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时期,和伍子胥有关的成语故事
           伍子胥(公元前559 —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一说今安徽省全椒县)人。

          伍子胥的祖父叫伍举,公元前547年,因避祸奔郑,并且准备下一步投奔晋国。在去晋国的路上遇到好友蔡声子,表达了还想回到楚国的愿望(见成语故事《班荆道故》),在声子的帮助下,伍举又重新回到了楚国。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风吹草动》和《天罗地网》就是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这段历史时期的成语故事。

       伯嚭本是楚国名臣伯州犁之孙。父亲郤宛,是楚王左尹,他为人耿直,贤明有能,深受百姓爱戴,因此受到了少傅费无的忌恨进谗,被贪得无厌的楚令尹(国相)子常所杀,并株连全族。伯嚭侥幸逃脱,并逃到了吴国,伍子胥与伯嚭虽无私交,但是因为遭遇相似,同病相怜,就将他举荐给吴王阖闾,因此有了《同病相怜》的成语故事。伍子胥和伯嚭都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但伯嚭后来被越国收买,为越王勾践服务。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责备伍子胥的行为过分,并到秦国去借兵救楚,因此有了《倒行逆施》和《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为越偷袭所灭。吴越争霸的成语故事有《卧薪尝胆》、《如火如荼》、《鸟尽弓藏》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枫:《中国历史故事集》导读
孙武传略:伍员七荐
悟空问答
打糍粑
春秋名将——伍子胥(襄阳才子)
春秋战国名士录:遭母国抛弃投奔吴国,后复仇掘尸终完成心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