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鸢飞鱼跃:明代岭南花鸟画特有的活泼与自然

丁酉年春节艺术周刊特别篇之六:白沙之学与自然为宗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明代是岭南花鸟画的形成期,在昨天的栏目中,我们讲述了林良对全国画坛的影响,然而有明一代,岭南花鸟画的主流却是文人画。由陈白沙的门徒弟子、官宦士大夫及文人雅士组成的岭南画家群,既追随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地区的流风,又以一种岭南文化所特有的“鸢飞鱼跃”之乐的意态,与风靡全国的“吴门画风”拉开了距离。

陈白沙可谓岭南文人花鸟画的奠基者

原广州艺术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广州市文史馆馆员陈滢在其著作《岭南1368~1949花鸟画流变》中介绍说,明代的广东经济发达,珠江三角洲一代十分富庶。经济上去了,文化教育也就跟上了,那时候书院林立,名贤辈出,闻名全国的白沙学派应运而生。明代岭南的文人士大夫,或由科举入仕,或弃官从学,他们深受陈白沙的明儒心学的影响,养成一种纯任自然的书卷气。这些人在治学或为官之余,也能诗擅画,以绘画为怡情寄意的方式,不求名利,不事标榜,是一群自得其乐的“非专业画家”。他们组成了明代广东画坛的基本队伍。而在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中,尤以花鸟常见,“从这个意义上看,陈白沙可谓岭南文人花鸟画的奠基人物。”陈滢认为。

陈白沙的思想,讲究“学贵乎自得”、“以自然为宗”,崇尚一种精神的自由。在他的诗文中,喜欢用“鸢飞鱼跃”这种自然生态,形容人的天机活泼、生意盎然的状态,受他影响的岭南学子,也往往有着相似的思想与情趣。

白沙门下的花鸟画创作实践

在陈白沙的弟子和朋友里,以书法绘画闻名的,有湛若水、李孔修、陈瑞、邓翘、钟学等人。在艺博院正在展出的“彩羽献瑞”展中,入门处第一件作品,就是李孔修的《芙蓉双鸟图》。

李孔修,字子长,号自号抱真子,广东顺德人,居住在广州的高第街。他在绘画方面比较全能,山水、人物、翎毛、走兽等无所不能。张诩把他推荐给陈白沙,陈白沙很器重他,为他赠诗多首,这样他渐渐有了名气。后人评价说,李孔修得到了白沙之学的真谛。

陈滢解读说,这幅《芙蓉双鸟图》,与林良的题材、技法上颇有些相似之处。画中有芙蓉花、兰草、湖石,还有一飞一立两只禽鸟。这些花鸟以近乎“院体”的水墨绘出,然而作为陈白沙的弟子,李孔修秉承“而我自我也”的心学观点,画中的禽鸟在跃动中不乏宁静安详,与林良画中肃杀凌厉的飞禽不同;他的笔墨朴茂自然,与林良那种纵横淋漓的笔墨相比,更加蕴藉含蓄。

托画言志的明末遗民画家

回到展厅中来看,李孔修的《芙蓉双鸟图》旁边陈列的,整个展览的第二件作品,是张穆的《鹰图》,这是清代初期“遗民画家”的代表作品。

清代是岭南花鸟画的繁荣期。清代前期,花鸟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趋向:一部分遗民画家隐居山林,以泪和墨,用清高绝尘的花卉和孤寒桀骜的飞禽,诉说自己“不仕新朝”的姿态和国破山河在的痛楚;另一部分“顺民”画家,则继续延续传统文人画的审美,自得其乐。张穆属于前一类。

张穆(1607~1683),字尔启,号穆之,又号铁桥,东莞茶山人。他少年时倜傥任侠,工诗画,喜交游,善击剑,好骑射,尤其喜欢骏马。他曾用百金买名马,废寝忘食地观察,以画马著称。明末天下板荡时,他也曾数次试图从戎报国,在惠州、潮州一代招募兵马抗清,失败后回归故里隐居,以书画寄情。张穆不但擅于画马,还擅于画鹰、画兰、竹、水仙,广州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均藏有他的画幅,东莞博物馆也藏有他的十二开杂册,皆为传世珍品。

苍鹰是张穆喜爱的题材,他一生画了很多鹰,直到75岁高龄时还画了《枯树苍鹰图》。人们常将张穆笔下的鹰与林良相比,陈滢认为:“在描绘鹰的苍劲、勇猛的特质方面,在点染翎毛的逼真肖似方面,在水墨技法的深厚高华方面,二者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与宫廷画师林良那些雄姿英发、昂扬向上的大鹰相比较,遗民画家张穆笔下的鹰则有着苍凉沉郁、甚至是低沉悲咽的意味。这正是张穆心态的写照——报国无门,只能栖居山林,这种压抑和悲哀,使张穆的鹰显得‘潜气内转’,而不像林良那样纵横奔放。

生机活泼:世俗情趣的渗透

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岭南花鸟画出现了一种新的气象——在以抒发士大夫情怀、品味笔墨情趣为宗旨的水墨花鸟画中,开始出现世俗生活的情趣,突破传统程式束缚,呈现出清新活泼的生活气息。

陈琼就是这样一位画家,从存世作品来看,他在花鸟画方面很有造诣,然而一生避居乡间,所以艺术成就鲜为人知。他从岭南的乡野之中捕捉一个个极平常、然而充满健康、清新、活泼气息的场景入画,艺博院贺年展“彩羽献瑞”中这幅《莲鸬图》就是如此。这件作品以水墨写意法绘成,既有院体水墨花鸟画状物精微的特点,又有文人花鸟画的潇洒笔墨,更有其独特的乡野情趣。《莲鸬图》描绘的是乡村荷塘中,一群由渔家饲养的鸬鹚在捕捉塘鱼的场面,画面激烈动荡。鸬鹚在水中上下跃动,奋力捕捉游鱼;鱼则拼命挣扎,水花四溅。荷花、荷叶、莲蓬因为鸟鱼的打斗而不断摇曳。在以往的中国花鸟画中,不论是院体画还是文人画里,都极少见到这样激烈动荡的场面,这样复杂的动态描绘,是很见画家功力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岭南画家容漱石花鸟画欣赏!
掌门之路的修行之道
元代钱选 :积淀在小花鸟中的大世界
从笼中雀到寒林鸟——罗稚川《古木寒鸦图轴》
岭南画派杰出画家|赵少昂花鸟画精选
写实与趣味—居巢居廉画风考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