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会是那个被裁掉的人吗?

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有一点危机感。

我是一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由于工作原因,这些年来我参与裁掉了很多人。两年前,曾写过《人员安置,安置的是人心》,那是我的真实想法。真诚和有温度地做事,一直是我生命中的自觉。但这次疫情影响之深远,让我愈发感受到,安置人心何其难也。

(一)

兢兢业业换不来不可替代。我们应该时刻追问,我做的工作到底创造了什么价值?

参与裁掉那么多人,我发现被裁掉的人里面兢兢业业的是大多数。

尤其与老员工沟通时,他们总会和我如数家珍般讲述“想当年”;而我每次都会和被约谈者回到 “驰骋风云”的年代,也会认真听他娓娓道来的工作细节。那一刻,我都会有说不清楚的“酸楚”。

人性化的公司会有各种方式让员工能接受,尽量减少对他们内心的冲击。如果遇到“刚性”的公司,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不论如何,残酷的现实是:你没有错,只是不被需要了。

可能太多次这样的经历,也可能性格使然,我习惯有一些危机感,习惯经常问自己:我做的工作有价值吗?这种价值真是不可替代吗?

如今,个体与平台关系在悄无声息发生着变化,兢兢业业是难能可贵的职业品质,却远远不够。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有一点危机感,时常了解市场变化,时刻掂量自己在市场上的价值,保持一种学习状态。如此,随时有转身的能力和勇气,或许能让我们活得更从容。

(二)

养家糊口的成本与公司无关,应该时刻准备着,我有再次出发的能力吗?

还记得《当幸福来敲门》吗?很励志的影片,现实却不一定会那么完美。这次疫情在拷问企业财务是否健康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每个家庭的财务状况。

离职沟通时,很多员工会和我诉说生活不易,房贷、车贷、养孩子……同情、理解、于心不忍,却又无能为力。每次最好谈的总是那些再就业能力强的人,而哭哭啼啼的总是那些很难在市场上找到更合适岗位的人。

盛世之下的安逸经不起一场疫情,最近,我常说,疫情就是照妖镜,照出所有“真实”。没有人应该对你负责,你才是自己的责任人。

“活着”本不轻松,蒋勋先生说,让生活慢下来,人才不会很焦虑。然而“慢”是建立在自己有掌控基础上的,“慢”需要努力方能达成。

每个人都希望体面,希望让家人无忧,希望获得尊重,但要想让希望变成现实,让现实可持续,则需要时刻准备着。不论是遇到意外风险,还是此路不通后的“再出发”,我们都可从容应对。

所以,我们需要时常审视一下“世界”,尽管大部分时候不一定看得懂、看得清,但总有一些基本要求不会变,那就是我们所在行业的基础能力,希望真需要转身时,每个人都能华丽地转场。

(三)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直面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人性使然,习惯做“旁观者”,习惯“鸵鸟”思维,看潮起潮落,看很多行业起起伏伏,更多的人是“看客”。是不是应该时刻警示自己,如果我就是那个中年被裁掉的人呢?

这次疫情没有局外人,我们不能再是看客。“暂停键”按下后,我们是否看了曾经想看的书,补了曾经想补的课?如何“定心”很重要,可以降低欲望,但一定需要直面问题。我欣赏“随遇而安”,但我更钦佩“向上生长”。

除非我们不工作也可衣食无忧,否则,在这个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就是我们每天要做的功课。

每天直面问题,而非让问题累加,或许是我们不被淘汰的路径之一。



作者简介:程阳,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长期专注于劳动、合规法律事务领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真有思想吗,有思想的人是什么样的?
一个人即将被裁掉时,从这三个信号就能看出来,越早知道越受益
裁员为什么总喜欢先裁老员工?为什么躺枪的总是老员工?
那个年薪百万的同事被裁掉了,月薪4000的我该怎么办?
抗疫44天,这7个道理,你不得不知道
永远有危机感永远有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