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中,老北京的冷食冷饮
四九城
记忆中,老北京的冷食冷饮

北平西四区里的德胜门冰窖和什刹海冰窖,是京城天然冰块的主要来源地,炎热的酷夏,这两个冰窖的天然冰块远销四九城。


什刹海的冰窖面朝西南水面,背靠东南,这样设计无论是运进还是运出都很方便,还能避免阳光的照射。进出冰窖的斜坡道上铺着稻草袋子,防寒防滑,供运送冰块的马车行走。


带尖的冰镩子钩住冰块的一角,连拖带拽,装上马车,整个马车装满后,众人连轰带推将马车赶出冰窖。车把式把马车停稳后,喘口气、抽袋烟,就准备催马扬鞭上路啦!



当东方的阳光渐渐明亮时,鞭哨声、马打响鼻儿声、冰块儿散发的冷气,给路人带来阵阵的凉意。车把式根据饭庄、水果店、鱼肉店等店铺的需要,用冰镩子将大冰块镩成大小不同的个体。等候多时的孩子们大多在这时拣拾碎冰块吃。


临近中午,穷苦人家的孩子推着大人给做的三个铁轱辘的平板小车,边跑边大声喊叫着,小车上放着一个盛碎冰块儿用的木箱或荆条筐,用绳子捆得很牢,还有一个砸碎冰块儿用的铁榔头,他们风驰电掣般地奔向冰窖。很快,“冰核儿多给”的叫卖声便响彻在熟悉的街巷胡同里。这天真稚嫩的童声,给宅门富户和居住在大杂院的人们带来阵阵凉爽。


我住在西四牌楼西安门大街石板房较宽的胡同里,记得在西安门内大街路北,永和栈煤油庄和广记米面庄的门前,有一个卖冰激凌、雪花酪的中年人,他推着的木车上有一个大木桶,木桶里面有一个可以转动的白铅铁皮桶,桶里边分别装着做冰激凌和雪花酪的佐料,大冰块周围均匀地撒着很多大粒儿粗盐,据说能延长冰块融化的时间。

儿时的记忆总是特别美好,包括那些摊贩们的叫卖声,那合辙押韵的词曲至今萦绕在耳边。


“哎!这玉泉山的水来、德胜门的冰,吃得嘴里就沙沙冷冷,你爱吃来我爱盛,解渴带凉的冰激凌。”


“哎!这大碗给得多来、小碗就冒了尖,蜜蜂飞舞就落到糖上,你爱吃来我爱盛,解渴带凉的冰激凌来雪花酪。”


“哎!冰激凌来雪花酪,贱卖多盛让你尝口道,让你喝来你就喝,玫瑰冰糖就往里搁,让你尝来你就尝,桂花白糖就往里扬,这玉泉山的水来什刹海的冰,吃到嘴里就沙沙冷冷。”



“哎!左手拉来右手拉,没有马达用绳子拉,脑袋冒汗就功夫擦,这桶是雪花酪来那桶是冰激凌。”


卖冷食冷饮的响器,最著名的是“冰盏儿”,是金属制成的类似两个小碗的器具。别看这“冰盏儿”不大,它可是叫卖响器中的王者,一般小贩还买不起,得是有钱的大的摊贩才能买。拿北京话来说,打冰盏儿叫卖的人还有点儿“放份儿”(时髦、摆谱),打起来有点悠然自得,冰盏儿的声音不吵人,不让人烦,听起来有种别致的风味儿,是作家们难以用文字描摹的。


至于丰富多彩的曲词,全是摊贩们自创,每到盛夏,都伴随着回忆,带来久违的乡音乡情,那用江米面制成的,盛冰激凌、雪花酪的碗儿,还有木质的、用来品尝这些冷食的勺子,仿佛一一出现在眼前。品尝完冷食,连同江米碗一起吃掉,也算是童年时代的一种乐趣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旧时北京人夏天爱吃这口,您吃过吗?
清朝天津城 流行木冰箱
炎炎夏日,古人如何降温?自制空调风扇、常备清凉冷饮,潇洒惬意
京城的消夏记忆(专辑)
古代冷饮知多少
古人如何防暑降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