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止科尔多瓦,西班牙庭院给你点“颜色”瞧瞧


五月的西班牙似乎和往常不太一样:

瓦伦西亚的曾经炽热的焰火只剩余烬;

塞维利亚刚刚过去的四月节也逐渐带走了姑娘们舞动的衣裙.......

她们都要给五月真正的主角让位:



五月的西班牙是白色院墙上开出的朵朵小花,是小小喷泉上涌出的潺潺流水;

五月的西班牙是主人为你热情敞开的大门,给你提供和当地人最好的搭讪机会

五月的科尔多瓦“庭院节”,给你一个收藏西班牙另类风情的机会,但是西班牙的庭院不止于科尔多瓦




安达卢西亚的庭院:庭院深深的迷人风情



patio,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庭院、院子、天井,这是专属于地中海的特色:不同于英式花园华丽宏伟的园林造景,在房屋围绕中的小小patio是小而精之美;也不同于中国园林的小家碧玉,patio还总透着一股神秘的异域风情。



西班牙的庭院从一开始就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尤其是在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当地夏季炎热干旱,最早定居的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在就在屋内留出一块天井,中央建有喷泉或者水井,既能透气又能储水。



之后,随着穆斯林民族的到来,开始在庭院内种植各种花花草草——装饰功能倒是在其次,主要是这样可以保持庭院周围墙壁的凉爽,起到降温的作用。



长夜无聊,在没有电视、没有电玩的时代,大家最好的娱乐方式就是打理自己的庭院:这儿挖个喷泉,那儿载棵小树.......久而久之,还生出了“攀比心理”,都想看看谁家的院子的设计最独特,花草最繁盛,就这样一直到1921年,诞生了首届庭院节比赛。



西班牙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庭院节,但是最著名的当属“科尔多瓦庭院节”(Festival de los Patios Cordobeses)在每年的五月至六月之间举行,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该节日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你对科尔多瓦庭院的认识还只是围墙上的一盆盆鲜花,那么你实在没有见过真正的科尔多瓦庭院!笔者这里为大家精选几处科尔多瓦最有特色的庭院,这也是每年庭院节的获奖大热门。


Postrera街28号院


这是全科尔多瓦面积最小的的庭院,但也是你最不能错过的庭院。作为科尔多瓦最古老的庭院,这里完全保留了古罗马时期庭院的原貌——从古井取水到植被的灌溉方式完全沿袭古罗马人的习惯,在历年的庭院节中有过23次获奖历史!


La Barrera街1号院


作为科尔多瓦最大的庭园之一,它既不属于贵族宅邸,也不是平民大杂院,而是根据17世纪的古老牲口棚改建而成!但丝毫没有破旧违和之感,在郁郁葱葱的花草下是百余年前的鸽舍、饮水槽等古老农具——这浓浓的复古气息如今反而成了庭院的独特景观!


Martin de La Roa街7号院


如果你就是因为明信片上的一片花墙而来,就是想单纯欣赏科尔多瓦的鲜花,那Martin de La Roa 街7号院一定不可错过,这里就是因奇花异草而出名,尤其是其中一侧院墙上开满了一种叫做“虾尾花”(La Gamba)的巴西热带花卉,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观看这面独特的“虾尾”花墙!



说到庭园内的各式花卉,科尔多瓦的庭院中最流行的植物是天竺葵、兰花,还有柑橘花等南部特色花卉。当然,科尔多瓦人并不满足于这些,他们还要把花草玩出国际水平:2017年,这里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花卉节(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las Flores),邀请世界各地顶级设计师为花卉设计造型,堪称“世界花卉的奥斯卡”



可以说,从大花盆到小小的瓶子盖,随处都能种下安达卢西亚人心中的小美好!



托雷多的庭院:古街小巷后的别有洞天



如果你去过托雷多,一定对纵横交错、高低起伏的古老街巷印象深刻,但是如果我和你说这些窄街窄巷的背后是一座座独具托雷多风格的庭院,你一定不敢相信!



是的,庭院不仅是古城托雷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每年的5、6月份托雷多当地也有自己的庭院节:面对窄小的街道,当地居民更需要在建筑物内开辟庭院,来透上一口气!



和安达卢西亚的庭院相比,托雷多的庭院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门厅、院子和楼梯是当地庭院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特殊的民族融合历史背景让托雷多的庭院兼具罗马、西哥特、阿拉伯和犹太等多民族的“混搭”风格


Patio可以是高大上的景观庭院,也可以是接地气的大杂院;可以是草木繁盛,也可以是市井风情,下面的几处patio肯定是你之前没见过的!


Casa de vecinos:“大杂院的” 市井风情



Casa de vecinos——关于这个短语,笔者目前没有找到确切的官方翻译,但可以理解为“大杂院”,或者更确切地说,类似于中国的“工人大院”!



这是19至20世纪时期兴起的典型工人住宅,为一到两层建筑,中间有个面积较大的patio,但是这里没有花草和繁复的建筑装饰,可以说其实用性远大于美观性:庭院中间有水井供院内所有人取水,还有盥洗区等公共设施.......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到了电影《功夫》中的那片嘈杂的棚户区:一大早上,男女老少排队洗漱,时不时还要喊上一句“包租婆,没水了!”



而这种西班牙式的大杂院中也有一个包租婆似的角色“casera”。但是不同的是,这种casa de vecinos中的casera似乎没有那么凶恶,她的主要工作是管理院内各项公共设施的使用,调解居民的各种纠纷矛盾,感觉更像是居委会大妈!



这种casa de vecinos部分是当时新修建的,部分则是将一些弃置不用的私人别墅庄园改建。这让笔者不禁想到天津的小洋楼: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曾经的名人故居和达官显贵的旧宅也都被改作了群居大院.......说是顺应历史潮流也罢,说是解决居住需要也好,这种改建行为的利弊难以一言蔽之,但是很多曾经的古老建筑确实因此面目全非......



至少现在我们知道,板鸭人也经历过这种阶段。


Patio de corrala (Madrid):工业革命的历史变迁




说到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作为首都的马德里首当其冲:为了容纳当时大批来马德里找工作的外省人,马德里诞生了独具自己特色的“大杂院”:Patio de Corrala。



这种大杂院的脱胎于两种特色建筑:Corral de Comedia和La Casa de La Malicia。前者特指16至17世纪时期西班牙的一种独特的剧院建筑:外部为封闭式建筑,内部有露天的庭院供观众观看戏剧——这种建筑在西班牙戏剧文学的“金黄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后者La Casa de La Malicia(骗子住宅)则是马德里的独家发明,其来源有点让人哭笑不得:16世纪初,王室定都马德里之初,大批贵族和官员迁入马德里,为了安置他们,国王规定马德里居民必须要腾出自己居住房屋的一半面积供王室居住!



马德里的老百姓哪能受得了这种强行入住的霸道行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开始纷纷为自己的住宅建造假窗户,假阁楼,营造一种多人共居一室的虚假外表,这场轰轰烈烈的“造楼运动”直至18世纪才结束。



到了19世纪,迈入工业化进程,木材厂、肉类加工厂等工业单位纷纷进驻lavapies, la latina等老城区,为了应对庞大的务工潮,人们参照“骗子住宅”的房间设计形式,在这里建立了户型密集的大院,内部则仿照露天剧院建造庭院,也就变成了马德里特色的patio de corrala——只不过这次,这些窗户和阁楼都是真的!



顺便提一句,拉美的特色居民区conventillo也是参照马德里的这种建筑设计而来的。


Patio de luces :对板鸭生活最接地气的怀念




无论是古老的私人庭院,还是曾经拥挤的“大杂院”——这些似乎都是西班牙过去历遗留的产物,而笔者最后要说的这种patio才最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Patio de luces 指的是西班牙现代高层居民楼中央留出的天井,看过Aqui No Hay Quien Viva之类的西班牙现代情景剧的小伙伴们应该都见过下面的场景,这就是patio de luces.



笔者曾经住过这种内有patio de luces的居民楼,从窗户往下望去,很多居民会选择将这里当做晾衣服的最好地点——不过你不要以为可以随意在天井内私搭乱建,抛扔杂物——人家板鸭人对于patio de Luces的使用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





聊了这么多patio,其实最后的这个patio de luces才是板鸭最真实的生活气息:从窗户伸向天井的晾衣杆、对门大妈做菜的饭香,还有邻居大叔家养的小猫偶尔会从房间的窗户爬到天井里面。


小小天井望去的那方天空,不觉狭窄,只有温馨,因为这才是在板鸭每天陪伴我们的的日出日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西班牙五月精选目的地
【2018年西班牙旅游指南】我从远方赶来,为您带来2018年节日攻略
走进西班牙 | 科尔多瓦
去西班牙寻一片蓝天
西班牙游客最多的特色建筑景点,竟然不是圣家族大教堂?!
西班牙旅游目的地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