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情

本文摘编自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主要介绍急性缺血性卒中在发病4.5 h内的静脉溶栓管理流程、静脉溶栓的监护和处理以及指南针对不同患者的溶栓推荐。

一、发病4.5 h内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部分管理流程

二、静脉溶栓的监护及处理

三、指南推荐意见

·血压升高而其他方面都适合静脉rt-PA治疗的患者,应当在溶栓前谨慎降压,使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5 mmHg(Ⅰ类推荐,B级证据)。

·未接受静脉溶栓而计划进行动脉内治疗的患者,手术前保持血压≤180/100 mmHg是合理的(Ⅱb类推荐,B级证据)。

·静脉rt- PA溶栓治疗后24 h内血压应<180/105 mmHg(Ⅰ类推荐,B级证据)。

·对于发病3 h内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推荐给予rt-PA静脉溶栓(药物剂量0.9 mg/kg,最大剂量90 mg,在60 min内持续泵入,其中首剂10 %于1 min内静脉推注)(Ⅰ类推荐,A级证据)。

·发病3 h内症状严重的AIS患者,推荐给予rt-PA静脉溶栓。虽然出血风险增加,但仍可获益(Ⅰ类推荐,A级证据)。

·对于发病3h内轻度但有致残性卒中症状患者,推荐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目前已有研究证实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这些患者有益(类推荐,B级证据)。

·发病3~4.5 h,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仍推荐给予rt-PA静脉溶栓(剂量同3h内)(Ⅰ类推荐,B级证据)。

·发病3~4.5 h,80岁以上AIS患者,rt-PA溶栓治疗获益尚不明确(Ⅱb类推荐,B级证据)。

·AIS发病4.5 h内,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可以选择静脉给予低剂量rt-PA。

用法:rt-PA 0.6 mg/kg(最大剂量为60 mg),其中总量的15%在最初1 min内静脉推注,剩余的85%以输液泵静脉滴注,持续1 h(Ⅱb类推荐,B级证据)。

·考虑到普通人群中出现血小板异常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很低,在没有理由怀疑化验结果异常时,不应因等待血液化验结果而延误静脉溶栓治疗(Ⅱa类推荐,B级证据)。

·有潜在出血风险或凝血障碍疾病的AIS患者,静脉rt-P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Ⅲ类推荐,C级证据)。

·静脉rt-PA不适用于24 h内曾使用过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不论预防剂量或治疗剂量(Ⅲ类推荐,B级证据)。

·溶栓前MRI检查发现有少量(1~10个)微出血灶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是合理的(Ⅱa类推荐,B级证据)。

·溶栓前MRI检查发现大量(>10个)微出血灶的患者,rt-PA静脉溶栓与症状性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且临床获益不明确,如果有显著潜在获益,静脉溶栓可能是合理的(Ⅱa类推荐,B级证据)。

·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医师应充分准备应对紧急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并发症和可能引起气道梗阻的血管源性水肿(Ⅰ类推荐,B级证据)。

·阿昔单抗不能与静脉rt-PA同时应用(Ⅲ类推荐,B级证据)。

·无论是否桥接血管内治疗,静脉溶栓后24 h内启动抗血小板治疗是否存在风险尚不明确(Ⅱb类推荐,B级证据)。

·在发病6 h内不适合rt-PA治疗者给予尿激酶,具有一定安全性。但有效性尚需大样本例数和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Ⅱb类推荐,B级证据)。

·目前尚未证实替奈普酶静脉推注溶栓(单次药物剂量0.4 mg/kg)效果优于或不劣于rt-PA。但对于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且不伴有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替奈普酶替代rt-PA(Ⅱb类推荐,B级证据)。

·除了临床试验,不建议将超声溶栓作为静脉溶栓的辅助治疗,不建议在影像学指导下的去氨普酶溶栓治疗(Ⅲ类推荐,B级证据)。

在某些具体情况下,溶栓的获益或风险缺乏RCT或队列研究等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但具有多数专家共识,具体如下,供参考。

·发病到治疗的时间会对预后产生重大影响,不能推迟rt-PA静脉溶栓来观察症状是否改善(Ⅱa类推荐,C级证据)。

·对于轻型非致残性AIS患者,发病3 h内可选择静脉rt-PA治疗(Ⅱa类推荐,C级证据)。

·AIS合并既往消化道或泌尿系统出血,静脉rt-PA治疗可能获益(Ⅱa类推荐,C级证据)。

·手术后14 d内可考虑AIS静脉溶栓治疗,但需要谨慎考虑手术部位出血风险与溶栓带来的获益(Ⅱb类推荐,C级证据)。

·AIS近期重大外伤史(14 d内),而未影响头部,应谨慎考虑静脉rt-PA治疗,需要权衡伤口处出血风险及卒中的严重程度及致残程度(Ⅱb类推荐,C级证据)。

·AIS患者若有7 d内不易压迫部位血管穿刺史,予以静脉rt-PA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不确定(Ⅱb类推荐,C级证据)。

·7 d内进行过腰椎穿刺的AIS患者,静脉r t-PA治疗安全性尚不确定(Ⅱb类推荐,C级证据)。

·基线血糖异常[<50 mg /dL( 2.78mmol/L)或>400 mg/dL(22.2 mmol/L)]的AIS患者,随后血糖正常,静脉rt-PA治疗获益不确定(Ⅱb类推荐,C级证据)。

·以惊厥起病的AIS患者,若有证据认为肢体功能障碍来自于卒中,而非癫痫发作后麻痹,静脉rt-PA治疗可能获益(Ⅱa类推荐,C级证据)。 

·AIS患者伴有已知或拟诊为颅外段颈动脉夹层,发病时间<4.5 h,可谨慎选择静脉rt-PA治疗(Ⅱa类推荐,C级证据)。

摘编自: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 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 中国卒中杂志(权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指南: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
阿替普酶AIS静脉溶栓时间窗拓展至4.5小时 | AIS患者静脉溶栓时间窗探索历程回顾
最新指南 | 急性缺血性卒中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流程图&最新指南推荐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最新指南推荐意见汇总
【科普】阿替普酶4.5小时静脉溶栓适应证在我国正式获批 | 4.5小时溶栓时间窗的经典研究荟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