江口虎门要塞一带发生了多场海战,时任海军司令陈策指挥守军,凭借晚清修建的炮台和引进的克虏伯大炮,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激烈交战,至少8次打退日本舰队在飞机掩护下的进攻。其中有一次,日本军舰自以为是的在安平台射程之外对开海面抛锚,妄想以其射程远的优势,攻打大角山,谁知安平台的克虏伯大炮是口径最大(24厘米)、射程最远(12000米)的重炮,驻守官兵调整秘密的仰角后,击中日舰,重挫了日本海军的嚣张气焰,也彻底粉碎了日军由水路攻占广州的企图。

今天,屹立在珠江口两岸的炮台虽已退出军事舞台,大角炮台已成为广州市海防教育基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者及相关团体前来瞻仰,重温历史。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更应珍惜和平来之不易,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南岭夕照

南岭塔地处大角山东麓,是天后宫的最高点,位于寝殿右上方。塔高四十五米,共八层。它面朝珠江入海口,见证着南沙近三十年来的潮起潮落,日新月异。

据说,修塔的主要原因:一是大角山脉呈马蹄形,根据中国风水传统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说法,即四方之神,分别对应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根据天后宫实际,青龙位比白虎位单薄很多,不利于南沙发展,故在天后宫的“左青龙”位修建灵塔,高度与右边主峰同高,以平衡白虎位。二是天后宫供奉妈祖,妈祖林默是海上女神,南岭塔屹立在大角山东麓,也能为海上的船只指引航向。同时民间传说,男单女双,所以塔层是双数,甚至在天后宫内,无论是阶梯、瓦楞还是对联的字数,都是呈双数的。

每当游客登塔远眺,可见南沙全貌,也可见外伶仃洋的海光十色,千帆过尽。夕阳西下时,塔身金光闪闪,映照在大角山翠峰上,仿佛天后显灵庇佑众生。如今“南岭夕照”已成为了旅游登高观光打卡点。

最佳打卡时间:傍晚17:00-19:00

五彩灵径

贯穿于景区南北的林荫大道,每当夜色降临,灯光灵动、音乐悠扬,五彩缤纷的灯光与音符交相辉映,美轮美奂,人们称之为“五彩灵径”。

五彩灵径身处天后宫,观海听涛,得山海灵气,夜光初照,五彩灵光便从暮霭中的树荫穿刺而出,撒在幽静美妙的林荫大道上,温玉般连绵不绝的彩色随音乐而动,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小弦切切如私语”,道路两旁婆娑的榕树影隐隐约约、时近时远,给人以蓬莱仙境般的遐想,在妈祖灵宫脚下,增添了一分灵气、秀气,令人心情愉悦。

漫步在五彩灵径,仿佛一脚就能跨越沙滩与平原,一眼就能望穿历史与未来,鸦片战争的炮火、妈祖救难的身影仿佛海市蜃楼被呈现在海面。一条彩带镶嵌在夜空,烘托出一场如梦如幻的夜宴,与天妃湖舞动的喷泉,浑然一色。游客说不观五彩灵径,不算到天后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吟中国(140)】临江仙•南沙天后宫//益之
冬日冻冰冰,广州囡来到南沙天后宫,是为了这个约定...
红墙黄瓦 幕鼓晨钟 | 南沙天后宫
超凡脱俗的广州南沙天后宫 (问拍天下)
馆前天后宫
玄空风水杂谈 | 南沙天后宫建筑群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