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邦邦微课堂】慢性荨麻疹治疗新进展(1)

摘要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也称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或慢性荨麻疹,其是一种常见疾病,普通人群患病率为0.5~1%。该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消极影响,直接和间接对健康成本产生巨大影响。慢性荨麻疹难以管理。无镇静作用的H1抗组胺药是一线治疗药物,但不足50%的患者在使用推荐剂量后,症状缓解。尽管指南要求疗效不佳时,增加剂量,但仍有患者未能充分控制症状。因此需发展循证医学证实疗效的新的治疗方案。


治疗慢性荨麻疹需考虑其病因和病理生理因素

 

许多因素可诱发荨麻疹和/或血管性水肿,包括物理性刺激(冷、热、压力、振动、紫外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片类药物)、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肠道寄生虫)、食品、低补体血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到目前为止,与荨麻疹性血管炎相比,未发现荨麻疹与恶性肿瘤有关。由于对致病标准未达成共识,作者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致病因素认识存在显著差异。在一些病例系列中,高达40%至50%的病例病因已确定。传统术语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应避免使用或仅用于病因不明的病例。

 

风团生成时主要效应细胞是皮肤肥大细胞,其活化后逐渐脱颗粒,伴组胺、其它血管和促炎介质释放。潜在肥大细胞活化剂包括阿片类药物、免疫球蛋白E(IgE)(肥大细胞细胞膜上可见高亲和力的IgE受体[FCεRI])、补体因子(C5A)和P物质。一旦被激活,肥大细胞释放颗粒,主要为组胺,尽管也可见其他炎性介质,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3、IL-4、IL-5、IL-6、IL- 8、IL-1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前列腺素(PG)D-2和白三烯类(LT)(LTC 4、LTD 4、LTEA)。组胺、TNF和IL-8也刺激内皮粘附分子,有利于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从血流迁移至皮肤。近期认为,凝血酶可在慢性荨麻疹(CU)发病中发挥作用,因为发现该分子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作用于补体途径,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

 

慢性荨麻疹(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持续超过6周)是一种皮肤病,普通人群发病率为0.1%~3%。据报道,许多CU患者因瘙痒、睡眠障碍、疲劳、社会隔离和情感障碍,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严重冠状动脉病患者相似。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占所有CU病例的70%左右,可持续数年。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已证明,约1/3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皮内注射自体血清(血清自身反应)阳性。然而,只有少数患者具备FCεRI抗体或自体IgE(自身免疫)抗体。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占所有CU病例的30%至50%。

 

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由于功能性IgG抗体、FCεRIα亚基(30%-50%)或肥大细胞IgE(5%-10%)的出现,皮肤肥大细胞被永久激活。嗜碱性粒细胞也表达为FCεRI,因而通常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嗜碱性粒细胞水平下降。体外功能性抗体的检测可证明患者血清容量可诱发正常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最近有报道,IgE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也可诱导肥大细胞脱粒。据认为,肥大细胞脱颗粒也是由典型补体途径,特别是C5A因子诱发,它除了有利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还包括恢复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25%的慢性免疫性荨麻疹患者(普通人群为6%)中检测到抗甲状腺抗体,这类荨麻疹通常与一些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有关,少与Graves病有关;也有报道称,它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和白癜风有关。

 

 

慢性荨麻疹治疗概述

 

 

一般措施

 

在荨麻疹的治疗中,需避免可能触发或加重该病的非特异性因素,如热、压力、乙醇和某些药物,包括阿司匹林、NSAID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尤其是当荨麻疹患者出现血管性水肿伴或不伴风团)和可待因。可采用冷却、止痒洗剂如炉甘石洗剂或含1%薄荷醇的亲水乳膏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药物不同功能效果可对CU治疗进行分类。大多数药物具有介导肥大细胞脱颗粒能力,可释放其介质。这组药物包括某些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甲氨蝶呤和光疗。这些药物治疗CU通常通过阻断受体和调节介质(位于神经纤维和血管,可诱发瘙痒症、血管扩张和趋化作用)起作用。这些药物是最广泛用于CU管理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H1和H2阻断剂)、抗白三烯和氨苯砜。某些药物在激活效应细胞或肥大细胞前起作用。这组药物包括奥马珠单抗(单克隆抗体可与IgE联合应用)、血浆置换法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类(表1)。

 

表1 慢性荨麻疹治疗的作用机制。



Abbreviations: LMWH,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 TNF, tumor necrosis factor.

缩写:LMWH,低分子量肝素;TNF,肿瘤坏死因子。

 

抗组胺药

 

组胺在荨麻疹典型皮损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已观察到,与健康个体相比,CU患者无论受累皮肤还是健康皮肤的局部组胺水平都更高。皮肤中存在4种组胺受体:H1受体,主要见于内皮细胞、平滑肌和中枢神经系统;H2受体,位于消化道壁细胞; H3受体,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支气管平滑肌处; H4受体,见于皮肤树突细胞,目前治疗研究的课题是位于胸腺、脾脏、小肠和结肠的受体。因为抗组胺药对H1受体的抗拮作用,其治疗荨麻疹有效。

 

抗组胺药已用于治疗CU60余年,且仍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大多数荨麻疹症状都是组胺作用于位于内皮细胞(风团)和感觉神经末梢(瘙痒)的H1受体的结果。抗组胺药作用于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内皮细胞,减少外渗和风团形成,作用于皮肤C型传入神经纤维,减轻瘙痒。此外,抗组胺药对皮肤的轴突反射作用,可降低红斑发生可能。许多抗组胺药具有抗炎活性,因为其能降低细胞因子介质和细胞粘附分子的形成和新发,从而减少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这些作用主要通过2种机制发挥作用:通过H1抗组胺药稳定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膜,抑制细胞质转录因子,如核因子κB。

 

抗组胺药根据其作用受体可被分为抗H1、抗H2、抗H3和抗H4组胺药。目前用于治疗CU的抗组胺药为第一代H1抗组胺药,第二代H1抗组胺药和H2抗组胺药。

 

第一代H1抗组胺药已用于治疗CU和其他过敏性疾病多年。其具有抗胆碱作用,可穿过血脑屏障,具有镇静作用。这些副作用限制了治疗的依从性,因此这类药物通常仅用于夜间出现瘙痒症状的病例(干扰睡眠)和对第二代抗组胺药无应答患者。第一代H1抗组胺药物包括羟嗪、苯海拉明、赛庚啶和右氯苯那敏(表2)。

 

表2 第一代H1抗组胺药比较

 


Names in bold correspond to the activesubstance of the drug whose trade name appears in the final column.

加粗部分对应的药物活性物质的商品名在最后一栏

Trade names of drugs available in Spain

西班牙市场上所用药品的商品名

(内容来源:皮科周讯,转载仅供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论坛】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慢性难治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的诊治
怎么治好慢性荨麻疹?什么是慢性荨麻疹
【综述】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治疗:免疫调节疗法(一)
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有哪些特征?看看这项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