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全的一针疗法

1、感冒穴:大椎。操作:刺血后拔罐,炙法。用于感冒、流感或预防。

2、止咳穴:孔最。操作:快速提插捻转,1-1.5寸。主治:咳嗽、咳血、支气管哮喘。

3、咯血穴:孔最。操作:同上,泻法为主,1-1.2寸。主治:咳嗽、咳血。

4、气管炎穴:肺俞。操作:1寸。斜向各脊椎刺,捻转。主治:支气管炎、咳嗽、咳血、肺结核。

5、哮喘穴:鱼际。操作:1寸。向劳宫方向刺,捻转。主治:哮喘、支气管炎。

6、退热穴:曲池。操作:1.5寸。提插,5分钟行1次针,留30分钟。不退热加大椎刺血。主治:发热、感冒发热、高热惊厥。

7、胸闷穴:膻中。操作:1.5寸。沿胸骨刺,伴心慌气短加内关。主治:胸闷、胸痛、气喘、肝气郁结。

8、肺炎穴:列缺。向上斜刺0.4-0.8寸,捻转,5分钟行1次针,伴胸痛发热等,加肺俞、曲池等。主治: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哮喘。

9、调心穴:内关。操作:1寸。直刺,捻转,5分钟行1次针。主治:陈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胸闷、应急综合征及心绞痛等。

10、冠心穴:解溪穴直下2.5寸,脚面第2、3趾骨之间。操作:1寸。直刺0.5-0.8寸,捻转,2-3分钟行1次针。主治: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

11、急救穴:人中。操作:0.5寸,斜向上刺,泻法,醒后留5-10分钟。主治:昏迷、休克、晕厥、小儿抽风、失语、中暑等。

12、虚脱穴:人中。操作:刺2-3分,捻转,留15-20分钟。主治:虚脱、昏迷、晕厥、癫狂、休克等。

13、中暑穴:少商。操作:刺0.3-0.5分,捻转,泻法,留10-15分钟,发热大汗可放血2-3滴。主治:中暑、中风昏迷。

14、神衰穴:神阙。操作:直刺0.5—1寸,平补平泻法,捻转,留20分钟,起针后拔罐10分钟。

15、神官穴:承山。操作:刺2.5寸,平法,伴心慌气短等加内关、膻中。主治:神经官能症。

16、精神病穴:百会。操作:斜刺0.5-0.8寸,泻法。主治:功能性精神病。

17、癫痫穴:腰奇。操作:先刺入后再向上进2.5寸,捻提。

18、醒脑穴:听敏。操作:刺0.5-0.8寸,強刺激。主神志不清,昏厥。

19、脏器下垂穴:百会。操作:刺后炙20分钟。主治:胃、肾、子宫、直肠下垂等。

20、失语穴:人中。操作:刺8分,斜向上,留25分钟,強刺激。主治:癔症性失语或功能性失语。

21、癔瘫穴:涌泉。操作:1-1.5寸,捻提3分钟,试走。主治:癔症性瘫痪。

22、面抽穴:颧髎。操作:直刺0.5-1寸,泻法。主治:面肌痉挛,面肌抽搐。

23、面瘫穴:下关。操作:直刺1-1.2寸,泻法。加配鱼腰、四白、颊车更好,火盛患侧耳尖放血,寒盛加鱼际、四白、太阳等。主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

24、偏瘫穴:率谷。健侧刺0.5-1寸,平刺,提捻。主治:脑中风偏瘫、偏头痛。

25、脑缺血穴:风池。操作:刺2寸,捻转,留30分钟。主治:脑供血不足。

26、尿频穴:太溪。操作:刺0.-1寸,平法。主治:尿频或尿液次数增多。

27、降糖穴:胰俞。操作:斜刺1.5寸,泻法,留30分钟,配三阴交、脾俞、足三里、神门、肾俞。主治:糖尿病、血糖过高。

28、降脂穴:丰隆。操作:直刺2寸,提插泻法,留30分钟。主治:高脂血症,肥胖。

29、三叉神经痛穴:鱼腰、四白、承浆。从下方刺入鱼腰0.3-0.5寸,四白斜向上方刺入0.5-0.8寸,均行捻转手法,可加下关穴。主治:三叉神经及眉棱骨痛。请关注公众号针灸刮痧拔罐刺血 ,各种中医绝技都在这里。

30、枕神经痛穴:风池。操作:刺2寸,提插补泻,泻法。

31、前头痛穴:中脘。操作:直刺1.5寸,泻法。

32、偏头痛穴:太冲。操作:斜向足跟刺1.2寸,泻法。

33、后头痛穴:至阴。操作:刺0.3寸,

34、失眠I穴:大陵。操作:斜向手心刺1寸,捻或提。主治:思虑过度引起失眠,精神性失眠实证,泻大陵。

35、失眠Ⅱ穴:风池。操作:脑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失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颈椎病、脑供血不足。

36、泌感穴:秩边。操作:直刺2.5-3寸,如为肾盂肾炎可配肾俞、阴陵泉,如为膀胱炎,可配膀胱俞、三阴交穴,如为尿道炎,可配中极、三阴交。

37、降压穴:曲池。操作:高血压伴高血脂可配丰隆,如肾炎引起则配三阴交。

38、疟疾穴:疟门。操作:刺入1寸,捻转泻法,可加身柱穴点刺出血。

39、甲亢穴:阿是。操作:直刺0.5-1寸,捻转泻法,突眼可配睛明、四白、鱼腰、丝竹空,心慌气短配内关、神门,消瘦多汗,可配三阴交、足三里。

40、胃痛穴:中脘。操作:直刺1.5寸,捻,平法。主治:胃脘痛、腹胀、呃逆。

41、胃炎穴:印堂。操作:向下斜刺5-8分,提捻。主治:急慢性胃炎、胃胀气。

42、止泻穴:申脉。操作:直刺0.5寸,捻,平法,加灸。主治:急性泄泻、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

43、止吐穴:内关与大陵之间。操作:直刺1寸,捻,強刺激。主治:胃肠不适及神经性呕吐。

44、止痢穴:大肠俞。向脊柱方向刺入1.5寸,捻。主治:痢疾、肠炎。

45、便秘穴:支沟。操作:直刺1.5寸,泻法。

46、戒烟穴:列缺。操作:向上斜刺0.5寸,捻,加炙。

47、肾炎穴:三阴交。操作:直刺2.5寸,泻法,可配肾俞、足三里、关元。主治:急慢性肾炎。

48、急腹症穴:足三里。操作:刺2寸,捻转泻法。

49、胆痛穴:胆囊。操作:直刺1.5寸,快速捻转200次/分。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胆道蛔虫症。

50、睾丸炎穴:阳池。操作:直刺0.5-0.8寸,捻。主治:急慢性睾丸炎、附睾炎。

51、阳痿穴:阴包。操作:刺2寸,捻,平法。可配艾炙关元。主治:功能性阳痿、遗精。

52、阑尾炎穴:阑尾。操作:直刺1.5寸,捻提泻法。

53、乳腺炎穴:肩井。操作:直刺0.5-0.7寸,捻,泻法。主治:急性乳腺炎、肿痛。

54、疝气穴:归来。操作:刺1.2寸,捻补。

55、肾痛穴:精灵,手背4、5掌指间。操作:刺入5分,提插泻法。

56、粉瘤穴:阿是。操作:直刺。

57、囊肿穴:阿是。操作:直刺。

58、利尿穴:三阴交。操作:刺2寸,提捻泻法。主治:尿潴留,排尿困难。

59、肠梗阻穴:足三里。操作:直刺2.5寸,泻法。可配艾灸神阙。主治:急性肠梗阻。

60、痔疮穴:支沟。操作:直刺1.5寸,提捻,泻法,便秘者可配足三里、二白。

61、腕痛穴:太溪。操作:健侧,刺1寸,提插。主治:手腕扭挫伤、腕管综合征及腕部伸或屈肌腱鞘炎。

62、肘痛穴:阴陵泉。操作:对侧,刺2.5寸,提插,泻法。主治:肘关节炎、扭伤、网球肘。

63、肩痛穴:阴陵泉下0.5寸。操作:在健侧向足三里方向刺入2.5寸,提捻,泻法。主治:肩周炎、肱二头肌肌腱炎、肩部软组织损伤。

64、落枕穴:悬钟。操作:交叉取穴,刺入1.5寸,泻法。主治:落枕及颈项強痛。

65、颈痛穴:中渚。操作:健侧刺入1寸,泻法。主治:颈椎病、落枕、颈椎间盘突出、颈肌劳损。

66、背痛穴:环跳。操作:刺入2.5寸,提插。主治:后背肌肉痛,神经痛。

67、腰痛穴:印堂上1寸。操作:刺1.2寸,提插。主治:急性腰扭伤、腰椎骨痛、棘间韧带损伤等。

68、腰肌扭伤穴:后溪。操作:棘1寸,急性痛捻,慢性痛提。主治: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

69、肋间神經痛穴:丘墟。操作:刺0.7寸,捻,泻法。交叉取穴,可灸,可透照海。

70、髋痛穴:合谷。操作:健侧刺入1.5寸,泻法。主治:髋关节扭伤,炎症。

71、臀痛穴:腋外线中点,即肩峰与腋后皱之間。操作:向极泉方向刺入2.5-3寸,捻提,泻法。主治: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臀上皮神经炎及臀肌扭伤。

72、膝痛穴:曲池。操作:刺1.5寸,交叉或健侧。主治:退行性关节炎、膝关节风湿痛、膝关节扭伤、膝关节滑膜炎等。

73、踝痛穴:合谷。操作:刺1.5寸,捻,交叉或健侧,可灸。主治:踝关节扭伤、关节炎及风湿痛。

74、足跟痛穴:大陵。操作:刺0.8寸,捻,交叉或健侧。主治:足跟痛,足底骨刺及蹠韧带炎症。

75、颞颌关节痛穴:手三里。操作:刺1.5寸,捻,泻法,交叉或健侧,病程长、重可在下关附近找阿是。

76、手麻穴:后溪。操作:刺2寸,可透劳宫,患或双侧。主治:手麻、颈椎病。

77、网球肘穴:冲阳。操作:刺1寸,泻法。

78、痛经:17椎下。操作:刺1寸,捻,可加灸。主治:痛经、月经不调。

79、止带穴:曲骨。操作:直刺2.5寸,可灸。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80、催乳穴:涌泉。操作:刺1寸,提插。产后1-3天无乳针此穴。

81、正胎穴:至阴。操作:刺0.4寸,捻,可灸。主治:胎位不正,胞衣不下,滞产。

82、子宮脱垂穴:腰奇。操作:刺3寸,捻,向上刺。

83、催产穴:合谷。操作:刺2寸,平法。主治:过期妊娠,待产过慢,可加至阴(平)、三阴交(泻)。

84、胎盘滞留穴:至阴。操作:刺0.3寸,捻。

85、崩漏穴:上都(手背2、3掌指间赤白肉际)。操作:1.8寸,平可灸。主治:过多或崩漏。请关注公众号针灸刮痧拔罐刺血 ,各种中医绝技都在这里。

86、闭经:长強。操作:刺1寸,泻法。

87、产后尿闭穴:中极。操作:刺2寸,捻,泻法。

88、流涎穴:地仓。操作:刺1寸,向颊车方向。主治:流延、口角歪邪。

89、厌食穴:承浆。操作:刺0.4寸,可指压。主治:小儿厌食,消化不良。

90、夜啼穴:中冲。操作:刺血。

91、百日咳穴:四缝。操作:刺血及液。主治:小儿百日咳、慢支。

92、疳积穴:四缝。操作:同上。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及腹泻。

93、遗尿穴:足小趾末端横纹中点。操作:刺0.5分,捻。主治:小儿遗尿、尿频。

94、睾丸鞘膜积液穴:水道。操作:患侧刺1.5-1.8寸,泻法,可灸。主治: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95、腮腺炎穴:照海。操作:刺血。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96、增肥穴:中脘。操作:刺0.6寸,捻,补法,可顺揉。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消瘦。

97、上牙痛穴:下关。操作:刺1寸,伴下牙痛加合谷。

98、下牙痛穴:合谷。操作:患或双侧刺1.5寸,泻法。

99、咽痛穴:廉泉。操作:刺1寸,捻。

100、口疮穴:玉枕。操作:刺血。主治:口腔潰瘍、E体溃烂、口角糜烂等。

101、梅核气穴:天突。操作:刺1.5寸,平法。主治:梅核气、咽部异物感,胸闷。

102、呃逆穴:攒竹。操作:向鱼腰方向刺1寸,捻。

103、鼻炎穴:下关。操作:健或双侧刺入2寸,泻法。主治: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

104、鼻衄穴:少商。操作:患侧刺1寸,捻,可灸。

105、眩晕穴:百会。操作:刺1寸,平法。主梅尼尔病。

106、乳蛾穴:手三里。操作:刺1.5寸,泻法。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107、近视穴:睛明。操作:刺0.5寸,可配太阳、球后、四白。

108、耳聋穴:听宫。操作:刺0.8寸,捻。主治:突发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耳呜。

109、麦粒肿穴:肝俞。操作:刺血、挑刺。

110、明目穴:光明。操作:刺1.5寸,单眼有疾针健侧。如合并颈椎病或脑动脉硬化加风池。

111、耳鸣穴:听会。操作:患或双侧刺1寸,平,虚补实泻。肾虚者可配:肾俞或太溪。

112、座疮穴:大椎。

113、荨麻疹穴:神阙。

114、过敏穴:神阙。

115、冻疮穴:阿是。

116、鸡眼穴:阿是。

117、寻常疣穴:阿是。

118、跖疣穴:昆仑。

119、带疹穴:小指背末节横纹中点。

120、丹毒穴:四缝。

121、黄褐斑穴:足三里。

干货:腰越痛,这个穴位越痛

我们今天所说的腰痛还包括胯痛、臀部疼痛、大腿疼痛等。

有的朋友会说腰痛真的是非常常见,你腰痛、我腰痛、他也腰痛。而我也感同身受。我们针灸医生每天都得弯着腰去给病人针刺,腰很容易出问题。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是我们针灸医生的职业病。

在临床当中,我们对腰痛的诊断特别多,分得很细致,比如说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卡压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说这些类型的腰痛,可能都会在一个穴位上出现非常非常疼的现象。这个疼痛的穴位点就在我们的脚上。

我们先说说这条经脉吧。

跟腰痛关系最大、最重要的一条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夹行于脊柱的两侧,在腰部要入循膂(这个膂特指我们腰两旁的肌肉)

大家都知道我们腰两旁的肌肉主要都是纵行的肌肉,比如竖脊肌群,旁边的腰方肌、斜向前行的腰大肌等等,这些肌肉构成我们人体直立体位下非常重要的支撑的力量。

所以当我们站立时间久了、弯腰时间久了或者经常负重,就会造成这些肌肉的劳损,甚至出现骨质的一些变化,增长、椎间盘突出等等,当然疼痛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但是不管是哪个部位疼,这些力是往前汇聚的、往下汇聚的、往外侧汇聚的,最后都会通过我们的骨盆、通过大腿外侧背侧的肌肉汇聚到我们足跟的地方,这个位置叫做跟腱,是非常受力的。它的力量强,人才有直立、行走、奔跑、跳跃的能力,所以这个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跟腱附着在我们的跟骨上,在我们足的外侧,小趾这一侧,跟骨的外侧面,这个地方是跟腱移行附着的点,它的前方,这里有一个穴位就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仆参。

古人描述这个穴位,其实就形容了在古代的时候有仆人、有主人,这个仆人跟着主人后边走,然后要参见主人,伏在地上磕个头,能够看到的就是主人足跟的这个位置,就用这样的一个描述来形容这个穴位的定位。

而这个穴位不单单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还是阳跷脉的起点,阳跷脉指的是外侧的主管人体运动的最重要的经脉,是奇经八脉之一。

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做一个动作,手的拇指放在这个位置,点揉这个部位。

一个患者趴在床上,医生就拿手在这个位置轻轻的一提、轻轻的一捏,患者就会大叫,疼,而平常他并不觉得这个部位疼。

这个穴位具备很强的诊断意义,如果您是一个长期腰痛的患者,还包括盆腔之内的这些脏器功能的变化,在这个部位都会出现阳性点,都会出现特别特别疼痛的现象。

水泉、仆参同压治阴囊积水、疝气等

宣宾

水泉、仆参穴同压,为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阴阳共调之妙法,实践中,其效显著,值得关注。

水泉:郄穴,相当于人体灭火器,是人体急救大药,通经活血止痛效果神奇,一切与水液代谢失常有关的问题如经期肚子胀,月经不调,男性疾病,皆可找它治。

仆参穴益气壮阳,舒筋活络,强壮腰膝。

仆参穴治足跟痛或脚后跟痛。一般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脚后跟的问题是肾脏在管。而脚踝水肿大部分是心脏的问题。全部下半身水肿的话是肾脏的问题。这些病可以找仆参穴。

1、阴囊积水。一患者,六十多岁,患阴囊积水之疾,医院要求手术,在水泉穴附近找一痛点加大敦穴按压2天,积水消失。以前我曾用仆参治生殖系统之疾,效果卓著,后改为水泉仆参同压,一个在阴面一个在阳面,阴阳同调,效果更好。

2、疝气:水泉、仆参同压再加大敦穴治疝气也算是法简效宏。

3、有学员反馈说:水泉仆参治生殖系统诸疾真的很受用。慢慢去体会吧。

仆参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位于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现代常用于治疗踝关节炎、下肢瘫痪、尿路感染等病证,直刺0.3~0.5寸。仆参穴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功用,就是对于治疗牙龈肿痛具有非常显著的功效。

穴名解说

【仆参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阳蹻之会。别名:安邪,安耶,安邦。【穴位含义】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有少部分吸热上行。

(1)仆参。仆参者奴仆参拜也。仆参名意指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有少部分吸热上行。本穴所在为傍胱经,穴内物质为寒湿水气,水为主,火为仆,穴外传来的火热之气仅能使较少部分的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火热之气相对于本穴的寒湿水气来说就如奴仆一般,故名仆参。(2)安邪。安,安定也。邪,邪气也。安邪名意指穴内的火热之为弱小之势。本穴物质为寒湿水气,穴外传入穴内的火热之气是为邪气,但穴外传入的火热之气不足以改变穴内气血的寒湿之性,故名安邪。安耶、安邦名意与安邪同。

主治

1. 下肢痿痹、足跟痛;

2. 癫痫。

操作

直刺0.3~0.5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踝关节炎、下肢瘫痪、尿路感染、癫痫等。

配伍

配水沟、十宣主治癫痫;

配昆仑、太溪主治足跟痛。

相关论述

《铜人针灸经》:“脚痿转筋。”

《针灸大成》:“尸厥癫痫。”

耳尖刺血治11种病有奇效

【标准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属经外奇穴。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病症高热,爆发火眼,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青春痘,高血压,口眼歪斜,失眠,咽喉肿痛,偏正头痛,麦粒肿,舌痛,湿疹等

[工具] 针灸针、三棱针,一次性注射针头、刺血笔等

[操作]直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说,耳尖所在的位置,相当于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对调节人体内脏功能和情绪有重要的作用。按照生物全息律的原理,人体在耳部的缩影不仅是一个倒置的胎儿,同时也是一个正置的胎儿,耳尖穴对应于头部与会阴部的位置,故它对头面部的上火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现代临床运用

1、 高热:

这是耳尖点刺放血最常用最有效的适应症,适用于感冒、肺炎、扁桃体炎所引发的高热,尤其是在以上疾病经过几天后仍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用耳尖放血常可迅速退热,有时针刺一二次放血即可。(可结合十宣、大椎)

2、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中医称之为火眼

为眼科常见的传染病,接触传染,发病急,多见于春秋季节,流行于学校等集体场所。它以明显的结膜充血,黏液脓性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特点,轻者仅眼睑结膜微红,有分泌物,早晨明显,病人自觉眼痒、眼涩。重者球结膜发红,眼白呈一片血红,并有水肿,分泌物增多如脓状,早晨睫毛及睑缘粘住,不能睁眼,病人感到眼睛灼热,怕光及磨痛。

治疗取单侧病侧,双侧患病取双侧。局部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对准耳尖穴,左手揉按,使局部充血,右手持针速刺,用酒精棉球擦其针孔,左手反复挤压,如此数次,出血量达3-5滴即可,一般1-3次可治愈。(可结合太阳穴)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3、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痄腮:

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治疗将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在耳尖穴上点刺出血,挤出8-10滴血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3-6次腮腺肿胀可以消退(可结合关冲、少泽)。

4、麦粒肿俗称“针眼”:

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

治疗将患眼同侧耳尖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在耳尖穴放血3-7滴,每日1次,一般2-5次即可。(也可在背部1-7胸椎旁开3寸范围内寻找异常反应点,如压能点、粟粒状突起、丘疹等。如无反应点或不明显可选心俞、神堂等穴)

5、口腔溃疡:

把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点刺出血,挤出5-8滴血后,用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治疗3-5天能结痂而愈。(如果溃疡多时可在太阳穴放血是最好的)

6、角膜炎:

角膜炎分溃疡性角膜炎,非溃疡性角膜两类。由内因,外因不同因素造成。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治疗耳尖点刺放血,充血重的结合太阳穴刺血尤佳。

7、痤疮俗称“青春痘”:

又叫“面疱”“粉刺””“暗疮”等,中医称“肺风粉刺”。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

治疗双耳尖取穴、大椎、肺俞刺血。

8、失眠症:

失眠症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是人体处于一种渴求睡眠而又难以达到睡眠要求的状态,具有经常性和一定的病理顽固性,常伴有头晕、头胀、心烦、焦虑、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等,中医称本病为为“不寐”。

耳尖刺血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结合间谷、行间再加风市穴效果更好。

耳尖刺血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效果?我们都知道肾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心开窍于耳”如此一来心肾皆开窍于耳,又少阳经也绕耳入耳,因此耳尖刺血,除了活血化瘀以外,可以镇定祛风,交通心肾,所以它是治疗失眠很好的穴位。

9、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

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这种病常规针刺可加耳尖刺血,可帮助提高治疗效果,特别是闭眼的动作,能结合健侧的合谷穴更佳。

10、高血压的防治:

耳尖刺血一周一次,一次刺一侧即可,左右交替,坚持二三个月,有助于血压的平稳。

11湿疹、荨麻疹:

耳尖点刺放血能使湿疹、荨麻疹得到有效控制,且不易复发。特别是对肝胆经脉所循行之处,如面颊、耳后、胁肋、腹股沟及会阴部等部位的湿疹,针刺耳尖能明显减轻瘙痒缓解症状。

总之,耳尖放血因其简便效验广泛适用于由胸膈以上尤其是头面部的热性疾病,耳尖穴是我最常用于放血的穴位之一,这里就对耳尖穴的疗效介绍一下,耳尖对几乎所有的眼病都有效果,像上述的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角膜炎等。

在治疗口眼歪斜时,如果在口腔粘膜放不了血时,可以在耳尖穴放血代替。另外耳尖穴放血治疗失眠症,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在耳尖穴放血,还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

为什么耳尖对那么多的疾病有效果?这有它的道理:中医认为少阳主风,太阳主表。由于膀胱经上至头顶再从头两侧至耳上,少阳经循行耳朵。表证与太阳有关,皮肤病与风与表皆有关连,所以耳尖可以主风主表,可以治风也可以治表。另外少阳经也循行眼的内侧及外侧,在这里放血,可以治疗眼的疾病。因为少阳主风,又胆透过脏腑别通与心通所以可以治失眠症。大家都知道肾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心开窍于耳”,因此在耳尖刺血治心悸及多汗(心主汗)亦有效。

针灸急救法

《黄帝内经》里提到针灸的疗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遇到中风、溺水、心脏病突发等昏迷症状的针灸急救方法

一、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他可能是心脏病,也可能是中风、溺水。我们不管是什么原因,第一个先针“人中

就是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

若没有针在手上呢,掐人中。

二、若仍未醒,第二个就是“十宣”放血。

为什么叫“十宣”呢?就是在十指手指头的指尖放血。比较没有常识的人呢,都是一个一个手指尖放。一个一个下,太慢了,我们可以一次捉五个手指,针拿起来,一、二、三、四、五,一下子就刺完,五指指头一起挤放血,这是 老师傅的手法。

三、若仍未醒,再将脚的十个趾头尖放血

四、若还没醒,就再下“涌泉”穴。

将脚掌一握起来, 会看到“”字纹,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这是我们的急救大穴,你不要拿一个三寸针下去。

五、若还不醒,就在“百会”放血。

“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我们不下针。当病人整个脸都是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 百会穴怎么找呢?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

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眼睑炎针灸治疗11种方法
麦粒肿
针灸保健防病常用穴位:常用体穴(一)
【岐黄】麦粒肿 - 素以为绚 - 鳳兮 - 和讯博客
睑腺炎
常用针灸保健取穴一览表,多少人求而不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