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雨养生莫忘要排“湿”

 进入春季,气温虽说有所回暖,但在冷暖空气的交锋下,春雨绵绵依旧是天气的主旋律。外界过于潮湿的环境,容易使得人体水分调节系统失衡,水分在体内难以排出,最终导致湿气淤积,感冒发烧、肠胃不适、胃口不佳等各种不适就难以避免。在春季里,要注意及时为你的身体“排湿”。




1
什么是湿气?



中医认为,脾脏能调节体内的水分。若脾脏健康,人体就不易因湿气致病;反之,脾脏有虚会令湿气过重使人生病。湿气有内湿与外湿之别。



内湿:因为思虑过度、生活习惯不规律如饮食不节制等自身的原因导致脾虚。

外湿:当内湿导致脾虚时,若是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如春季),空气中的水分便会乘虚而入,结合内湿一同破坏人体。






2
五招判断体内“有湿”



以下“五看”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便捷实用的判断湿气的方式,如果符合其中一条,就说明你的体内淤积了一定的湿气。


看大便:

长期便秘并且大便不能成型,或是大便成型但却难冲洗干净,冲后总有一些粘在便盆上,这都是有湿气的表现。


看舌苔:

可以对着镜子吐出舌头看看舌苔,舌苔又黄又腻,则体内有湿。并且黄或者腻得越厉害,湿气越重。


看食欲:

到了饭点,一点也不饿,什么东西也不想吃,还会有恶心感。


看体型

明明饮食和作息同往常一样,但不知不觉莫名就胖了起来,说明身体需要排湿了。


看精神:

清早起床,身体特别疲倦,感觉四肢或身体有酸痛的感觉,表明体内湿气已有一定程度。




3
湿气要怎么排才好?



① 少盐:

盐吃多了,容易造成水、钠分子滞留体内,会加重湿气,亦会引起水肿。建议每人每日的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


运动排湿:

可选择在清晨或晚间,以慢跑、快走、太极拳等形式运动60分钟左右为宜。


饮食调节:

薏米、芡实、红小豆等利湿食物,可在早中晚所煮的稀饭、米饭中加入一种即可;煮汤中可加两三粒花椒,祛其浊气。


多喝水:

要祛湿并不意味着不能喝水,相反,水要多喝。通过排泄,水可带走身体的毒素和湿气。


环境除湿:

中午大太阳时再开窗户通风;可买一些除湿盒或者石灰或者木炭,放在家中的各个角落等,有助于减少环境的湿气。




4
有助于排湿的食物有哪些?
薏米:具有利水消肿和清热去脓以及健脾祛湿的功效,与粥同煮是个不错的选择。

红豆:有健脾利水和补血消肿的作用,可做粥或甜品。注意不要跟赤豆混淆。

冬瓜:能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冬瓜煲老鸭,胃寒人群也可少量食用。

鲫鱼:有补脾利水的功效。宜清蒸或炖汤,不宜油炸,不宜与荠菜同食。

玉米:可补中健胃,除湿利水。玉米排骨汤是排湿法宝。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不过要注意不要与米醋同食。


南瓜:能补脾利水,解毒杀虫。直接蒸煮食用即可助于身体排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虚是“百病”源头,有哪些好方法能健脾除湿?早知早受益
如何去除体内湿气
湿气的“克星”找到了,不是山药,你若爱吃,甩湿气三条街
中医概论:大多数湿气重都有五个特点,湿气重百病生,你要留意!
体内湿气重舌苔厚怎么办?医生:两个常见小妙招,有效除湿健脾
UC头条:舌头3个表现说明湿气重!常喝一汤,按揉两穴位,除湿健脾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