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近代著名国画家—徐庶之4(总第3047期)
userphoto

2023.07.16 辽宁

关注

      1953年,我自愿要求到新疆工作。来到新疆以后,我从阿尔泰山喀纳斯湖到帕米尔高原,到各地搜集创作素材,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同胞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感情,积累了数以万计的画稿。

      几十年来,我走过的道路是艰辛而又曲折的,即使处于逆境的时候我也没有气馁。我有一方图章:“何可一日无此君”。每当自己有比较满意的画作时,就用这方闲章来表达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和依恋。

——  徐庶之 节选自1986年第18期《中国书画》

塔里木途中  1998年  70cm×138cm

山路行  1998年  70cm×138cm

月近重阳始得归  1998年  69cm×138cm

驼铃新声迎朝晖  1999年  123cm×245cm

任重道远  1998年  69cm×138cm

鹰笛羯鼓伴舞行  2001年  97cm×180cm

早发  2000年  69cm×138cm

丝绸古道普新曲  2000年  70cm×140cm

如今塞上春光好  2002年  69cm×138cm

       四十年来我踏遍天山南北,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塞外风情这一大题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新疆风情山水画的创作中,命运使我既无古典画谱缘分,更无艺术院校大师们的笔墨指导。我的构图时根据现实生活和自然景色,自然天成,我的作品表现手法,领略了古人的书画同源和流的关系,以及古典诗词的熏陶,既朴茂,又清新。所以不同于江南水乡,更无黄山、桂林的笔痕墨迹。我画的新疆瀚海、戈壁、沙漠、驼影、马嘶、驼运或放牧、毡房……勾勒出一幅幅塞外风情。

      新疆勤劳勇敢的四十个兄弟民族、悠远神秘的古丝路风情……给予我艺术生命根植的肥田沃土,不断激扬我艺术创造的天性,谱写着西域风情曲。

               ——徐庶之写于1997年

莽莽昆仑是家乡  1999年  140cm×70cm

唱支山歌给党听  1999年  179cm×96cm

塔吉克少女  1998年  138cm×69cm

翠屏青嶂青又绿  1998年  245cm×118cm

踏勘荒漠  1999年  182cm×144cm

葡萄熟时  2002年  139cm×70cm

闻唢呐起舞  2002年  138cm×69cm

踏勘荒漠  2000年  180cm×143cm


注:

       有人说,徐庶之是西域风情画创作第一人。我看,这个评价并不为过。这不仅表现在画家创作的数量上。更表现在画家对西域风景和人情的个性体验上。在他的作品中,人和山水不可分,人和自然浑然一体,风景与人情和谐统一,是他全部创作的精髓所在。

——邵强  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阿勒泰山冬意足  1999年  69cm×69cm

人间四月芳菲尽  1999年  70cm×70cm

黄沙红柳别有情  1999年  70cm×70cm

踏雪湖畔赛里木  1999年  69cm×69cm

人在旅途潇洒游  1998年  70cm×70cm

岩上桃花别样红  1999年  70cm×70cm

车马奔腾乐逍遥  2000年  69cm×77cm

素裹江山雪最娇  1999年  70cm×69cm

         作为国画家的徐庶之,对人物、山水、花鸟、鱼虫无不精通,对画骆驼、牛马和毛驴。更是情有独钟。他认为,这些生灵都是与人朝夕相伴,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动物,最能体现西域的丝路风情、唐风古韵,也最能体现西北人的强悍朴实、开拓奋进的精神面貌。所以他长期生活于此,百画不厌,乐此不疲。他笔下的毛驴造型准确,形象生动,憨态可掬;他画的马,精、气、神十足,似大漠雄风,气势恢宏,催人奋进;他画的《沙漠之舟》骆驼更堪称一绝,笔力苍劲,大气磅礴,把骆驼迎风傲雪、不畏艰险、负重千里、长途跋涉的坚韧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画的《刁羊图》和《天山咝境万马腾跃》气势如虹。颇有马蹄踏破天山路的撼天动地之势;他画的《大漠航舟》《瀚海天山别有情》《归驼向晚图》等将驼队蹄下枯草生风、雄浑大气、意境深远,画得雅俗共赏,充满生活气息。

      ——李振中  原《西安工人报》总编、 山西省记者协会秘书长、  三秦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

乐游原上弄琴地 闲情何计岁华移  19978年  139cm×70cm

迁徙图  1997年  180cm×96cm

山高水长  1997年  96cm×60cm

绿阴苍翠  1997年  178cm×97cm

放羊天山无甲子  1997年  137cm×69cm

古丝绸之路  1997年  138cm×70cm


注:

       徐老作画的题材内容与陕西长安画派完全不同,但其笔墨技法仰其师传却一脉相承。“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40年踏遍天山南北坎坷路,与新疆各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得水乳交融,结下深情,也为他艺术创作积累下深厚的生活底蕴。在笔墨技法上汲取传统精华的同时又大胆突破传统,同长安画派一样,笔墨淋漓,常用小泼墨,重浓墨,运笔精、狂、僻、涩,浑然一体。思深而境远,情深而韵足,构图自然,气势天成。古朴拙茂中充满清新悠然的生意味,形成不同于传统国画的新格局。展现出西域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的新面貌。

     ——郭兴文  《西安日报》高级编辑

正点  1976年  163cm×96cm

人物  1963年

博尔塔拉业余演员  1964年

和阗老人  2002年  138cm×69cm

无花果  2002年  70cm×69cm

老者


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近代著名国画家—徐庶之2(总第2597期)
「西域山水」墨既是色,色既是墨——周光辉谈新疆山水画创作
【博林典藏】系列五十三:天山无涯 真情如歌——读艾力江·买买提新疆风情山水画
不忘初心修大技 艺成西域览众山——记著名画家童宏琦
风范 | 温馨的苍凉——王晓银的西域风情画
王高建:清风出袖,西域风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