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寄人篱下”到“鸠占鹊巢”,田氏取代姜姓齐国,经历了六步走

田氏代齐,是春秋时期的一件大事,整个过程持续了长达三百年,

期间,田氏家族通过种种手段,最终取代了姜姓齐国。

那么,原本“寄人篱下”的田氏,又是如何做到“鸠占鹊巢”的呢?

今天,我们就说一说田氏代齐的过程,大概经历了六步。

“陈氏”改成“田氏”的缘由

田氏,原为陈国的贵族,为“妫”姓陈氏(先秦时期,姓和氏不同)。

陈国是帝舜姚重华的后裔,首任国君陈胡公妫满曾在周文王时期掌管陶器制作,

武王灭商后,将自己的长女大姬嫁给妫满为妻,封于陈地,建立了陈国

周初陈国还是三恪(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和春秋十二诸侯之一

陈胡公死后(陈胡公的后裔,有个人物比较出名,就是西汉的王莽),

继位的是陈申公,此后依次是陈相公、陈孝公、陈慎公、陈幽公、陈厘公、陈武公,

陈武公死后,继位的是陈夷公,这也是周幽王继位的那一年,

陈夷公在位三年便去世了,其弟陈平公继位,

七年后,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1年)。

陈平公死后,继位的是陈文公,之后是陈桓公

陈桓公在位时,正赶上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当时卫国公子州吁杀害了他的异母兄卫桓公后自立,

州吁作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弑君篡位成功的公子,担心得不到周天子认可,就亲自前往陈国,想通过陈桓公去朝觐周天子,却不幸被卫国大臣石碏联合陈桓公杀死。

陈桓公虽然帮助卫国处理了内乱,可没防备自家后院起火

陈桓公有个异母弟弟叫妫佗,其母为蔡国女子,在陈桓公生病时,蔡国人为他杀死了陈桓公以及陈国太子,并且拥立妫佗继位,

或许是为了兑现承诺,妫佗即位后娶了一名蔡国女子为妻,这个蔡女比较风流,与一个蔡国人经常暗通款曲,也常常回到蔡国,

而妫佗也喜欢风流,常常跟着妻子回到蔡国与其他蔡女寻欢作乐,

这就给陈桓公的妫跃找到了报仇的机会,妫跃的母亲也是蔡国人,

他暗中联系了蔡国母族势力,让他们杀死了妫佗,妫跃夺得君位,是为陈厉公

陈厉公便是田氏始祖田完的父亲。

陈厉公(在位五个月去世)去世后,其弟妫林即位,为陈庄公,

陈庄公(在位七年)去世后,弟弟杵臼即位,就是陈宣公

陈宣公也是个拎不清的国君,他想立宠妾的儿子款为太子,便杀了太子御寇,

这也使得与太子关系要好的公子完吓个不轻,公子完怕无辜遭祸,就拖家带口逃亡到了齐国,

这时齐国正是齐桓公当政时期。

公子完举家迁到齐国定居后,便“以陈字为田氏”,即改为田氏——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陈完食采邑于田;另一说,是陈、田古音相同。

田(陈)完即田氏始祖,这就是改姓(实际上是氏)的缘由。

此时齐桓公正是用人之际,他本想任用田完为卿,不过田完推辞不就,齐桓公就任命他为工正,主管工匠事务,

田氏开始在齐国有了立足点。

那么,寄人篱下的田氏,又是如何“鸠占鹊巢”,夺取了姜姓吕氏的齐国呢?

第一步:从寄人篱下,到侍君得宠

相传田完出生时,当时周王身边的太史经过陈国,还为田完占卜过前程,

太史看过卦象后曾对陈厉公说,你这小儿子将来不在陈国就会在姜姓之国取代国君.......

这卦象之事,本就是史料编纂者们故弄玄虚,田完到死也没取代哪位国君

不过他的后代可就了不得了,堪堪过了五代,就已经成为齐国国君身边的宠臣了。
据《史记》,从田完开始,

田氏经历了田完、田孟夷、田闵孟庄、田文子须无田桓子无宇,共五代。

到了田氏家族第四代首领田文子须无时,他已是上大夫爵位了(某某子),上大夫虽不是卿,却是地位与卿相当,

田须无死后,其子田桓子田无宇继承爵位。

从田无宇开始,田氏家族的命运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转折——齐庄公四年,田无宇力排众议,断然出兵伐卫、晋,并取得了胜利,

齐庄公越看这个小青年越喜欢,高兴之余便将女儿孟姜嫁给了田无宇,

也就是成了齐庄公的女婿,

一个女婿半个儿,田氏家族与姜姓吕氏就这么有了一丝除君臣关系之外的微妙联系。

这是田氏家族崛起的第一步。

第二步:田氏与齐国公室争夺民众

齐国的国君,自齐桓公之后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齐景公当政时,

齐国百姓的日子已经是饥寒交迫、食不果腹了,而齐景公还过着奢侈的生活,

公室里布帛稷粟都放烂了,也不愿拿出来救济百姓,

不仅如此,齐景公还派人看守山林川泽,禁止民众使用,

尤其到了晚年更甚,一点也不顾民众死活,这个时候田氏趁机开始收买人心了

姜齐公室盘剥民众"征敛无度",

田氏反其道而行之,用小斗收税,用大斗贷粮给民众;

姜齐公室刑罚苛暴,"国之诸市,踊贵屦贱"(当时有个刑罚叫“刖足”,由此出现了一种职业:专门做假脚出售,古代称之为卖踊

田氏就废除了这些刑罚,"修功行赏,亲于百姓",并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姜齐公室禁止民众使用山林川泽,

田氏就““山木入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

原本晏子见到田氏这一系列动作,告诫过齐景公,不过为时已晚,

虽然齐景公也采取了一些限制田氏家族发展的措施,但是再努力也已经无力改变这种趋势了。

这是田氏代齐的第二步。

第三步:除掉竞争对手,用对手的财产换得大封地

这边田氏热情高涨,齐国公室无力控制,可齐国其他贵族却不乐意了,

当时最有权势的是栾施、高强,他们都是齐惠公之孙,这两人关系很好,共同把持着齐国朝政,

据说韩起(晋国正卿)到访齐国,见到栾施和高强后,对他们的父亲说这两个小子不能保护家族,

当时人们还取笑韩起,谁知真让他说中了

这事还要从齐景公成为国君说起,

本来齐景公不是嫡长子,无缘于齐国国君之位的,可谁知他的兄长齐庄公与大夫崔杼的妻子棠姜私通

崔杼一怒之下就联合大夫庆封杀掉了齐庄公,后拥立齐景公坐上了国君之位,

崔杼自立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不过大权还在崔杼手中,庆封由此生出怨恨,利用崔杼家中闹起废长立庶的家事,

假意为他除掉两个儿子,实则灭了崔杼满门,崔杼悲痛万分,自缢而死。

从此之后,庆封就开始大权独揽,

不过,没成想他也看上了家臣卢蒲嫳的妻子,

为了专心过上荒淫骄纵的生活,庆封还把政权交给了儿子庆舍,自己则搬到了卢蒲嫳的家里........

上梁不正下梁歪,庆舍也是个贪图享乐的儿子,弄得齐国朝政一团乱,

这边庆封父子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另一边齐国的公室正在酝酿着反扑——栾灶、高虿、田无宇三家一起杀掉了庆舍,

等庆封得到消息时,儿子早就断气多时了,庆封只得逃亡吴国,

从此庆氏就退出了齐国政坛

此后,栾灶、高虿就成了齐国大权在握之人,那么田氏呢?

虽然田氏也出了一份力,奈何栾灶、高虿是公族,即使等到他们死后,田氏也没能挤上位置,

不过田无宇不甘心,这时已是栾灶、高虿的儿子栾施、高强专政时期了,

田无宇本来打算离间栾施与高强二人的关系,奈何这两家关系特别稳固,根本就挑拨不动,

栾施与高强二人也早就生出了除掉田氏的心,谁让田氏得到民众拥护呢,

他们也同齐国众多贵族一样,没少剥削民众,照此下去他们也没有什么生存空间了。

于是,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据说有一个人向田无宇告密,说栾施、高强要来攻打陈、鲍两家,这人也同样跑去告诉了鲍家,田、鲍两家慌忙召集族人准备战斗,

结果两家忙乎半天才发现栾施、高强正在一起喝酒,显然没有要来攻击的迹象,

不过田无宇觉得栾施和高强得知他们召集军队后,会进行报复,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先攻打他们,

于是田、鲍两家开始行动,

打了栾施、高强一个措手不及,情急之下便想挟持齐景公,

不过阴谋败露,栾氏、高氏逃亡逃到了鲁国,田、鲍两家瓜分了栾、高两家财产

之后田无宇又拉拢被栾氏、高氏赶出国的齐国诸公子,将他们召回,把原有的封邑还给他们。

没有封地的,分给私邑土地,不仅私自送给他们礼物,还增加他们的俸禄。

这件事的起因其实也说不清了,看起来更像是田氏精心谋划的,

而且更微妙的是,田氏将自己分得的财产全都交给了齐景公,

这一步棋走得太高明了,这是晏子出的主意,

不过田氏的心眼儿也不少,齐景公“获救”、又得到财物总得回报点什么吧,按照当时的习惯,就是给田氏土地,

原本齐景公想把将莒地的一些邑赐给田氏,可田氏楞是咬紧口风说啥也不要,

还是齐景公的母亲穆孟姬琢磨出意思来了,她提议将高唐赐给陈氏。

一个邑是30家,几个邑才百来户,田氏当然看得不上了,

比起来,高唐可差不多有万户人家,

田氏自然不会再推辞,田氏也因为这块封地开始变得强大。

这是田氏代齐的第三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四步:挑拨群臣与国相之间的关系

不过齐景公也没有一直昏庸下去,在国弱、晏婴等忠贞之臣的辅佐下,逐渐开始清理朝政,

因此,田氏在这个阶段也没能专政,

不过齐景公趁着晋国六卿内乱之际,对晋国范氏、中行氏二卿实施了军事援助,

岂料晋君伙同智、韩、魏三家打败了范氏、中行氏,齐景公深受打击,不久就去世了。

就在齐景公尸骨未寒之时,一场足以颠覆姜姓吕氏政权的阴谋正在酝酿

这个幕后主使就是田乞。

田无宇死后,田乞成了田氏族长,齐景公在位时田乞没有任何机会,

齐景公自己的寿命比较长,他的太子比他先死去了,

因此,齐景公在临死前将宠妾所生的公子荼立为了太子,并将公子荼托付给了国相高昭子与国惠子,并将其他公子放到莱地居住。

这就给了田乞实现他政治抱负的机会。

景公死后,公子荼被高昭子与国惠子拥立为国君,是为齐晏孺子

而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逃往卫国,公子鉏、公子阳生逃到了鲁国。

田乞与公子阳生关系好,他打算杀死晏孺子立阳生。

那他是怎么做的?

田乞先是假意与国惠子、高昭子二人亲近,每次上朝都跑去“蹭车”,并在车上“劝说”国、高二人要做好准备,群臣对你们很不满,

接着田乞又扎进大夫堆里,对大夫们说国、高二人已定下计策,要将你们都赶走,若不先下手,就来不及了。

鼓动完大夫们,田乞就联合鲍氏及诸大夫开始攻击齐国王宫,

国、高二人听到消息,慌忙驱车赶去救援,并与大夫们进行了巷战,结果战败,

寡不敌众的国、高二人只得逃亡,国氏逃到莒,高氏逃到鲁国,

田乞又胁迫酒醉神志不清的鲍牧立公子阳生为君,是为齐悼公,晏孺子被杀。

从此,齐国大权就落入了田氏手中。

这是田氏代齐的第四步,也是野心暴露的一步。

第五步:消灭宠臣独揽大权,拥立傀儡国君。

田乞死后,其子田成子田常继父位为相(周朝都是世袭制),

齐悼公四年(公元前485年),吴、鲁两国攻打齐国,鲍牧与齐悼公产生了矛盾,齐悼公杀鲍牧,田常乘机怂恿鲍息及齐人毒杀了齐悼公,立其儿子吕壬为齐国国君,即齐简公,

田常与齐简公的亲信监止同为左右相,田常颇有不满,

屡次想除掉他,自己独揽大权,

于是田常故技重施,用大斗把粮食借出、小斗收回,再次得到了民众的拥护,

齐简公四年,田氏开始攻杀监止,齐简公也慌忙出逃,却不幸被田常抓到后杀害了,

田常又立齐简公的弟弟骜为君,是为齐平公。

田常为相,专断国政,实际上已夺取了姜齐的政权

此后田氏开始在朝中安插自家亲信,此时的齐国,只剩下田氏和公室两个势力。

这是田氏代齐的第五步。

最后一步:讨好其他诸侯,诛杀齐国屠杀姜齐族人

田常杀死齐简公后,惧怕遭到诸侯讨伐,

于是他将齐国以前侵占卫、鲁的土地归还,又与晋国的韩、赵、魏,吴、越友好往来,

同时不忘在国内拉拢官员,施惠于百姓,

此外,田常防患于未然,诛杀了国内大族以及姜齐族人,

这个时期的齐国国君,已然成了摆设,田氏不断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划分了大片土地,甚至是超过了国君的食邑。

不过,田常并没有取代国君,

直到田常的曾孙田和才开始进行最后一步:

公元前391年,田和把齐康公迁到海上,以一城作为他的衣食地,让他继续祭祀姜齐先祖,

四年后,田和请求魏文侯帮助他立为诸侯,魏文侯派人向周安王说情,周安王同意。

又过了一年,田和正式被立为齐侯,取得了合法地位,

公元前379年 ,齐康公去世,姜齐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田氏经过近300年的努力,通过各种手段,终于“鸠占鹊巢”取代了姜齐政权,

不过,与三家分晋不同的是,

田氏在取代姜齐的过程中消灭了一大批旧贵族,同时将他们占有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

由于田氏并不是出于齐国本土的宗室贵族,受宗法制与礼乐制度要比三晋则多一些,

这也影响了田氏政权继续沿用“齐国”这一国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氏代齐:田氏是如何一步步取代姜姓齐国的?
战国时期,吕氏姜齐绝嗣,田氏代齐的历程
战国七雄并立局势的形成——田氏取代姜姓的齐国
田氏是怎么取代姜姓齐国的?
齐国君王--齐太公(姜尚)
春秋战国之田氏代齐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