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笔牡丹技法讲座

工笔牡丹结构形态画法简析

在画工笔牡丹之始,画家必须要深入了解牡丹的生长结构和物情物理,须亲自观察和写生,这样创作出来的牡丹才合情合理、生动自然。

牡丹为木本花卉,与芍药是同科植物,同属落叶小灌木。其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其花红色,故谓丹”。牡丹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开花,干为木本,老干可达3米。牡丹品种繁多,颜色亦十分丰富。对工笔画而言,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是牡丹花的生长规律及美感特征。

一、牡丹花冠的造型

牡丹花冠大且品种繁多,一朵完整的牡丹花,结构上有花萼、复萼、花瓣、雄蕊与雌蕊。牡丹的花瓣有单瓣、复瓣之分,单瓣花常常花片大而显露出花蕊;复瓣花层叠的花片较多,花蕊则半露半掩。

牡丹的花苞由大的花萼片包裹,基底部生出五六片复萼,颜色则是紫中带绿。花苞的造型宜饱满,小萼出叶呈飘带状,要显出灵动感。

牡丹的花蕊有雄蕊、雌蕊之分,雌蕊位于花冠正中,形如石榴,多为紫色间绿色;雄蕊分花丝、花粉两部分,花粉呈麦粒状,有红、白、黄、紫等颜色。可根据画面的情况来决定点蕊的方式和颜色,但一定要点写出精神来。经常采用的画法有两种:一种为一组一组地勾丝,然后点写花粉;另一种直接用笔点写,主要用于复瓣花冠。点写时常常采用的是立粉法,即以短锋笔来点,笔上颜色用石色且要饱和。

最为重要的是牡丹花头的造型,牡丹花的造型大致为一个向心式的圆形,但又忌过于圆整。在造型时,花朵的外轮廓一定要有反转、高低、欹正的错落变化,这样才会自然而不板滞。另外,在造型时还要忌板、平,切忌花瓣与花瓣之间呈对称式平均分布。在绘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花瓣大小、层次的对比,内部结构的交叠以及参差不齐的变化。在画三朵以上的牡丹花时,既要使花朵之间同中求异,吻合画面的整体意境,又要画得千姿百态,使花卉的俯仰向背、高低起伏各有不同。(见图一)

图一 牡丹花头造型分析

二、叶的画法

牡丹叶的结构为羽状复叶,俗称“三杈九顶”,即每枝主叶柄分出三个小叶柄,每个小叶柄上又生长三片叶。在画枝叶时,要根据这个规律来组织画面,同时还要以花冠为主体,根据花冠的组合与动势安排叶子的组合和走向。叶子的分布也要与花冠的主次、动态相互照应,在画面的主要部分画出一两组成形的叶柄,其余处则要注意疏密、虚实。叶子的造型不可过于雷同,造型上仍要有变化,既要避免零乱,又要在整体有序的基础上灵活多变。叶子有老嫩之分,画嫩叶可以用来调节画面的色彩并加强造型的变化。(见图二)

图二 近代于非闇《牡丹图》(局部)

三、枝干的画法

牡丹的枝干在作品中十分重要,它是画面的骨架,其布置构成了画面的势。枝干往往是在花和叶大致完成后添加的。枝干的画法大致有如下三种:

1.勾填法

先用墨勾写出枝干的大形,注意勾时线条要有顿挫感,用笔要灵活,粗细断连皆备,墨色宜干不宜湿,要与花、叶的线条区分开,形成对比效果。再以淡墨染出枝干的阴阳向背,注意分染要到位。最后罩以淡赭色,干后可用淡墨或石色点苔。(见图三)

图三 明代吕纪《秋景珍禽图》(局部)

2.勾皴法

先以双钩法勾写枝干。再用稍干的笔以淡墨或淡赭色皴出枝干的结构,可根据需要反复覆盖,不足之处还可以重墨填之。最后等墨色干后淡罩赭色并点苔。(见图四)

图四 清代佚名《梨花山鹊图》(局部)

3.没骨法

在确定好的枝干大形中,以墨色直接点写,再以清水蘸色冲入其中,使其自然晕化,形成肌理;或者先用清水写出大形,趁未干,用色或墨破之,使色墨自然融合。最后根据画面效果进行整理。(见图五)

图五 清代恽寿平《素富贵图》(局部)

画家简介:吕少英,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天津市美协会员、天津市美协艺术理论委员会理事、天津城建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11年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何家英工作室,2013年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孙志钧工作室骨干访问学者。有《吕少英国画作品选》(山东美术出版社)、《没骨花鸟画技法全解》(杨柳青画社)、《中国画名家典范课堂——工笔牡丹》(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中国画名家典范课堂——工笔荷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等著作出版。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国画-牡丹的绘画技法(上)
图文教程:工笔牡丹画法步骤
图文教程:举一反三画牡丹
牡丹画法步骤
国画牡丹图
工笔牡丹、粉红牡丹、李晓明夜光白 (1-3)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