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天柱:好画都偏激

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和感情色彩的精神劳动,因此特别动人的作品都较偏激,那种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的实属平庸。

艺术就是需要标新立异,陈词滥调是令人作呕的。只是,标新立异不是故弄玄虚,前者有傲世的真知灼见,后者是藏头露尾的“卖假药”。

诗讲究情理,画亦当讲究情理。有情无理者浅浮寡味,有理无情者呆滞平板。作画最是诚实之事,能直抒胸臆者才能感人至深,曲意迎合、违心揣测绝不可能拨动心弦。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画当然亦有“画眼”。我以为“画眼”当广泛地理解为作品的意图,比如一幅强调用水的画,“画眼”便应是水的应用效果而不是画面上的那只鸟。以此类推,“画眼”可以是构图、用色、造型、笔意等。画眼者,一幅画之着眼点也!

在艺术中,整体的效果永远是最重要的,任何(哪怕很精彩的)细节都只能是为整体服务的,都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不然罗丹绝不会“砍去巴尔扎克的手”!

绘画的关键不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物象只是画家宣泄情感的载体而已。

构图当从不稳中求稳,从不正中求正;用笔当从讲究中求随意,从流畅中求艰涩;设色当从单纯中求丰富,从丰富中求统一。

画面要平中有奇,画家所研究的是画法而不是品种。没有哪个大师是因能画多少种竹子而成名的,也没有哪个大师是因为能画好多种雀鸟而成名的。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都不是因对象的奇特而扬名天下,恰恰是因为画家研究出了好的画法。

诗、书、画、印是姊妹艺术,它们之间有很多内涵联系和相通道理,“画中有诗”并非指画上题诗,“诗中有画”也并非指诗的旁边配幅画当图解,“以书入画”当然也绝非指以好的书法题画。
画之优劣不在于工拙,不在简繁,亦不在大小、浓淡……关键在于作者是否有感而发、寄情于画、情动于衷,然后心手相应、物我两忘,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者也!

线是中国画的命脉,中国画是线的王国,也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文化象征之一。尽管在“十八描”之后线又有了新的发挥和扩展,但对线的研究将是中国画家的终身目标。

题款、用印都是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款印的运用才能丰富多彩并有其必然性。款识可以多至满篇,或者只占一小角,亦可以“穷款”或只用印,还有字体的变化——大小、轻重、浓淡的多种变化的配合运用。总之,一切都得依画面的需要而定。

传统与创新往往被人们对立地提出,其实这两者并非如此相悖逆。传统有如源而创新恰是流,传统有如根而创新恰为枝叶。

中国绘画的抽象和浪漫一点不逊于西方,并且比其更早更好。毕加索的《泼墨人骑图》同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在艺术构想上如出一辙,但一个是二十世纪的艺术家,一个是十三世纪的出家人。西方的小天使要插上一双翅膀才能飞,而中国的“飞天”则脚踏彩云便行了,甚至只用飘带的动势便飞了。

文化同科学是两码事,科学的先进不等于文化的先进。文化是靠积淀,历史越久远便越深厚、越灿烂。“中国画穷途末路论者”是妄自菲薄,是危言耸听,是哗众取宠!

有的聪明的人爱耍心眼、不用功,总想不劳而获;有的老实的人总使蛮劲,不用心,实属南辕北辙。这便是世间成功者少的根本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天柱丨清新淡雅 疏朗空灵
中国画:诗、书、画、印的结合
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 —— 易山水 王延军
谈中国画诗、书、画、印的结合
【杂谈】中国画---诗、书、画、印的统一体
诗、书、画、印结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