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中存在的矛盾现象,真实却无奈

1.重视教育但是轻视教师。

当今无论社会还是家庭都意识到教育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学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收入的高低和生活质量的优劣。所以一个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是义无反顾的,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通过各种可能得到的资源,来给孩子创设最好的教育环境。但是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却被人轻视。这种轻视有的来自于政府和社会,比如政府对于教育以及教师并不是那么重视,很多政策往往口号喊的响,落实无影踪,比如各种媒体对报道教师的负面新闻非常热衷,欺负污蔑教师没有一点心理负担;这种轻视有的来自于家长,很多家长的口头语“不就是一个破老师吗”,话语里充满了轻视,甚至是蔑视;这种轻视有的还来自于学校,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从晋级政策的制定到福利绩效的发放,一线教师往往不如后勤和行政人员;最后这种轻视还有很多来自于教师自己,各种不尊重综合到教师自己身上就造成教师对自己身份的不尊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什么一个整天喊着重视教育的民族,教师却感受不到被尊重呢?

2.禁止有偿家教声势浩大与课外辅导补课轰轰烈烈。

现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管理级别有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了,联合执法加严刑峻法,已经达到让在职教师听到家教二字就闻之色变的程度。供给侧的改革有没有改变需求方的需求呢?好像没有,大量的学生依然在走出校门后再走进课外辅导机构的教室。因为不管你补与不补,高考就在那里,用分数选材,用分数改变你的命运,只有家中有高考生的家长才会赢深切的体会到分数的重要性。最后的现实是,有门路的家长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请来名师,没门路但有钱的家长会把孩子送进辅导班,没门路也没钱的家长让孩子在家里快乐的玩耍。

我一直在想,这种情况会不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呢?

3.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与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接近30年了,没有哪一个教育主管部门不高悬素质教育的牌匾来要求学校,没有哪一篇论文不冠以素质教育的名号;但是现实是什么呢?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还是以高考成绩的好坏为主,学校的课程设置遮掩掩最终为考试服务,评价教师还是要看考试的排名,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书山题海多遍重复。 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张皮的现象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朋友,千成不要把“辅导孩子做作业”当成家教的全部
教师究竟是什么?
补习教育:为何如此兴盛
好孩子源自好爸妈
卧龙里小学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家校共育,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