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毁了艺术家的9件小事儿

笨蛋啊,笨蛋,常用来形容一种能力全方位缺乏的人。笨蛋,既无法处理具体事务,也无法协作、不够专注,缺乏视野决心自信与职业态度,又极具小农意识——那种农民式的狡黠。

真的,你肯定见过不少。

一个笨蛋,就算从事了艺术圈里各种各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工作,也没用,真的,相信我,总会显露出来的。我想这个比例在各个行业里都是不大会变的。艺术家里笨蛋的数量,也是既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我们不是在说成功学,不是的,完全不是那套,那个先不谈,先放一放,我们谈的非常简单——我们谈的是一种艺术家,一种没有认真的概念,缺乏时间观念,不读书不学习资料,不做人际规划,不善于控制金钱,观念固守还不敢走极端,死都不会承认自己审美有偏差……

这可是个常识性问题,不是什么梵高什么的,我们说的是常识性的问题、基本问题,一个优秀与否的人的问题。根本不是那种关乎于创作理念的探讨。入行就是同事,大家同事一场,先不必说深,说的就是常识性问题。艺术本就不是Loser们的遮羞布。

幻想一下身边的某位笨蛋艺术家朋友,去经营个餐馆,会不会倒闭?

好吧,梵高除外。

In/内部,系统内

内部感毁了艺术家。可以先别急着给自己定义成艺术家,先别急,可以再等等。

试想把当代艺术看作是一门独立学科——像量子物理领域什么的——每个学科领域的最尖端,都会尽量处于一个模糊范畴——也就是不可多一步,也不可少一步,是尽其所能地去接近那个A与非A之间的模糊地带。扩展这个领域的定义,在边缘反复调试。边限感。

那些“占据伟大思想者头脑的胡思乱想”也就是这个意思,在他们已熟知这些系统规则之后,本能地产生了突破欲望,希望成为业界楷模,去主动地为系统思考,产生新可能性,生成新语言。偶尔的时候,也需要完全清空,像一个白痴一样想。

与此相反的是,总希望着进入它,获得认可,但又不去主动地形成一个对系统的积极推动或变革因素,乐得其所,这显然有些糟糕。桥梁当然需要去建设,而桥梁下深渊的建筑者则更具智慧。

Eristic/Eristic,好争论的

一位作家谈过,别去看那些书还没写完就到处嚷嚷的人写的东西。对不对,艺术家的表达欲望总是有限的,你说得多了,做的必然就少一些。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整体表达欲强于常人的,这种当然不是没有,但毕竟比较少。欲望需要控制,身体需要控制,一个健康的表达欲比什么都重要,而更基本的,是需要一个健康的头脑与身体。

一个健康的头脑与身体,一个健康理性的人,包含对世界的一些看法,但始终与所有人在所有问题上保持一个可商榷的余地,不抱有任何极端的敌意,更愿意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思考。一个老羞辱别人买Birkin包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和一个坚定的不扰人的素食主义者,哪个更值得尊敬呢?

Temporary/暂时的,临时工

艺术家成了临时工,成了新闻上常见的“涉嫌人员是本单位的临时工”这样的。搞得一副副很没安全感的样子。

艺术家要立在艺术史中,就需要成功,要做大师,要妥妥地把自己放到那个位置,要拿到那个幻想中的今后艺术无忧的养老保险。杜尚坏不坏?大坏蛋了吧,这问题让他也很头痛。为什么不让每个艺术家的身份都合法化算了,极端的合法化,告诉他/她,你的每个步伐,都踩在历史的点上,别想这个问题了。不用想了,这问题已经结束了。

我们提出一个统一的要求,我们要求,我们郑重地要求:自己在维基百科上词条的所有描述,与博伊斯的字数、与伦勃朗的字数,都是一样的,完全一样,都是280个单词什么的。

全球艺术家大联盟( The Artist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AIA) ),颁资格证的那种。一个证5,000美元。终身制。不退的。

你入行了朋友。

Zeitgeist/时代精神,左翼倾向,阴谋论者

全球化的左翼倾向。07-09年的环球金融危机。

简单地说,时代精神能毁了艺术家。不谈个体什么的,艺术家更像是一种与时代脱节、疏离而又互相吸引的人,他/她试着去活在过去,或试着活在未来。活在对过去的继承,或者活在某个未来的伟大项目中。他们是一群生错了的人,是失误,是母体的一个变量。可以试着去暧昧地、情色地处理与时代的关系,既互相吸引,又互为排斥,既希望靠近,又害怕过度的热情将彼此毁灭。

这样下来,个体与时代之间,就会形成一段有趣、微妙、多变、危险而又致命的情人关系。

Shut-up/闭嘴,语言的废止,中断,对他者的打断

休息一下。

Camp/坎普,一种高级文化的感受力

“坎普是一种高级文化的感受力,试着完全从审美层面去理解世界,是很小圈子的东西,有自己的秘密代码和身份标示之类的,我们既为坎普吸引,又强烈地为它所伤害。是一种对自己趣味能力优越感的显示——对人的趣味,对视觉的趣味,对情感的趣味,对智慧的趣味。”

Camp也能毁了艺术家。简单地说,脱离了历史感的Camp,也就是一些喝拿铁还是喝卡布奇诺的问题,仅此而已。一位作家提醒过年轻艺术家“不要耍任何廉价的花招”,卡佛把它改成“不要耍任何花招”,我说还是要耍花招,但这花招必须是真的。必须是真的——通过诉说故事来告诉别人你的作品是如何出色与有力——这是值得尝试的。但这故事本身又必须是真的。

再漂亮精彩的脚注——手绘带花边的,反手写出来的,高级字体什么的——也始终不过是个脚注。

Hard-working/勤奋地工作

工作,意味着与系统进行一种正循环交换。在这里当然不是鼓励不合作,这里讽刺的,是勤奋地工作,勤奋地工作,意味着将自己的整个生涯与整个生活幻想成一种进阶打怪的升级过程。这臆想很疯狂。

24小时的自由职业,也意味着24小时的始终工作,始终开启。

创作是平的,不是激变,是一种徐徐地展开。平缓而具有力量,展开。

一件作品,从构思到生产,从一级销售到二级销售,每一个割裂的层面,就像蒙太奇剪接术一样,是一种暂时的割裂化,经过无数人的再阐述,作品变成了这个临时世界舞台的一件临时布景。布景,就是一个暂时的摆设而已,当艺术家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力与永恒抗争之后,只能去选择做一个电影人物。蒙太奇的剪接让你只能看到钢铁侠帅气的全金属外壳,看不到他父亲是如何累计了亿万家产供他去拯救地球的。

艺术家为什么不在建起一座巴别塔后,就把梯子全部撤掉。一个不剩。

“E”/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Ecstasy,摇头丸,酒神崇拜,极度的愉悦,极乐,理性对立物

“有这样一种人,长得好看而毫不在乎,特别有钱又无所忌惮地乱花,有才华,却不愿意好好工作。这种人有些自毁型人格。但同时又特别迷人。”

是啊,不迷人么?据说啊,据说具有创造性的人。普遍都有极强的自毁型人格,甚至还有人说,个体才华是与这种自毁人格的强烈度呈正比的——这……都是些书读得不多的人对创造性的一种偏见吧。为什么,凭什么?艺术家需要承担起社会对自毁情节的一种投射么?这还真是,让人生气。啊。

另一方面说,这种支配你强烈向下走的坠落感,不与激励着你拼命向上爬的感觉其实差不多么?——都需要差不多的勇气与决心吧。(来源:《艺术时代》)

本文来源:网易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知识分子——美国著名女作家苏珊·桑塔格
中国风和坎普风的对撞?“国坎”快闪亮相纽约中央车站
你「妖气」这么重,不过…我喜欢
美让人乏味,丑却有无限可能!
一起来看展览吧!跟着艺术家们呼吸另一个时空的空气
年度大戏“群魔乱舞”即将上演,再不了解坎普就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