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菲特致股东信1977:选择顺风行业更重要


一.业绩

除非是特殊的情况(比如说负债比例特别高或是账上持有重大资产未予重估),否则我们认为股东权益报酬率(return on equity capital)应该是衡量管理当局表现比较合理的指标

二.纺织业

部分股东开始质疑我们是否应该继续留在纺织产业,虽然就长期而言其投资报酬率明显低于其它的投资,但我们的理由有以下几个:

其中,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旗下的好几个工厂,是当地最大的雇主,员工的年龄偏高,缺乏转换工作的能力。

三.保险

1967年我们以860万美元并购国民赔偿公司及国家海上火险公司(两者为姊妹公司)的方式进军保险业,当年他们的保费收入大约为2200万美元。时至今日,1977年的累积年保费收入已达1.51亿美元。可想而知巴菲特这种方式赚了多少钱。

保险这行业虽然小错不断,但大致上还是可以获得不错的成果,就某些方面而言,这情况与纺织业刚好完全相反,管理阶层相当优秀,但却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我们很不幸一再学到的一课就是,选择顺风行业比逆风行业更重要。

大多数情况下,选行业胜过选公司。顺风的行业即使小错不断,也能有不错的收益,相反,逆风的行业即使管理层非常优秀利润也微乎其微。

其他竞争者由于惨烈竞争退出市场,使得国民保险可以大幅扩张同时产生很好的核保利润。反之,一旦有足够利润空间,竞争者又会卷土重来,但巴菲特宁愿业务受损 也要维持好承保纪律。

巴菲特的保险业务能够持续获得收益,受益于其高超的投资水平同时又给保险业务提供了额外的优势。归根结底,巴菲特持续增长的资金实力使得他采取这种逆周期的保险经营策略。【别人扩张时我严守承保纪律,别人出局后大力扩张】

保险综合成本率低于100,意味着仅仅靠保险业务自身就有净盈利,同时巴菲特又可以用保费进行股票投资。相反,即使保险综合比高于100,如107,也就相当于以约7%的投资成本进行股票投资。要知道巴菲特的股票投资水平远高于7%。

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是很标准化及其容易被同行模仿的,保险行业的本质是经理人的表现,幸运的是 这是巴菲特擅长的 识人用人能力!


作者简介:经济与法律博士,应用金融硕士,CFA(特许金融分析师),FRM(国际风险管理师),CPA(注册会计师),和君商学院12届学员,13届辅导员,一个特别喜欢专研投资和学习的人。主要投资创业经历有:互联网创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众筹,港股打新,数字资产等,擅长短期低风险套利和长期价值投资叠加的投资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坤鹏论:揭秘巴菲特的杠杆——保险浮存金
解读197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1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刘建位全文翻译巴菲特2013年致股东的信(3):保险业务
197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附英文版全文)
解密巴菲特的保险帝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