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拾掌控权的极简人生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流行,是因为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丧失对于生活的掌控权。

本版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回不完的邮件、此起彼伏的微信群提醒音、衣柜里满溢出来的衣服、冰箱里堆积的过期食品……这是当代忙碌的城市人生活的真实场景。朝九晚五的工作,加上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太多的“身不由己”让大家发出这样的呼喊:“活得太累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决之道。经济实力雄厚的人开始聘用助理、家政,将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外包出去,也有人请父母帮助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另外一部分人则开始尝试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剔除一切不必要的物品和需求,轻装上阵,重拾对人生的掌控权。这就是极简主义(minimalism)生活方式。

断·舍·离

2013年开始,随着《断舍离》一书中文版的引进,国内掀起一股“断舍离”的风潮。事实上,在日本,这种极简的生活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与传统的整理收纳不同,“断舍离”强调从物品的数量本身进行控制,即所谓的“闭源增流”。这与极简生活方式所追求的目标高度一致—将生活空间还给生活在其中的人,创造一个流动的空间。

在《断舍离》一书的作者山下英子看来,没有用的物品收纳得再整齐,“也终究只是杂物而已”。从2000年开始,她便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开始在日本各地举行讲座,引起日本nhk、《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大媒体竞相采访,“断舍离”为日本社会的流行话题,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全民断舍离的热潮,学员也日益增多。

旅居北京的日本自由记者小百合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日本家庭很多本身居住面积就不大,加上大多兼具传统生活方式与西方生活方式,堆积的物品很容易侵占人的生活空间。再者日本地震频发,因而对家中物品的整理、摆放更是格外重视。

在一档名为《全能住宅改造王》的日本电视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房子主人多年积累的书籍、衣服等物品占据了整个房间,生活在其中的人根本没办法享受生活。在极简生活方式风靡之前,日本人更习惯将希望寄托在有效的收纳管理上。

然而事实证明物品庞大的绝对数目已经超过了整理收纳能够承担的范围。只有缩减物品数量,才能拥有随心生活的自由空间。

少即是多

乔布斯的黑领衫、奥巴马的套装、马克·扎克伯格的t恤……其中不难总结一条规律:成功人士爱极简。

lifeedited.com和treehugger.com的创始人格雷厄姆·厄尔,去年登载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简单生活之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转载。作为科技新贵,格雷厄姆拥有豪宅、跑车,他甚至雇用了专门的买手帮自己购置家具。“大量购买东西从新奇变成了寻常。很快,我对一切都麻木了。”当新款的诺基亚手机已经无法让他感觉到丝毫兴奋的时候,他开始疑惑:为什么拥有了财富的自己比以前更加焦虑。而更加让他不开心的是,似乎房子和里面的东西正在成为他的新雇主,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它们。

格雷厄姆最终作出了改变,他卖掉了大房子,现在住在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床可以折叠到墙上,餐桌是可伸缩的,他有6件白衬衫,10只浅碗……事实证明,他完全不需要那么多物品,同样可以过得非常舒适。而作为一名终身创业者,他的最新项目便是设计这样精巧构筑的小型房屋—“支撑生活,而不是破坏生活”。

极简主义者信奉的一条重要准则是:lessismore(少即是多)。他们坚信,拥有的比较少,可以给人生带来更多自由。

对女生来说,衣柜里的衣服永远不够,即使她们中的大部分都拥有一个即将被塞爆的衣柜。对此,在极简主义者中流行着所谓的“333挑战”,即在3个月的时间里只穿33件衣服。从现有的衣物中挑选33件最喜欢的放在衣柜,其他封箱。如果自己3个月都没有打开箱子的话,那这箱衣服可以丢掉了。

美国elitedaily记者johnhaltiwanger不久前发表了《简约哲学:为什么成功人士每天都穿一样的衣服》一文,指出现代人在琐碎事情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从而遭受了压力,比如选衣服。穿差不多的衣服不会出错,而且会形成固定标签,比如奥巴马和扎克伯格。虽然可能被评价为缺乏时尚感、古板,但相较节省下来的时间与金钱,却值得一试。

不想在衣服上浪费太多时间的女人们也开始设计独属于自己的“制服”,从而节省在购物、搭配上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能获得专属风格。自由撰稿人alicegregory为自己选定了黑色中领衫配蓝色牛仔裤及黑色矮跟靴的装扮,她说:“没有人注意你到底穿了什么,但大家会记得你的风格。”

极简有道

豆瓣“极简生活”小组目前拥有12302名成员,管理员“树树呓涟”生活在加拿大,践行极简生活原则已经有几年的时间。她展示了自家的生活空间,几乎可以媲美房地产商展示给客户的屋子。台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摆设、抽屉里总是保留着空位、衣橱里的衣服寥寥无几,甚至洗手台下方这种容易堆积杂物的死角也只是放着几瓶清洁剂……

除了够用就好、闭源增流之外,她分享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自己要处理的杂物,不要轻易转赠他人,避免变成别人的负担。自己享受到了极简生活的好处,应该分享给身边的人。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大众文化研究者周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身边有不少坚持极简生活原则的朋友,其中很多是大学老师,他们有的拒绝智能手机,有的是一周只收一次邮件、其余时间埋头在山里做学问……

“但极简主义与摇滚乐一样,都属于亚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景观。”他解释说,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流行,是因为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丧失对于生活的掌控权。

“进入复杂社会时期,很多东西表面看起来简明,但是背后十分复杂。一台电脑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内部结构却复杂到可能连发明电脑的人都感到神奇的程度。人对社会的掌控力越来越低。”

相较花钱买东西,不如花钱买经历。如此一来,既能拥有清爽简洁的生活,也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重拾对于生活的掌控权。

原标题:重拾掌控权的极简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生活做减法,才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王喆|艺术家
别再乱花钱了,我们的生活不需要那么多东西
【整理收纳19招】整理不再做无用功
生活丨极简生活与不消费主义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极简主义生活美学(套装全2册)
每天静读一本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