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素流芳

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展示了清代最著名的竹刻家周颢的成就。而了解其绘画成就的人们在他去世之后就感叹其画名为刻竹名所掩盖。通过周颢的竹刻和书画作品,能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艺术世界,也能管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文人艺术与工艺文化的交流互动。

西园雅集图轴,清乾隆四年(1739),上海博物馆藏

潇湘烟雨图轴(局部),清乾隆十三年,天津博物馆藏

竹石图竹笔筒,清乾隆八年(1743),上海博物馆藏,筒身一侧刻数方傲岸整峻的怪石,两竿摇曳于风中的修竹,构图洗练,笔意峻拔,刀法于劲健中含八面出峰之妙。另一侧刻行书大字四行:“自讶疏狂不合时,清泉白石是心知。闲来爱倚西窗伴,笑听西风搅竹枝。”并款识两行:“乾隆八年癸亥仲春,过就兰山房写此,芷道人。”是年周颢五十九岁,所作竹石已具自家面貌,书法也更见笔力而呈“跌宕奇伟”之势。

竹石图竹笔筒,清乾隆前期,上海博物馆藏,画面空白处阴刻行书:“古槎乱篠,冷元人画法也,荒远澄澹之致,返拟茫然。芷岩。”书法特有神采,劲媚爽利而不失厚重。此作刀法入于化境,最足领略周颢竹刻“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的艺术高度。

竹石图紫檀笔筒,清乾隆前期,上海博物馆藏

云林小景图竹笔筒,清乾隆前期,上海博物馆藏,以阴刻法镌山水小景,用刀如笔,一刓而就,近山遥山,形简意足。画面上方阴刻行书:“倪云林诗画,写意赋景,每自超然。盖不逐于物中,故能游于物外。山之颠,水之涯,得之于心。芷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博新展 | “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
竹素流芳—才子周颢的竹刻艺术!
两岸馆藏竹雕作品欣赏(转帖连载7)
清乾隆 周芷岩制黄花梨竹石图笔筒
看完这个清朝人刻的竹子,你的画没准该撕了
上海馆藏牙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