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哀中华民族之殇》作者:毕士军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生在华夏民族,每一位中华儿女,无不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无不与中华民族血脉相承、骨肉相连,无不与中华民族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无不为中华民族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自豪。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一个上善若水、怀柔万邦的民族。民胞物与,念兹在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怀着美好的梦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潮汐潮涌,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然而中华民族又是一个从苦难中走来的民族,中华民族是在苦难中开花,又是在苦难中结果的民族,中华民族伟岸的身形有着深重的民族之殇。这种民族之殇,在我们中华民族身上落下累累伤痕,留下斑斑血迹,成为中华民族挥之不去的屈辱的硬伤。
  近代以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国家,为了从中国获取利益,对中国采取倾销鸦片的恶毒手段,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在中国的领海利用舰船大炮轰开了当时中国紧闭的国门。从此,大清帝国和四万万国民,被推向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随着帝国主义列强那声炮响,中国进入了长达109年的黑暗岁月。
  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对英国人的嚣张行为,毫不畏惧地给以迎头痛击。林则徐自1839年到达广州开展禁烟运动,在查禁鸦片这段时间里,林则徐意识到英国殖民者不会善怕干休,很可能以武力侵略中国。他书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海南百川有容为大,壁立千仞无欲而刚。”从这幅对联中可以看到林则徐对自己广开言路、杜绝私欲的要求,同时表现了他当时对西学的一种接纳态度。因此,他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师夷之长以制夷”的军事变革和实践。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英军先以福建为目标,定海失陷,英军北上侵占大沽口。道光皇帝惊恐万分,动摇了禁烟和抵抗政策,急忙求和,实行了妥协和投降。明明抗英有功的林则徐却被道光皇帝归责“办理不善”,最终被割去两广总督之职。在当时以林则徐等一批汉族官员,他们主张抗击,不主张求和。他们懂得开眼看世界,对英军武力优势和清军的武力装备落后有着比较客观的认识,他们也不愿意与英军动用武力。但他们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民族利益,国家主权是不能妥协的,不容忍外国侵略者践踏蹂躏中国主权,而要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因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可行方案。他们坚信,只要利用中国的有利条件,是完全可以打败侵略者的。然而大清的皇帝说得算,他不愿意看到祖宗留给他的基业在他的手中衰败,落伍的清王朝道光皇帝,不去思索世界的变化,他对世界的变化愚昧无知,对于工业革命后西方各国的飞速发展嗤之以鼻,依旧沉溺于他的“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梦幻之中。结果一场鸦片战争让“天朝上国”的大清,一触即溃,只能俯首求和。一个参加过鸦片战争的英国军官在《英军在华作战记》中写道:“中国是一个长期愚昧而又骄傲的国家,是一个没有自我更新能力和缺乏活力的国家。”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攻打南京,英军舰队在南京江面,架起大炮,清政府便摇尾乞怜,赶紧派代表赶赴南京议和。
  1842年8月19日,清政府的代表登上英国军舰,在英国殖民者的枪炮和旗帜下,高喊“女皇万岁”,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一纸条约是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使中国人民身上担负起了沉重负担,把中国人民推向了最恶的深渊,而且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使中华民族蒙受上了巨大的屈辱。《南京条约》还让西方列强闻到了中国这块肥肉的醇香。美国、法国也乘火打劫,威胁清政府签订了《望厦门条约》和《黄埔条约》,从中国勒索了不少的好处。一犬吠其形,众犬吠其声。紧接着,葡萄牙、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国也纷至沓来,都来分取肉羹,纷纷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西方列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清政府向列强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只能让列强的贪欲更加凶猛。大清帝国在夕阳残照,内忧外患之中变得摇摇欲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硝烟还没散尽,英国人制造借口,挑起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再度来袭。英法联军沆瀣一气,在美国、俄国的支持下,对华采取军事行动。咸丰皇帝经过斡旋和权衡,在列强兵临城下之际,在列强的炮口下,再次妥协。咸丰八年1856年5月16日、17日分别与英法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过了7天,咸丰皇帝丧魂落魄,双手瑟瑟发软地签批了这些条约。这又是一纸割地赔款,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至此“天朝上国”的中国威信一落千丈。随着咸丰皇帝对《天津条约》的认可,英法联军陆续撤离了天津。
  然而,大清的噩梦并没有醒来,由于和英法的交涉中还有关税、鸦片贸易的合法性等技术性问题尚需讨论,在随后的交涉中,又与英、法、美三国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鸦片贸易的合法性,列强们可以享有当时世界各国的关税中最低的利益。一味的妥协,割让主权,换来的只能是挨打。战争并没有结束,咸丰十年,1860年10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民族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日子,英法闯进了圆明园。圆明园的设计建造是中国工匠的巧夺天工,可以说它博采众长,运用了古今各种造园技巧,融汇了中外各种园林技术风格,堪称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从康熙到咸丰,经过清王朝几代皇帝先后长达150余年,耗去白银两亿两之巨,凝聚力中华民的智慧和血汗,空前绝后的园林建筑,堪称“万园之园”,是举世无双的皇家艺术园林。就这样被英法联军一把大火给烧毁了。圆明园的烧毁,使中华文明蒙受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这是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永远都是耻辱的一笔。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些强盗的罪恶行径罄竹难书,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永久的创伤。
  历史总是血淋淋的,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摇摇晃晃地在残阳中屈辱地爬行着,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水深火热里艰难地一步步走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8月14日,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匈帝国组成的八国联军,声势浩荡地于1900年8月14日,攻陷北京城。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不计其数的珍宝,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面对八国联军步步紧逼的态势,一路西逃的慈禧和光绪最后是虚与委蛇,委任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在1901年9月,与八国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自此,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也彻底坠落为西方帝国主义的帮凶。《辛丑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更加严重地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造成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负担巨大的赔款,百姓承受的苦难更加深重。西方列强获准在中国首都和一些要塞地方驻军的权利,这些不平等的条约,为日本侵略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侵略罪行埋下祸根。可以说,“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是近代以来,腐败无能的清廷签订的一些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罪恶后果。是中华民族悲惨而没齿不忘的屈辱和国殇。
  为什么日本侵略中国的战场发生在的卢沟桥,而且竟然发生在我们的皇城古都北京,而不是在两国的邻海、陆地边境?这个问题于当下的我们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告诉我们的后代,都是一个不能规避的课题,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
  历史总会成为过往的云烟,但历史的足印也总会镌刻在人们的心中。对于中华民族近代100多年的历史来说,这段历史,在我们每个中华民族儿女的心中已经凿刻下了深深地印记,它不会随历史岁月的烟云,而荡然消失。相反,它会随历史阴霾的落定而变得更加醒目、灼眼。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国殇,这国殇是我们民族觉醒的动力,是我们中华民族孜孜矻矻以求图强复兴的初心来路。这来的路上,虽然血迹染染,伤痕累累,但这血迹伤痕却铸牢了我们中华民族永不屈服,勇于抗争,血战到底,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力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衰竭、顽强的精神力量。忘记中华民族历史国殇,就是背叛,就是精神上的颓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血战前行,英勇不屈的秉性和品质。如今的中华民族正在矢志不渝的奋进新时代,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100多年过去了,给中华民族带来伤痛的腐朽堕落的大清王朝,依旧在历史的尘埃中呻吟着。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千秋万代,万代千秋,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都不能忘记我们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国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朝乾夕惕,勿忘国耻,宵衣旰食,痛定思痛,勤勉为国,实现复兴,这应该是当下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如果我们对历史的伤痛,痛定而不思痛,好了伤疤忘了疼,哀之而不鉴之,恐怕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所以,哀中华民族之殇,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大初心。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原创作家简介:毕士军,笔名奇云。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人。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作家网会员、中华国家地理十佳游记作家(诗人)、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签约诗人)、当代先锋文学签约作家(诗人)、《首都文学》微刊编委、《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会理事、赤峰市教育文联作家协会会员、赤峰教育通讯员。在中国散文网、中国作家网、《首都文学》《上海文坛》《昆仑文学》《文学贵州》《京津翼文学》《青年文学家》《星河》《当代先锋文学》《山水神韵纯文学》《文学微刊》《赤峰日报》《赤峰教育》等网络微刊、纸媒发表过散文、小说、诗歌若干篇。散文获第五届中外诗歌散文二等奖,曾获得中外诗歌散文先锋人物奖、中华当代百强诗人奖。散文《我在春风中等你》入选《2018年度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被《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文库》编委会评为一等奖,并入编《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文库》(2019年卷)。散文《外婆家的南瓜》荣获第六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诗歌《眷念你,英魂耀古千秋》发表于《新时代文艺》。诗词《满江红》发表于《新时代诗典》。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条约
回顾中英之间七次交锋,中国已经走向富强,而英国却还活在过去
大清一统由盛而衰的始末
“支那”“东亚病夫”“强克猡”已成历史,历史永远在预示着什么
除香港和澳门外,还有一处殖民地租期是99年,名字一说都知道
在签不平等条约时,清朝的“正式名称”叫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