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日冻冰冰,广州囡来到南沙天后宫,是为了这个约定...

一直以来我对传统宗教文化

总有一种偏见:无趣的很,其实

南沙天后宫卧虎藏龙着冬日美好

炮台,落日,海事基地,妈祖..

寒潮入境,带着相机出发天后宫吧!

冬日的广州,总是蒙上一层阴霾。阳光减少,连人们的行动都变得缓慢。
南沙天后宫,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 ,坐落于大角山东南麓,依山傍水。


早上九点,我们驾车导航到天后宫停车场。
从蒲州公园旁边的停车场穿过的天后宫,停车场写着收费但没扣钱太感动了!


迷路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水乡一条街
这里水静河飞,南沙的旅游景点嗷嗷待哺,努力发光发热。不过,中心城区的广州人忙于工作生活,没有太留意。


穿过水乡一条街,眺望南沙天后宫的南岭塔,竟是如此遥远。
昔日门庭若市的水乡一条街,是热爱美食的我的首选,可惜店家只剩零零散散的几家。


站在时间的门前,遥望十六年前的南沙。
正式建区前,大部分人大概不会想现在,南沙会以如此骄傲的姿重现在我们眼前。


经过水乡一条街,蓝色的海风已吹乱我的心。
广州人都懂,其实这个海是内海,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海对岸的香港国际机场。


天后宫门口正对着珠江入海口,珠江在此汇聚,然后一路奔流直至入海,这里也是广州唯一一条通往大海的海路。


那里有“海战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等”,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一地区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这里顺江而下,就是伶仃洋。
名字叫做《过伶仃洋》,诗中所指伶仃洋正是这里的伶仃洋。


南沙天后宫始建于明朝,前身是天妃庙,清朝乾隆年间复修后定名为元君古庙,膜拜天后娘娘。
在1940年代日本侵华时曾遭破坏。1995年由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捐款重建天后宫。


在我印象中,天后宫是相当的沉闷。
其实南沙天后宫,集宗教历史文化与近代历史文化与一体,需仔细感受。


穿过大门,天后宫错落有致的布局全部映入眼帘。
顿时感受到了建筑群的辉煌、大气和威严。


天后圣象何其大,有信仰的地方就有虔诚。
这里香火不断,人来人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山有水,冬末依然绿树成荫。


远处那座桥,便是虎门大桥,过桥后就是虎门镇。
冬日的妈祖就在珠江入海口,依然默默庇佑着我们。


这里的台阶并不难走,稍微休息片刻片刻继续往上。
在这里不用与时间赛跑,工作压力,人情世故...来到正殿前,真想走进去狠狠地磕头,求上天轻虐。


“生活总是苦乐苦乐苦乐苦苦苦吗?”
妈祖的长眠之地会给你答案...


茫茫江面,波光粼粼,永不停歇的流淌着,不知汇聚了多少江河之水,最终流入了无边无际的大海。
越往上走,寒风入侵,更觉高处不胜寒。


正殿是南沙天后宫的中心在木雕神龛中,供奉着香樟木雕,贴金的官服天后坐像。
在大殿中抬头仰望,清代雍正,乾隆,光绪御笔提匾高悬殿内。


“郑和碑亭”天后宫里的牌坊跟石碑,都无一不向我展示他们的历史文化,这里大有乾坤。


天后宫的建筑是十分精彩的。
在天后宫广场的后方,清式建筑对称布局、高低错落地依山而建。


整个建筑群最高点是位于最后方的南岭塔。
塔高45米,采楼阁式建筑,共8层。塔的层数有别于一般塔的单数层数,是因为民间传说中的不成文规定:


男神仙代码为单数,女神仙如天后娘娘则使用双数,而8是双数中最高的数目,故建8层塔。

实际上,本次参观南沙天后宫的重点是炮台,大角山炮台。
感受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中国军民在此与外国侵略者殊死拼斗的精神。


从山顶南塔走向小路,便开始爬山了。
天后宫依山傍水,是休息的好地方,当然是少不了大角山炮台的温暖守护。


实际上想不到我们在寻找炮台的过程中发现,天后宫卧虎藏龙,广州市海防教育基地竟在此处!
这是广州市首个海防教育基地。


原来,广州市海防教育基地是今年新鲜出炉的,
2021年4月2日南沙大角山炮台举行“广州市海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180年前大角山炮台,作为近代广州珠江海防要塞的第一道防线,英勇的广州军民在此打响近代中国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炮。


重建的火药局,每一块砖都有一个故事。穿过火药局的大门,过去的种种浮现眼前。


暖橙色砖块、朱砂色地板、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段段再现的视频。



教育基地以 " 近代中国打响抵御外敌入侵第一炮的地方 " 为设计主轴,以近代广州海防经历的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三大历史事件为内容主线,对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史志等进行全面规集整理。


穿过海防教育基地,便向上出发心心念念的炮台。
冬日的天后宫后山,竟然在密林里埋藏了那么多秘密。


现在对游客开放的七座炮台分别是
振威台、振定台、安平台、安胜台、安威台、安定台、流星台。



这里的地形并不复杂,但是炮台都是隐藏在半山腰上的不同位置。
相隔不算近,要来探索的朋友最好做好爬山的准备。


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便来到的弹药库。
弹药库的位置现在已经变成一块平地,剩下山边的库房,残留着那段历史的模样。


草坪上的冬日限定青青绿草,海边徐徐的微风,让人十分放松。


高处不胜寒,越往上走越觉得特别冷!
看着蓝蓝的天空与海水差点融为一体,便觉得欣慰...


终于到了最近的一处炮台,安平台。在炮台入口观望,觉得十分新奇。
步行数十步,穿越黑暗,便是一处圆形的凹陷建筑。


神奇的是,我们刚刚走的山路对于炮台来说是地下,而穿过隧道走上炮台的平台才是地面,这样的设计不仅隐秘安全而且冬暖夏凉。


隧道两边开了山洞,用来放置弹药粮食,以应对外敌入侵。


其实,安平台的规模十分大,只有一条十分窄的楼梯通向地面。


走上地面豁然开朗,如此的美丽的景色,是由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拼命守护。


这个炮台始建于光绪十一年,位于大角山的南部的山梁上,炮台以进口的红毛泥,钢材建成,安置可以旋转360度的海岸大炮。
四壁有弹龛,属于虎门第一道防线,起初由湘军驻守,在抗日战争当中发挥过作用,炮池为清代原作,大炮已损毁无存。


大角山上总共有7座炮台,分布在高低不同的位置,共同构成“交叉炮火”。
寻访的几座炮台,都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炮池、坑道、门楼,可以看出当年炮台设计建造的用心。


在这里远眺天后宫,原来我们已经走了那么久那么远。
除了天后守护着我们,还有无数个革命烈士守护着珠江入水口。


寒潮过境,皑皑白雪覆盖了神州大地,而深冬的羊城却还在上演着秋天的童话。
落羽杉凭水而立,高大笔直的树干枝叶被一层层渲染上了颜色。


下山途中从婆娑树影中可以看到南岭塔的身影...
寻一个艳阳天,将自己交付给这深冬的一色,在寒冷的天气里,都市人是该放松一下了。
冬日的广州,我们去南沙好不好?


沿着山顶下山,来到天后宫的看海最佳点。这里的风很大,吹乱了游人的妆发。


南沙大角山炮台,是珠江入海口的第一道防线,因此成了打响抵抗外敌入侵第一炮的地方...
远处的这片平静的海面,曾在1840年波涛汹涌...


无数个冬日,南沙天后宫的妈祖与炮台,已经守护了我们几百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南沙天后宫
八景故事 | 南沙天后宫八景故事新鲜出炉!
过深圳蛇口赤湾伶仃洋(平水韵)。
【在路上】宋文盼 | 游南沙天后宫
深圳赤湾游
广州南沙百亩油菜花,海滨公园,北欧风格蒲州花园1天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