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猪周期研究方法探索及猪价预测

   财经豹社 2018.10.24 09:30

        猪肉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食物,人们一日三餐中美餐几乎都会接触到猪肉,也正因为人们对猪肉的强劲需求,导致了猪肉价格的波动强烈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让猪肉成为整个经济体系中稳定而重要的一环,也由于人类对猪肉的依赖,所以研究懂猪周期相当于拿到了一张可长期无限支取的支票。

   猪周期是一个怎么样的周期?猪周期是指猪肉价格呈周期性变动。猪肉作为一种定价权完全由市场交易决定的大宗商品,生猪的价格形成遵循最基本的供需理论。

   猪周期循环运动是通过生猪供给作用于猪价涨跌,养殖户用价格来指导生猪的生产,生产量随即再影响价格,从而形成一条闭环的自我循环路径。

   猪肉价格变动呈周期性,而有波动就有盈利的空间,有周期性就能把握入场点。

   如果按照上述基本原理推演猪周期的演变,则每一轮猪周期都会成为极为相似的重复现象,但它并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从06年开始我国猪价的波动幅度突然变大,长度逐渐拉长,后面的三轮猪周期(2006-2010, 2010-2015 , 2015-至今 )走势跟06年之前差异很大。

   可见供求关系只是猪肉价格变动中最基本的原理,它决定了猪肉价格的周期性和基本走势轮廓,但是它并不是猪周期变化的唯一因素,猪周期的的走势变化是又众多因素叠加起来的结果。所以用蛛网模型则更能贴近真实情况的解释猪价大周期波动的机理。蛛网模型是一种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在失去均衡是发生不同波动情况的动态分析理论。我们以供给弹性较大的蛛网模型来演示外部冲击(例如:疫情,政策)作用下猪价如何演变。

   蛛网模型的动态分析起始于一个外部冲击的出现,外部冲击导致t期供给减少,需求大于供给,于是消费者愿意以高于均衡价格的出价购买t期全部的供给,而t期形成更高的价格刺激生产者在t+1期生产出超过需求量的供给,于是消费者在t+1期愿意支付的价格下降,并且再次作用于t+2期的生产者对供给量的决策,依次循环相互作用下去,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就形成了价格和产能波动幅度越来越剧烈的发散性蛛网。

   在解释猪价波动时,上述思路本质上都是以产能的变化为出发点,推导出产能与价格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成就,因此最常见的的分析猪价的逻辑就是根据稳定的生猪生长周期,以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来预测10-11个月后生猪的供给来推测猪价的涨跌。

   在2014年之前农业部发布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有效的猪价预测,但是人们发现上述方法早已失效。

   究其原因,在本轮猪周期之前,我国养猪行业的主要生产指标始终处于比较稳定的区间,对生猪的供给影响最大的变量几乎就是能繁母猪存栏,而近几年在环保高压政策以及规模化养殖进程提速的背景下,农业部的能繁母猪样本数据有效性,能繁母猪生产率(msy)以及出栏肥猪的头均增长等因素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和头均体重增长带来的头均出肉量增加等多项行业整体性变化,一方面削弱了能繁母猪存栏对猪肉供给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加大了我们做研究判断时的预测难度,每个变量的预测距离真实的数据差一点,其积累的综合预测结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偏差,所以传统的单单根据能繁母猪存栏的思路已经不具有操作性了。

   以产能的规律性重塑猪周期的研究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周期分析思路。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一条假设:猪产能能够预测猪价的变化。那么怎么才能知道生猪养殖行业真实的产能数据呢,答案是屠宰量。屠宰量是更接近供给量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屠宰量倒推行业产能的变化,从而得知猪周期不同阶段产能增减的内在规律,并最终用这套产能变化规律来推测本轮猪周期可能会怎样演化。

   屠宰量数据的有效性

   数据来源: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来自农业部兽医局的月度数据。其数据量占全国出栏量的30%以上,样本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首先要知道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数据是否有效还是要回归猪产能和猪肉价格关联的这个假设,如果屠宰量的增减与猪价涨跌对应,能有效的反映当期猪价的同比变动,则可以认为该数据变动趋势和幅度是接近真实的情况,那么该数据则可以用来推倒出行业产能的情况。

   我们通过简单的对比猪价和屠宰量的走势发现无法揭示两者的关联,但是通过对比两者同比涨跌幅度,我们发现屠宰量的同比变化与猪价的同比变化存在明显的反向关联,所以可以认为屠宰量的变化趋势是符合猪肉价格走势的,屠宰量的数据是具有有效性的,我们可以利用该数据研究行业产能在猪周期中变化的情况。

   屠宰量数据有哪些用处

   用屠宰量重新划分猪周期

   界定猪周期起点和终点的常见方法是以一轮猪周期下行阶段的猪价最低点作为本轮猪周期的终点,同时也是新一轮猪周期的起点,相邻两个最低点跨越的时间就是猪周期的长度。但是常规的划分方法总有不足,以2010年为例,全年生猪均价和最低价分别为11.78元每公斤和9.48元每公斤,同比均高于2009年(价格上涨,低点出现),以猪价最低点定义周期的终点就会将2010年划分成新一轮猪周期的开端,但实际上2010年全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屠宰量为22749万头,比2009年的20825万头大幅增长9.24%,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栏量数据也比2009年高3.47%,所以2010年猪价上涨可能是由于消费端增速比生猪供给增长幅度更大,导致在供给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猪价依旧同比上涨。

   猪价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产能变化引起供给量增减,年度之间总需求量可以假定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那么可以根据生猪供给趋势发生转折的点来重新划分猪周期,这里生猪供给用屠宰量的近似代替。重新划分的猪周期上轮为2011-2014年,本轮猪周期起始于2015年尚未结束。

   用屠宰量检验能繁母猪存栏数据的有效性

   屠宰量数据的变化趋势符合猪价走势,也就是说屠宰量能有效的反映行业产能变化的趋势,那么我们可以用屠宰量来检验一下历史上哪些年份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是真实有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对应着10-11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所以如果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是有效的,那么T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应该能与T+1的屠宰量相对应。

   由图可知,2009年-2013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先降后升,对应2010-2014年上半年屠宰量先降后升,这里说明2009-2013年上半年这段时间里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猪价不同阶段之下母猪的价格

   以近两轮猪周期的上行阶段为例,在猪价从低点开启上涨至见顶之前,母猪价格涨幅在猪价上涨初期和后期有明显差异(分别标记为图中的stage1和stage2)。具体地,相对于生猪涨幅,在2010年和2015年猪价上涨初期,母猪价格涨幅较小,在2011年和2016年猪价上涨后期,母猪价格涨幅明显加大,因此,我们可以归纳为:猪周期上行阶段,在猪价上涨初期,母猪价格涨幅较小,反映出补栏量较小,行业产能小幅增加,在猪价上涨后期,母猪价格涨幅巨大,反映出补栏量很大,行业产能大幅增加。

   同样的,在猪周期下行阶段中,母猪价格跌幅在猪价下跌初期和后期有明显差异,猪价越是接近底部,母猪几个相对于生猪价格表现的越弱。

   如图所示,2009年-2010年的年内低点是逐步抬高的,而母猪价格的年内低点却是逐步下降的,2014年-2015年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可以归纳为:猪周期下行阶段,越是接近猪价的底部,行业亏损时间越长,则母猪价格相对于生猪价格的下跌越明显。反映出养殖户对母猪淘汰量加大,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单位价格跌幅导致的行业产能下降幅度越来越大,猪周期加速见底。

   母猪价格不同阶段下能繁母猪存栏量

   如图所示,图中采用了已经验证的2009-2013年的数据,能繁母猪存栏量与母猪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但是有两点值得注意:

   1.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动滞后于母猪的价格。

   2.母猪价格从周期顶部回落的第一年,能繁母猪存栏量没有下降,而是继续大幅增长。这说明了,在猪价见顶初次回落的过程中,即使母猪价格跟随生猪价格一样大幅下降了,只要行业利润仍在正增长,产能扩大就会持续。

   同样的,从行业初次出现亏损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与母猪价格的走势也基本一致,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随着母猪价格的持续低迷和行业利润反复出现亏损,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幅度越来越大,即产能在加速下降。因此,虽然2010年和2015年的猪价最低点高于底部年份2009年和2014年,但母猪价格却纷纷创了新低,而行业产能的下降幅度比母猪价格跌幅更“严重”,形成了个周期产能的底部,并相应催生了2011年和2016年周期的顶部。

   本轮猪周期预测

   本轮猪周期走势类似于2010年-2015年,2017年与2012年都是猪价见顶后第一年,猪价开始回落,但行业全年保持平均正利润,没有任何一个月份出现亏损,因此2017年和2012年的利润积累越来越丰厚,养殖户扩张规模的积极性和资金实力都持续增加,行业产能同比持续上升,尤其是随着猪价下半年的季节性反弹产能也会显著增加创新高。

   2018年和2013年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周期见顶后的首次亏损年份,不同之处在于,2018年亏损幅度较大,亏损时间较长,以自繁自养为例,2013年亏损时间段在3月下旬至6月上旬,持续两个半月,周度头均亏损最大值约127元,周度平均亏损约74元每头,2018年亏损时间段在3月至7月,持续5个月,周度头均亏损最大值约326元,周度平均亏损约198元每头。所以预计2018年去产能幅度比2013年更大一些。简单来看,目前我们处于周期下行以来的首次亏损,行业产能下降的速度较慢,幅度较小。

   2019年走势预测

   2019年猪肉价格主要由2018年行业整体的产能情况决定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2018年所处的周期阶段和猪价走势对2018年行业产能变化做推测,这里我们重点关注年中和年末的产能情况,因为其分别决定了2019年上半年的低点和下办年的反弹高点。

   由于行业产能在2017年全年人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2017年末至2018年3月份之前的产能同比大幅增长,而2018年仅仅本轮周期以来的首次亏损,所以尽管亏损幅度较大,养殖户大多观望,而不是立刻大幅去产能,所以今年上半年产能下降幅度即使大于2013年,也很难将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3月份之前大幅增长的产能全部吃掉,这表明今年年中的产能很可能比2017年年中还要大,那么2019年上半年的生猪供给同比有增无减,猪价中心将继续下降,2019年上半年仍将面临深度亏损。下半年随着猪价反弹,产能将有所回升,但由于今年已经开始出现亏损,补栏积极性将比2017年下半年低迷,所以2018年下半年产能回升幅度有限,年末的产能将大概率会同比下降,所以预计2019年半年猪价的重心有望同比小幅上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猪存栏4亿头,猪价涨破20元,产能恢复超9成,猪价大涨为哪般?
猪周期去产能之路漫漫
史上最丧心病狂猪周期分析!看完终于知道猪价什么时候才会涨
生猪周期及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行业研究】生猪养殖行业观察及2022年信用风险展望
分享1个内部投资框架(猪股分析模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