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精选】麦肯基技术之颈部疗法
坐姿不良和反复低头弯腰是造成颈腰疼痛的重要因素,正确姿势的维持和有针对性的运动可有效消除患者的颈腰疼痛症状。麦肯基技术(McKenzie) 是目前治疗颈腰痛的最新型非手术疗法,其疗效已被多国医学实践证明,也受到了全世界物理治疗师和医师的认可。


适应症

麦肯基方法仅适合治疗机械性疼痛,不适合化学性疼痛。根据机械性疼痛产生的病因病理,主要分为姿势综合征、功能不良综合征和移位综合征。

1
姿势综合征(Postural)

因正常组织受到持久牵拉,造成脊柱软组织力学变形导致疼痛。一旦接触静态力学负荷,则疼痛迅速消失。治疗关键在于矫正坐姿,站姿和卧姿,核心是保持腰椎生理前凸,可在坐位和卧位时于腰后垫一小圆枕头。

2
功能不良综合征(Dysfunctional)

因脊柱受累阶段及其邻近软组织挛缩,进而产生局部力学变形导致疼痛。临床表现为某些脊柱运动因疼痛而丧失,特点是疼痛出现在活动终点而不是活动过程中。治疗关键是在不加重疼痛的情况下牵伸短缩的结构。需要改变不良姿势,并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3
椎间盘移位综合征(Derangement)

因椎间隙内在解剖学紊乱和(或)椎间盘移位刺激外部伤害感受器导致疼痛,可局限于腰部,也可位于一侧,甚至放射至下肢,又是还会出现感觉异常或麻木症状。在进行某些运动或维持某些体位时,症状可出现变化(加重或减轻,出现或消失等)。治疗目的是使腰椎间盘压力减轻,采用某些姿势入平卧位或直立位,可以维持已经改善的症状,促进功能回复,并预防复发。

颈椎运动力学变化

颈椎上下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为倾斜的平面,椎间盘较厚,可作各个方向运动,且运动幅度较大。旋转主要是寰枢关节活动,屈伸与侧屈则主要是下颈椎活动。颈椎活动正常范围为:屈曲0-60°,伸展0-50°,旋转0-70°,侧屈0-50°。

1
屈曲

(1)上颈椎——枕骨/寰椎/枢椎:
在寰椎上关节面上,枕骨向前转动同时枕骨粗隆向后滑动。寰枢椎之间的上下关节突关节是双凸面,寰椎绕枢椎向前转动。

枕骨和寰椎后弓之间的空间增加,寰椎后弓与枢椎的大脊突之间的空间增加。齿状突和寰椎前弓之间少量分离,该关节上方轻度张开。横韧带限制该分离。后方韧带结构紧张,前方韧带结构松弛。

椎管、脊髓、硬膜、袖和神经根被拉长和牵伸。

(2)下颈椎——C2至T1

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分离,上椎体的下关节面在下椎体的上关节面上向上向前滑动。

椎间盘纤维环前部放松、受挤压,后部被牵拉,髓核向后移动,椎间盘内压力增加。

椎管被拉长,前屈度减少。脊髓、硬膜和神经根被牵伸,椎间孔张开。上椎体相对于下椎体轻度前移。

2
伸展

(1)上颈椎

在寰椎上关节面上,枕骨向后转动同时枕骨粗隆向前滑动。寰枢椎之间的双凸面关节面,寰椎绕枢椎向后转动。枕骨和寰椎后弓之间空间减少,寰椎后弓与C2脊突靠近。

齿状突和寰椎前弓之间分离,该关节下方轻度张开。前方韧带紧张,后方韧带放松。椎管缩短,其间的结构放松。

(2)下颈椎

上下关节突关节面靠近,上椎体的下关节面在下椎体的上关节面上向下向后滑动。

椎间盘纤维环后部放松、受挤压,前部受牵拉,髓核向前移动。前方韧带等结构受牵伸,后方韧带等结构松弛,椎管缩短,其间内容物放松,椎管内轻度折叠。

上椎体相对于下椎体向后移动。

3
前凸

前突时上颈椎伸展和下颈椎屈曲,与头颈伸展动作比较,前突时上颈椎多伸展10°。

4
后缩

后缩时上颈椎屈曲,下颈椎伸展,与头颈屈曲动作比较,后缩时上颈椎多屈曲10°,颈椎前凸增加,在C5-6和C6-7最明显。

5
侧屈

(1)上颈椎

枕骨向同侧侧屈,向对侧旋转。寰椎相对枢椎有轻度侧方运动。齿枕韧带张力增加后,枢椎向同侧旋转。

(2)下颈椎

对侧上下关节突关节分离(前上滑动),同侧上下关节突关节靠近(后下滑动)。

对侧纤维环后侧方受牵伸,同侧放松。髓核移向对侧,椎管被拉长。

6
旋转

(1)上颈椎

枕骨/寰椎关节轻度向同侧旋转,向对侧侧屈。寰椎绕齿状突向同侧旋转,旋转时椎管和内容物成角度,使椎管体积减小。双侧的椎动脉在椎动脉孔中受牵拉,对侧椎动脉在穿过枢椎横突孔时扭结,在转动终点有轻度寰枢椎纵向靠近。

(2)下颈椎

与侧屈相同,即同侧侧屈伴旋转,运动平面不是水平面,也不是额状面,是从前上方向后下方。

颈椎治疗技术

1
坐位后缩

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头部尽可能地向后运动,达到最大范围,在终点停留瞬间后放松回到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争取每次重复时运动幅度能进一步增加。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头部必须保持水平,双眼平视前方,脸朝前,既不低头也不仰头。

坐位后缩过度加压时,患者先进行后缩运动,在运动范围终点时用单手或双手在颏部加压,或治疗师站在患者身旁,一手放在患者T1-2椎体上保持躯干稳定,另一手从患者的下颏处双手相向用力加压。

适用于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上颈椎屈曲功能不良综合征、下颈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和颈源性头痛。后缩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应首先应用。在判定安全有效后,如果需要,再进行加压等力的升级。

2
坐位后缩加伸展

患者先进行后缩运动至最大范围,从后缩位开始缓慢小心地进行头颈部全范围的伸展。在伸展终点停留1秒后,缓慢地回到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

坐位伸展自我过度加压时,患者在后缩加伸展至最大范围后,在伸展终点位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旋转4-5次,在旋转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头颈伸展幅度。

适用于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颈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可长期应用,可于坐位、站立位或行走时进行。

3
卧位后缩加伸展

(1)仰卧位后缩加伸展

患者去枕仰卧,急性期时可能需要1-2个枕头垫在头颈部,用枕部和下颏部同时尽量下压,达到后缩的效果,至后缩终点位后放松,回到起始位。重复数次后如果症状没有加重或外周化,继续进行伸展运动。

患者将一手放置枕后,保持仰卧姿势朝头侧移动,使得头颈和肩部移至治疗床以外悬空,治疗床的边缘在患者第3或第4胸椎处。先进行充分后缩运动,在最大后缩位将支撑手放开,进行头后仰,让头尽量放松地悬在床头旁。1秒钟后,患者用手将头被动地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6次。

仰卧位伸展自我过度加压时,后缩和伸展方法同前,在伸展的终点位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旋转4-5次,在旋转过程中,鼓励患者再尽量增大伸展幅度。动作完成后回复至起始位。后缩加伸展加终点位旋转整个过程重复5-6次。

(2)俯卧位后缩加伸展

患者俯卧肘撑位,双手手指伸直支撑下颏,使得躯干上半部抬起,进行后缩加伸展的动作要领同坐位,重复5-6次后停在手支撑、头后仰的体位。嘱患者一定要放松,在这个体位维持数秒钟,产生被动的过度压力。

俯卧位伸展自我过度加压时,从俯卧肘撑头颈伸展终点位进行左右小幅度的旋转4-5次,在旋转中进一步伸展。评测后将上述过程连贯进行,后缩加伸展,伸展终点加旋转,旋转中再伸展,整个过程重复5-6次。

适用于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颈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尤其适用于移位综合征急性期的患者和坐位治疗不能减轻症状的患者。如果患者在仰卧位后缩加伸展时出现头晕和恶心,而且数次重复后头晕和恶心不能减轻,则必须改为俯卧位进行。

4
手法牵引下后缩加伸展和旋转

应要排除创伤或其它原因造成的骨折、韧带损伤等,并先进行运动试验,以确保安全性。

患者仰卧位,头颈部在治疗床之外如仰卧位伸展时的体位。治疗师支托患者的头颈部,一手托在患者的枕部,拇指和其余4指分开,另一手置于患者下颏,轻柔持续地施加牵引力。在维持牵引力的基础上,让患者进行后缩和伸展运动,整个过程中患者一定要保持放松。

在伸展的终点位,将牵引力缓慢地减小,但不完全松开,然后在在保持很小的牵引力的同时,在伸展终点位小幅度左右旋转患者头部4-5次,以达到更大的伸展角度。治疗师的操作应该轻柔而缓慢,整个过程密切注意患者症状的变化。通常重复5-6次。

适用于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的复位,尤其适用于急性期的患者和顽固的后方移位综合征的患者。部分患者只有在应用这个治疗技术之后,症状才能减轻,才有可能进行颈椎伸展运动。

5
伸展松动术

患者俯卧位,双上肢置于体侧。上胸部放置一个枕头,枕头尽量向头侧放,治疗师站在患者身旁,双拇指置于应治疗节段的棘突两旁,有节律地双侧对称地加压和放松。加压时要达到活动范围终点,在终点维持该压力瞬间后放松,但放松时治疗师的手仍保持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重复5-15次,力度可逐渐增加,最终达到全范围。

适用于顽固的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的患者,多应用于颈后症状呈对称性分布的患者。

6
后缩加侧屈

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患者先进行坐位后缩,在后缩的基础上进行头侧屈运动,在侧屈终点停留1秒钟后回复至起始位,重复5-15次。

侧屈自我过度加压时,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一手抓住椅子,以固定躯干,另一手越过头顶置于对侧耳旁,先进行后缩加侧屈,在侧屈达终点位用头上的手加压侧屈,尽可能至最大范围并停留1秒钟后回复至起始位,重复5-15次。注意进行该运动时不要有旋转动作。

适用于颈椎后外侧移位综合征的患者,症状多表现为单侧不对称性,治疗方向需选择侧屈朝向疼痛侧。一般治疗24或48小时后,患者的症状应出现变化,如不引起患者症状的变化,则需停用。也适用于侧屈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患者,此时侧屈朝向疼痛的对侧。

7
侧屈松动术和手法

(1)坐位侧屈松动术

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双手相握放在大腿上。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放在疼痛侧颈根部,拇指指尖位于棘突旁,固定患者的颈椎,另一手置于疼痛对侧的耳部,用力使得患者头颈向疼痛侧侧屈,终点位加压,随后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15次,根据患者情况,力度可以逐渐增加。

在治疗的全过程患者应该完全放松,注意在侧屈过程中不要发生明显的旋转和头前突。1周左右进行2-3次治疗。

(2)仰卧位侧屈松动术

患者放松平卧在床上,头颈部悬在床头以外,由治疗师支托。治疗师站在患者的疼痛侧,一手从疼痛的对侧握住患者的下颏,其前臂环绕在患者的枕部支托,用环绕患者枕部的上肢将患者头颈向疼痛侧侧屈,另一手置于颈椎疼痛侧,食指的掌指关节顶在应治疗节段棘突的侧方,固定患者颈椎,在患者侧屈终点位双手用力加压,随后放松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15次,力可以逐渐地增加,在治疗的全过程患者应该完全放松。

适用于颈椎后侧方移位综合征的患者,与后缩加侧屈、后缩加旋转配合,适用于中下颈椎侧屈功能不良综合征和旋转功能不良综合征,应用于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时,朝向非疼痛侧侧屈。

8
后缩加旋转

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先做后缩动作,在后缩的基础上转向疼痛侧,旋转过程中注意保持后缩,后缩旋转的终点位停留1秒后回复至起始位,整个过程重复10-15次。

旋转自我过度加压时,患者非疼痛侧手置于脑后,手指达到疼痛侧耳部,疼痛侧手置于下颏,后缩并旋转,在后缩旋转终点位双手施加旋转力,1秒种后回复至起始位,重复5-15次。

适用于后缩加旋转适用于颈椎后侧方移位综合征的患者,患者多表现为单侧症状,如单侧的颈肩痛或单侧的头痛。应用后缩加旋转后,应该在24-48小时之内发生症状变化,如无变化,则停用此技术。后缩加旋转还适用于旋转侧屈功能不良综合征,在治疗功能不良综合征时,旋转方向朝向疼痛对侧。

9
旋转松动术和手法

(1)坐位旋转松动术

患者高靠背椅坐位,腰背部有良好支撑使腰椎前凸,双手握持放在大腿上,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放在患者非疼痛侧的肩上,四指在肩前,拇指在应治疗节段棘突旁,另一上肢环绕患者头面部,手的尺侧位于患者的枕骨粗隆下。

患者向疼痛侧旋转头部至终点位,治疗师用环绕患者头部的上肢轻轻地施加牵引力,并同时施加旋转力,用棘突旁的拇指固定并施加反作用力,然后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15次。

(2)仰卧位旋转松动术

患者仰卧位,头颈部在治疗床床头以外由治疗师支托。治疗师一侧前臂支托患者的枕部,手握持患者的下颏,另一手在患者非疼痛侧的颈部,食指的掌指关节位于疼痛侧的棘突旁,将患者头颈转向疼痛侧,至终点后停留1秒钟,再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

适用于颈椎后侧方移位综合征、上颈椎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尤其是与颈源性头痛相关的病例。

10
屈曲

患者放松坐位,主动低头至下颏接近胸骨,然后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15次。

屈曲自我过度加压时,患者双手十指交叉置于颈后,尽量低头至屈曲终点位后,双手加压1秒钟,然后回复至起始位,重复5-15次。

适用于颈椎前方移位综合征患者的复位治疗,是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患者在复位稳定后,进行恢复功能治疗时的主要治疗技术,也适用于治疗颈源性头痛。

11
屈曲松动术

患者仰卧,头悬于床头以外,治疗师站在患者头侧,用一手手掌支托患者枕部,拇指与其余4指分别在寰枢椎两侧,另一手从支托手的下方穿过,手掌向下固定对侧的肩关节,用支托患者枕部的手用力屈曲患者头颈部,同时用固定肩部的手施加相反的对抗力,使得颈椎处于最大屈曲位,然后回复至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5-15次。

适用于屈曲功能不良综合征伴有颈源性头痛的患者。

12
仰卧位颈椎牵引

建议采用仰卧位颈椎屈曲状态下进行牵引,应根据在牵引中患者的症状变化来决定牵引的角度,使患者症状减轻和向心化的角度较为合适。主要目标是缓解上肢,尤其是肘关节以下的症状。牵引参数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通常需要数次治疗后才能缓解症状,适用于有持续性上肢症状的颈椎移位综合征患者。


本期编辑:Alic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方法-(五)颈椎的治疗技术1
扎心了,上交叉综合征(治疗篇)
四步九法防止颈椎病!
《颈椎病与腰肌劳损》原创:史守良
专治脖子“咔咔”响:4个从基础到进阶的脊柱稳定性训练!
《麻木患者诊疗带来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