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同部件不同供应商,价格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标杆精益 前天

作者|溪源

来源|采购从业者

全文总计2275字,需阅读6分钟,以下为正文:

最近笔者采购系统的朋友,被其财务部门的下发的一条规定搞得焦头烂额。是何等规定能让一位业内老炮如此为难呢?这规定概括的说,就是要求相同产品的配套的供应商必须保持价格一致(差异至多不超过2%)

相对价格高的供方如果不接受降价,将被关闭供应链管理系统内的价格。这也就意味着,拒绝之时起便无法结算了。如果再换一个更直截了当的说法的话,其实就是……不同意降价?那就干掉你……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在笑,但这是现实。引用马克吐温的名言,“现实远比创作离奇,因为创作会无限趋近合理,而现实却不会”想来其实BOSS原本的目的,也许只是督促各业务部门尽快完成所谓的降本目标。

是一种态度和威慑的传递,其战略层面远大于战术层面。但在一些趋炎附势的家伙的推波助澜下,慢慢演变成了一场,带有90年代城管部门,管理街头摊贩般剧情的无厘头喜剧。

这里不谈职场的虚与委蛇,也远离办公桌政治。究竟为什么相同零部件,不同供方存在价格差异。是所谓的价格歧视,还是客观存在呢?

那让我们从成本构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原因:

01

研发费用的差异

研发费用主要针对委托设计或协同开发的产品,供方开发初期推入研发人力,软件资源,实验资源,调试费用等等。该部分费用多以分摊方式体现于产品售价。但如果拿着已经冻结的成熟方案,去找另外一家供方开发。那与原供方比较,新供方的价格肯定是要有优势的。

如《我不是药神》的剧情里,为什么正品的药要贵数倍,除了赤裸裸的价格歧视,另一方面的也是一款药品从研制到批产要数年耗资巨大。而这些巨额费用,资本家们最终肯定是需要终端客户买单的。

02

材料成本的差异

相同产品的供应商会因为原材料的成本不同导致差异,例如同样的结构钢锻胚,从B钢采购圆钢和从S钢采购圆钢成本是有较大差异的。这里还不考虑起订批量和交付周期紧急度等等影响。

关于与大型钢厂合作的感受,相信大家也有些感触,就算你自认需求量再大,谈判桌上常也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关于毛坯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的波动,材料质量等等,如果两个供方,所用毛坯原材料存在这些不同,那自然在毛坯成本上有一定的差异。那从高价类似B钢体量采购原材料能带来什么呢,自然是更可靠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和最重要的客户信任。

03

加工费用的差异

相同产品的供应商会因为加工设备的不同导致差异,例如,同样的毛坯,一家供方使用四轴的加工中心,另外一家立式铣床和摇臂钻拼凑的专线,这自然有较大差异。显而易见,四轴加工中心的加工费用肯定要高于后者,但同样,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要优于前者。所以加工费用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04

人工费用的差异

相同产品的供应商会因为人工费用的成本不同导致差异。现在南方企业用工确实有些困难,特别是技术工种更是如此。年轻人们更热衷于做网络主播、电竞、微商、滴滴、外卖、躺着等等,而且收入不错,甚至有一夜暴富的,当然也已经普遍被社会价值观认可。

能甘愿踏踏实实待着机床前面的年轻技师,确实越来越少。我们看到大国工匠受人敬仰,但那一条成功之路又是何其寂寞坎坷。没办法了,用工单位为了吸引年轻人,自然要采取提高待遇等手段。那用工成本自然水涨船高,供应商消化不掉,就想办法要分摊到产品的成本里。那相对北方企业来说,人工费用方面便要高出许多。

05

包装物流的差异

物流包装费用自然不必说,全球采购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基本的采购策略之一。从荷兰采购毛坯和从河南采购毛坯,费用自然有差异。特别是包装耗材,隔热材料等。运费多以单位体积公里计费。如寻源开发阶段,未充分考虑供货半径的因素,就会出现千里送鹅毛的情况,运费常常高于材料单价。

06

营销费用的差异

营销费用也是一样,那些所谓培训费,会务费,招待费等等,供应商的财务会一股脑儿的划进销售费用科目。严谨的公司呢,会按发生客户划分,但更多的公司就直接摊派了,那该处费用的差异……就不言自明了,笔者也点到为止吧。

07

利润率的差异

再则就是利润了,传统制造业已经早过了暴利时代,所以利润的差异已经不会很大了。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利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某家供应商,成立初期是朋友公司,是其唯一客户。双方合作将近20年,供应商的市场越做越大,成为北方行业翘楚。

而朋友所在的主机厂却止步不前,沦为三流。最近一次商务交流中,供应商的管理代表,直言不讳:双方虽然仍有合作基础,但如果不能保持较高的利润,在产能的分配和新产品开发上,肯定是要受到限制的。

08

其他费用的差异

其他费用还包含物,管理费用,资产折旧,财务费用,税金等等。继续的细化拆分,笔者认为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主要的80%成本占比基本在上面了(不含税费),其他费用多是按材料与加工费用的按比例折算产生,前二者差异大小也决定了这些费用差异。

如上面的分析,拆分直接材料成本,可以看出相同的产品,不同供应商可能存在价格差异的原因。当然这些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但最终体现在价格上的问题,就是相同的产品,存在不同价格。

想必各位读者也有了自己的意见。笔者的朋友觉得该规定既不合理也存在法律风险。而且现阶段市场环境恶劣,供应商体系本就极其脆弱,不宜出招过重……但论到这里,笔者和朋友有了些分歧。

朋友的想法是要维持现状,等待大环境的改变,再求发展。而笔者则认为该推倒从来。其实这就如近现代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粉妆改良远不如打碎重塑,所谓不破不立吗。就算朋友有李中堂再世的才能,也只能够落得自嘲裱糊匠人的唏嘘。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实践和时间永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财务的规定对错与否,留给各位读者评论。但笔者和采购系统的朋友都认可相同一点,那就是:价格永远没有高低之分,而只关乎合理与否……

如果你觉得这个视频对你有帮助的话,欢迎点赞分享转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存货成本如何确定?
采购成本为什么降不下来?——需要做市场竞争性分析与供求关系
IPO案例讲解:IPO审核中,关于主营业务成本的核查要点
​采购新产品时,如何评估供应商的报价是否合理?
一叶障目的供应商管理视角——写给三把火的上任新官
别让恶意报价破坏自己的价格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