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州地名 | “定惠院”篇
userphoto

2023.02.13 云南

关注

编者按:

黄州,前界大江,后倚崇阜,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凡地名的产生是有其缘由的。一个地名或有多种传说,一个传说或依附于多个地名。黄州地名的多姿多彩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时过境迁的岁月钩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在全区人民群众认真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下,区政协文史委、区民政局联合编辑出版以黄州地名文化为主题的第十辑文史资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开始,“今点黄州”将连续编发《黄州地名文化初探》中的精彩文章,愿读者守住故土文化,永葆家国情怀。今天编发【定惠院篇】。

定惠院

定惠院是北宋黄州城东一座风景雅致的寺院,院内有寺曰“乾明”。乾明寺始建于何时,地方文献无记载。不过细读苏轼初寓黄州的诗文,可推断出该寺创建于晚唐时期。苏轼遭贬来黄,州县衙门不安排住宿,只好自携子入寺门,可见苏轼地位之低下。此时他所撰诗文均以定惠院为题,是故千百年来,人们只知道黄州有定惠院,而不知该院是乾明寺的寺院名。从黄州的佛教活动状况来看,苏轼谪居定惠院时,乾明寺较破落,虽有僧侣数人,但佛事香火远不如安国寺旺盛。到南宋末年,乾明寺破旧倒塌,僧侣各自东西,佛事活动结束。但从黄州文化发展轨迹上看,寺倒院在,文化积淀深厚,实有话可说。


苏轼谪居黄州的生活,成为黄州文化的根基。自北宋元丰三年二月至五月,苏轼借居僧舍,著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对定惠院内外的一景一物、一花一木均有记载,且赋予深广的政治背景和文学内涵,使东坡文化从黄州定惠院生根发芽。

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苏轼寓居定惠院。他在给朝廷的《到黄州谢表》和家人、朋友的信函中,对黄州定惠院的环境进行了描绘。他说:“黄州地处偏僻、落后,春夏雨水较多,气象昏昏,给以压抑之感。然此地柴米鱼蔬极低贱,很适合穷人居住。所居僧舍环境较幽雅,绕舍有茂林修竹,荒池蒲苇。春夏之交,鸣鸟百族,使人不感寂寞。有僧颙在竹林下筑'啸轩’以居,颇为浪漫。” 寥寥数语,把北宋时黄州经济落后状况,定惠院优雅别致的风景描绘得真切生动。

苏轼携子入乾明寺住宿的前一天,黄州恰遇一场返春大雪。一个政治上受到残酷打击的高官,不远千里来到贬谪之地,官府不安排住宿,在这春雪满地、寒气逼人之际,携子借庙求宿。此时此地,苏轼的处境是世道冷酷、内心孤苦。他在《雪后至乾明寺遂宿》诗中,将此情此景抒泻于笔端。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雪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

苏轼寓居定惠院时,思想极端苦闷。他想用“醉”和“睡”来排遣,但“穷达得丧,粗了其理”,惊魂不定,寝食不安。他常昼睡夜起,披衣出寺,柱杖独游。在定惠院之东面有座小山,春天杂花满山。在幽僻竹篱之间,突然发现一株土人不知贵的海棠花。苏轼独爱且多次孤芳自赏,并以海棠自喻,连抒古诗三首。第一首《定惠院海棠》诗,诗人自比海棠,虽出身高贵,天资国色,却落泊偏僻瘴地竹篱间。言外之意是自己曾为朝廷高官,宦海扬帆,不幸遭贬,州县衙门不给食宿,携子借宿于破庙。第二、三两首同韵《海棠诗》则是诗人详细叙述自己的身世及所遭受的政治迫害。

《定惠院海棠》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蔫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柱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空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尊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独。

“古来文章辉山川,黄州胜以东坡传。”苏轼寓定惠院,著海棠诗,使荒僻颓废的寺院名扬天下,且闪烁着文学的光亮。故此,自苏轼离开黄州后,黄州职官学士为纪念这位文学巨匠,将定惠院作为“东坡诸胜”之一。历经南宋、元朝、明初四百余年,黄州古城东南之定惠院佛寺不存,地基几易其主,无有东坡遗址胜迹之形。明弘治庚申年(弘治十二年,1499年),黄州知府卢浚将城东南定惠院遗址收归官府管理,对东坡当年寓居定惠院的景物予以修复。明弘治《黄州府志》记载:“定惠院在府治东南。苏子瞻尝寓居,作《海棠》诗以自述。弘治庚申得故地,其茂林修竹、园池风景宛如苏子所言者。固筑亭以彰胜,概匾曰'东坡遗址’。东曰'扪腹’轩,西曰'揩目’轩,用诗中语也。”自弘治年后,黄州绅民、学士捐资在定惠院之南筑海棠轩,洗墨池在其后。还筑有睡足堂、文忠祠、医俗亭、君子亭等。使定惠院成为东坡诸胜迹中的佼佼者,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迁客骚人前来瞻仰。


尽管清康熙年间黄州府署职官及黄州绅民斥资复建古城内外名胜古迹,东坡赤壁、竹楼、雪堂、临皋亭、快哉亭、安国寺等先后恢复原貌,而定惠院这个东坡文化遗迹却无人提议修复。在历次编修的府志、县志上只作黄州古迹存其名。进入20世纪60年代,定惠院之名为黄州环城公社七一大队四小队新名所替代,作为东坡文化生根之地的历史开始遗忘。80年代新编的地名志、县志均不记定惠院。90年代,随着黄州中等城市建设发展,黄州古城外之七一大队逐步纳为新城的中心。人民公社解体,原大队小队编制名称逐渐取消,原定惠院之地为城中居民自建房舍住居的社区。不知是哪级行政机关给此地住户制发了门牌,取名为“定花院”。由古之“定惠院”到今之“定花院”,虽说只有一字之差,且音相近,但却说明当政者不懂黄州历史,有失黄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

2010年,黄州东坡研究会成立后,该地名才恢复历史读音和写法,并将此地居民住户门牌号“定花院”换成“定惠院”。今日定惠院是城中村,为青砖湖社区第六、第八网格。该院东抵青砖湖路,西抵盛泰一品住宅区; 南至西湖一路,北接安康苑住宅区。占地面积176亩,住户达446户,人口1610人。

节选自《黄州地名文化初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苏轼《定惠院海棠诗卷》, 诗与书互为映发, 相得益彰
黄苏23 谪客孤守定惠院 月光作伴好还乡
苏轼在黄州
苏东坡谪居黄州遗址今何在
名花苦幽独
月仪:读东坡诗词 讲东坡故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