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尘之外的浪漫之地,没有恐怖只有爱,诉说千年不变的情怀!
userphoto

2017.10.26 山东

关注

谁能说清在我们的脚下,究竟埋藏了多少秘密?

在宣化城西北八里地的地方,有一个叫做下八里的村子。村子的北面有两个前后错列的山峰,八九百年前,它们叫做“兴福山”和“七宝山”,山前的黄土坡地自北向南缓缓而下,一片辽国墓群就坐落在缓坡的斜面上。

这是辽代晚期至金代中期张氏和韩氏两个家族的墓地。张氏墓地在村东,目前已挖掘9座,韩氏墓地在村北,目前仅挖掘一座。另外还有两座辽代契丹人的墓地。

在这些辽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窥视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盛放食物的瓷器、陶器、漆器等器物,和桌、椅、箱、盆架、巾架、镜架等实用家具,还有高粱、谷子等粮食和核桃、栗子、葡萄等食品。但最让世人惊奇的是那满眼色彩斑斓的壁画。

顺着任何一座墓的墓道逡巡而下,都会看到那些华丽绚烂的壁画。它们绘于墓室的顶部和四周的墙壁上,壁面用白灰磨平,然后在光滑的壁面上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屋顶。几乎每一块壁面都有壁画,即使最小的空白处也不例外。红、蓝、黑、黄、赭的颜色,描摹出温暖柔和的色彩,那种明媚和艳丽,仿佛昨日刚刚绘就,墨迹还未干;那种勾勒、敷色、平涂的画法,散发着浓墨或淡彩的韵味;那严谨或写意的画风,使画中人物栩栩如生,他们仿佛穿越时空,突然来到我们面前,无言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当时辽国的佛教徒是讲究视死如生的。人死了烧成了灰,不仅要雕一个木偶,把骨灰放进去,以求不朽,还要为死者安排一个类似生前的生活环境,这个环境就是用壁画来表现的。

天文图、茶道图、散乐图、出行图、启门图、挑灯图、备经图、备宴图、备装图、对奕图、婴戏图、花鸟图……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共同组成了墓主人日常生活的场面。从清晨备装到饮酒设宴,从茶道艺术到歌舞升平,从咏经礼佛到博彩娱乐,从家居生活到外出旅行…我们好像离墓主人越来越近,可以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甚至生活的品味和格调。

这些壁画所描摹的是墓主人生前真实的生活情景,还是墓主人向往的生活理想,我不得而知,总之是墓主人想要的生活。这种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洋溢着世俗的馨香。据说这些墓葬里的壁画加起来有近百幅,约360平方米,几乎涵盖了辽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个体生活的片断,组合起来,就构成了1000多年前辽代生活的斑斓长卷。

壁画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墓主人,但没有一个不是在服侍墓主人的。从门吏到仕女,从乐师到马卒……他们无论是站、是蹲、还是走,无论是沉思、凝视、还是低语,都极富生活情趣。他们中有男人,也有女人。女人大都身穿短襦、长裙,神态悠然,面容妩媚,梳着契丹族的发式。男人则大都面部表情庄重,有汉人装束,也有契丹人装束。他们安详娴静的神态和气质,甚至会让我产生一种感动或者向往的情绪,那里究竟是怎样一个安宁而又富足的浪漫地方呢?

由此我想到了清朝的乾隆皇帝。一心向佛的乾隆皇帝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升入天国,所以在他的地下宫殿里精心营造了一个华丽的佛国景象,在那个布满了佛像、佛经和法器的国度里,看不见丝毫的人间烟火。而辽墓的主人们死后,则只想继续享受他们在人世间奢华而琐碎的生活。同样是虔诚的佛教徒,生活的理想却是天壤之别,这大概就是帝王和百姓对于幸福的不同诠释吧。

为了保护的缘故,下八里辽墓几乎不对外开放了。墓门关闭了,墓里的壁画却在地下兀自鲜艳者,彰显着一个时代和一个家族的生活痕迹以及生活理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邵国田:敖汉旗七家辽墓壁画分析
“京西第一”宣化府
辽代壁画
辽代大墓,深藏于大山之中,外人真不知道!
董新林:新世纪辽金时期墓葬考古研究述论
千年辽墓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