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serfield医药百股百评(15):金域医学

关键词体外诊断IVD第三方医学检验ICL

前面十几篇文章都在写药这一篇写写非药的部分正好最近和小伙伴在谈论IVD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本篇就以金域医学为着眼点说说IVD行业的一些特点和未来模式变化

由于前同事号称IVD小王子所以我原来跟IVD类企业跟的并不紧如果谬误大家多纠正但是在整个医改背景下ICL行业的发展变化还是有一点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由于很多网上的报告讲了太多的财务分析业务拆分这样直接扒wind数据的文章我就不在基础部分过多写了可能写写我对这个行业认知以及金域未来的发展驱动力至于落实到投资上是否要现在市值下去投资金域的股票要看投资者自己的想法本人概不负责

第三方医学检验ICL金域医学的业务叫做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简单的说就是医院的检验科把自己不愿意做的标本外包给ICL可能是因为第三方成本更低也可能是因为某种类型检验的标本少自己上设备不值得ICL干的就是比较苦逼的标本检验外包的活当然苦逼并不等于不赚钱不等于没发展在国外这是一个很大的行业而在国内还在行业发展初期而对于我喜欢在行业发展初期就形成垄断格局的企业金域医学恰恰符合这样的特点

国内市场格局国内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行业目前市场规模约100 亿市场渗透率仅约5%全国检验费用2000亿×5%=100亿最大企业是金域迪安达安康圣环球特检其中金域医学市占率最发达到30%下面表格应该来自于火石研究院第三方医学检验四巨头的较量

国外市场格局海外行业渗透率大约在30-70%美国大约30%欧洲大约50%日本大约70%

研究小贴士

为什么国内外ICL规模或者渗透率差异这么大

我觉得核心原因是国内医院的检验科盈利单元而不是成本单元就如以前医院药房由于有20%加成所以医院迟迟不愿意剥离药房但是药品零加成之后全国药房托管业务就开展的如火如荼而医院检验科也是这样情况试剂采购+人员成本远远小于检验项目定价的时候医院只愿意把一些边角料的样本送到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未来如果政策导向导致医院自己做根本不赚钱甚至做的多亏的多又或者是检验科成为医院的成本单元那时才真是ICL行业爆发的关键拐点至于这样的key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可能需要我们持续关注行业政策变化

随手拍脑袋说一个自己想到的但是并不一定实现的情形未来如果不是按照项目付费而是按照病种付费譬如深圳港大医院据说一个感冒疾病问诊化验用药全环节200元全包那么医院自然愿意选择低成本的第三方检验来去做标本化验自然愿意用又便宜又好用的药物

金域医学分析

发展历程从10年销售额只有4亿发展到17年收入达到38亿行业渗透率也从1%提升到5-6%每年渗透率逐步提升其实这些年对于金域来说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不断提升自身的检验水平顺应第三方医学检验渗透率提升的趋势稳住自己第一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

未来发展驱动力

1连锁化成长只要是连锁化经营的企业都会出现新开店短期亏损中期盈亏平衡长期成熟盈利的发展阶段而金域现在净利率只有5%左右如果按照老店-新店拆分来看现在金域有37个检验中心其中大本营广州金域的净利率达到了15%而有十几个还处于亏损期ICL这门生意三年才能做到盈亏平衡五年才能收回成本所以成熟中心的平稳增长+新开中心的扭亏为盈是连锁模式下的驱动力另外一方面连锁化企业成长之后可能有一定规模效应譬如试剂采购优势销售费用率摊薄等等这方面也是金域未来净利率变化的重要关注点

2新检测技术在基因检测开始试点的时候金域就在无创产前等基因检测领域布局了基因组学的收入规模也迅速从12年1.5亿增长到17年超过8亿当然近期由于国家政策变化金域标本外包模式受到了一些挑战但总的来说如果有新型检验技术金域能够做到快速跟进并吃到自己的蛋糕

3研发驱动如果让大家去猜广义IVD领域谁家的研发投入最大大家可能会猜明星企业华大基因但实际上17年金域研发投入2.56亿排名行业第一金域的研发一般都是搞学科项目引进验证以及引进专家科研试验之前围绕基因检测也做了很多工作譬如和Illumina合作开发适合县级医院的4-5 万美金小型测序仪说白了现在花的钱都是未来上新项目的储备所以金域算是花钱花得比较值的生意模式

独立第三方检验业务未来可能受到哪些挑战

1检验项目降价我们看到医院检验科的检验项目呈现不断降价的趋势而对于医院检验科来说一个层面看降价之后可能会把自己做不赚钱的项目外包掉这样变相扩大了第三方检验的蛋糕但是另一个层面看对于检验科检验项目价格相当于产品售价ICL标本检测的报价相当于成本那么在售价降低的背景下回头去ICL压低成本价也是可以想见的事情而金域医学过去两三年报表的毛利率也体现了这样的压力未来如何应对也是第三方检验类企业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薄利多销增加新检验项目特色服务等等

2打包集采竞争润达类的检验科打包业务一方面会把检验科的采购业务全部外包润达帮忙采购价格更低更合理的耗材另一方面润达也会向检验科投放检验设备提升检验科的检验能力那么从逻辑上讲就会间接减少检验科外送到ICL的样本量所以集采打包和ICL算是间接性的竞争吧

3区域检验中心竞争国家现在推进区域的医学检验资源整合共享前一段时间也看到了郴州成了区域医学检验中心落户到西交大附一院郴州中医院原来的模式是市级或者县级医院各家都有自己的检验科现在可能会把县级检验科资源都整合到一个区域医学检验中心所有的样本都送到这个中心去检验这样的中心可能是独立或者共建的第三方区域检验中心也可能落到当地实力强大的某个医院的检验科美康生物借着政策东风现在旗下区域检验中心业务有独立牌照14家合作的30多家同样道理如果一个区域所有医院的检验科标本检测都去送到了区域检验中心那么外包给金域这样第三方检验的标本数量就会减少当然金域也可以主动拥抱变化也参与到医院检验科或者区域检验中心共建的大潮之中

终归到底有价格方面的挑战也有不同模式的跨界挑战ICL行业未来要更多依靠自己的准确快速全面的能力来铸造自己的专业壁垒才能持续发展壮大

顺着ICL行业我们今天也谈谈整个检验科&IVD行业未来有哪些模式方面的变化生产企业代理商第三方检验等不同角色的特点

未来IVD行业的模式融合

生产型企业+代理商这类可能是现在能看到最为普遍一种模式以迈克生物为例迈克早期是日立的西南区代理商之后自己生产生化试剂转型成为了生产企业然后在全国扩张的时候通过收购区域代理商并约定迈克自有产品的销售占比来推动自己的生化发光等产品进行全国销售这类兼具生产和销售具有较好的市场敏感度但同时现金流量表也受到代理商应收账款的拖累

生产企业+区域检验中心以美康生物为例以生化试剂起家布局区域医检所优势在于第三方检验如果使用自己试剂采购成本低弱势在于美康无法供应所有标本测试的检验试剂非生化部分还要从其他厂商采购而且生产企业的国内品牌力影响也不足以为第三方检验导流归根结底变成了两块弱相关的生意

打包集采+代理商以润达医疗为例检验科打包的集采模式起家通过并购代理商迅速扩大覆盖区域把代理业务转化为集采业务这类模式优势在于可以迅速扩大自己的覆盖范围同时发挥自己的服务优势把旗下代理商职能从简单的特定品牌代理升级到检验科全品类服务但是劣势也一样代理商本身垫款职能导致现金流量表可能不好看

三方检验+代理商以迪安诊断为例迪安是第三方检验中心起家通过并购代理商扩大覆盖区域成为罗氏国内最大的渠道商优势在于可以借助罗氏品牌与大医院检验科有更密切的接触交流但劣势在于第三方检验和代理商业务的协同性没有那么大还担着代理商的应收账款

药品流通商+IVD代理商以瑞康医药为例瑞康山东区域药品流通起家发现省外的药品流通企业并购整合比较难好标的都被国控华润盯着那么横向不好做就纵向发展去并购IVD代理商来扩大经营品类从走出从区域扩展到全国的发展之路只不过现金流一般的药品流通再加上账期更长的IVD流通业务现金流量表就完全没法看了


总结

这篇文章顺着金域医学谈了谈第三方医学检验这个行业以及延伸讲了讲整个IVD行业趋势未来具体的发展如何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金域检验招股书看ICL(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深度分析)!
金域医学交流纪要20200915 $金域医学(SH603882)$ #医疗器械# 一、公司上半年业绩简介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4.75亿元,较 20...
从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看我国分级诊疗的推进
一文带你了解国内第三方独立实验室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分析-来自金域、迪安的从业分享
临界点交易: 迪安诊断:跑马圈地,打造第三方诊断王中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