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家御寒功秘法(练好再也不怕冷)

以前我身体虚弱,特别怕冷,经常感冒,后来得到一位民间老师傅的指点学习了他的昆仑气功,后来身体好了,人也精神了.

即使在寒冬,也只须一件单衣即可.通过这几年的练功实践,自己总结了一些心得体验,并融合了老师传授的昆仑气功,自创了下面的抗寒保健功。

它主要是根据气功理论中的”精满不畏寒”的原理,配合吐纳导引,在抗寒的同时又能到强筋健骨的作用.本功法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学练,也适合年少多病,体质虚弱的朋友学练.

一.晨炼

   站桩,双脚略宽于肩,双膝微屈,自然站立,自然呼吸.双目轻闭.

1.吐旧纳新

吸气,用鼻缓缓吸气新鲜空气,意念自然界的精气清气由鼻孔吸入体内,冲洗全身内外,呼气时,腹部微收,用嘴缓缓呼气,意念体内浊气由嘴呼出.这样重复做九次.

最好能在早晨睡醒后炼,这样可以把体内的浊气排得更加彻底干净,而且养成这个习惯后,晨炼十分钟,整天都能保持到良好的精神.它能起到吐故纳新和提神醒脑的作用.

一开始炼功时,呼吸以九次为度,多了体弱的朋友可能受不了,会感觉到身体发冷.一般以感觉清凉醒神为度.

呼吸时尽量使吐纳量大一些,但也不要把自己搞得很紧张,炼功还是以放松呼吸为主.相信通过不出一个星期的炼功,大部分功友都能掌握到这个呼吸和放松的”度”.

2.抗寒运气法.

抗寒,以闭气见效最快,这里再加上了运气,使得大家在冬天演练时能更快地收到热身的效果.

姿势同上,吸气时,意念全身的气聚于丹田内,然后闭气,闭气时不要使劲,自然地闭一会儿就过去了.

闭气时,聚于丹田的气沿大周天路线运行一圈,也就是从丹田–涌泉–会阴–百会–劳宫–膻中–丹田运行一次,运气行气时不必意念观想得过分仔细,相反自然点若有若无点更好,气行速度以中快速为主。

意念运行路线只需一想而过即可,意念气返回丹田后,自然呼气,意念气贯全身四肢百骸.然后自然呼吸调息几次后,再如上法闭气运气.反复练习九次.

一般体弱的朋友经过几次闭气呼吸练习后都是产生内热,常练更能聚成丹田气团.这里值得提醒大家的就是,炼抗寒功法的意念易轻不易重.

它是以气为主,不是以意为主.另外,对于吸闭呼一个循环后中间应该自然呼吸几次,这样可以调节呼吸不致于造成气滞不适.同时意念气行大周天时意念一行而过,想细了气闭不久也没用.

如果在意念没有运行完一个大周天时就忍不住要呼气,那么就顺其自然地呼气,心里也请不要紧张,不会造成什么散气窜气的后患.

体弱怕寒的朋友在这一节上,吸气注意不要意想采集天地的气进和丹田,弄不好还会使身体发冷,因为现在冬季将至,天气转冷,清气控制不好入全内会使身体感觉发冷.

这一点是要注意的.等待身体体质提高后,不再畏寒时,就可以加上吸气采气入丹田的意念.

通过这种炼功方法,一般一个月左右丹田内就会产生气团,而在初学的过程中,身体会出现气功”八触”现象,以热感为多.这是正常现象.

3.太阳养生桩

双掌离腹三十公分抱腹状,轻轻意想丹田内一轮太阳,太阳发出明亮的金光照亮全身,全身暖融融.通明透亮.

站桩十分钟后即可收功. 收功:搓热双掌,按摩头部,面部,眼部,拍拍命门,活动一下全身上下关节,深呼吸三次即可. 每日早上炼一次,每次大概三十分钟左右即可.

编者按:冬日养生最棘手的就是御寒暖身问题,练习气功,洗脚擦足心无疑是有效的方法,这里推荐卧式和骑马蹲档式两种耐寒暖身功法,以供气功爱好者选用。

两招驱寒保健气功抵抗冬日寒冷

1.卧式

取卧式,仰卧床上,上盖棉被。棉被最好是质地软、重量轻、御寒好的丝绵或鸭绒被。

平卧,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离身一拳,五指自然伸直,手心向下。枕头宜高10厘米左右,双目微闭,两唇轻合,舌尖轻抵上腭。排除杂念,意守丹田,意念腹部丹田有一炯炯红日向人体上下四周放射,温煦全身。

采用腹式呼吸,鼻吸气,口呼气,呼吸宜匀细深长,在静心息虑中呼吸吐纳。同时,由头到足趾自上而下逐一放松,反复放松3~5遍。放松后,意守丹田30分钟,然后慢慢收功,起床活动或安然入睡。更多道家修炼密法,请关注修行圈公众号。

练习本功法,其要点全在放松入静,意守腹部丹田,意念丹田暖流温煦全身,练功过程中,口中津生,当猛力咽下,意念这津液深达腹部丹田,水火相济,生化无穷。

据有关气功文献记载及气功临床报道,凡练功较有成就者,三五分钟内即有明显的手、足、腹部热烘烘的感觉。有实验报道,15例练功者,功后有14例手心皮温增高近2℃,可见气功锻炼是耐寒暖身的有效途径。

采用本功法锻炼,如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者,还可配合屏息法,耐寒暖身效果更佳。具体方法为:在完全放松后,采用深呼吸数息。

即吸气时腹部尽量鼓起,吸至不能再吸时用力屏息,默数数宇,一直数至不能再坚持为止,略停数秒,将气缓缓呼出,同时放松全身。

然后。略停数秒,再缓缓吸气,同时鼓腹、屏息,默数至不能得气为止,略停数秒,再呼气、放松。如此反复做3~5次。

应该指出。屏息法对血液循环系统造成的影响较大,耐寒暖身作用较好,但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2.骑马蹲档

  采用站立姿势。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上身保持平直,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

  自然呼吸,呼吸宜均匀细长,不粗不喘。两目微闭,口唇微合,舌抵上腭。祛除杂念,息心静虑,全身放松,意守丹田。

放松入静后,重心下移,两腿着力,两手慢慢自两边提起,同时两膝微风上身下沉,待两手提至与肩平齐,身体下蹲至骑马蹲裆姿势后,两肘下沉,手掌前臂向外向胸划圆孤,连做36次。

然后,慢慢恢复站立姿势,叩齿100次,口中津生,用力咽下,用意念送至腹部丹田。

  应当强调,练习本功对,两手划动及叩齿,动作宜轻柔和缓,忌急躁,忌僵硬。

本功采用骑马群裆姿势,配合两手划孤,可使全身经脉得到疏利,叩齿咽津,能强身健体,只要依法坚持锻炼,可望在严寒的冬天,只穿衬衫、毛衣而全无寒意,精神健旺,步履轻盈。

      1.病人姿势以坐或靠坐式为最相宜。

  2.病人在练功初期不宜过多注意呼吸,以便迅速达到放松而息自调。如急于求成,或追求姿势,或追求频率立即减少,或使腹式呼吸幅度急速增加,必然会产生气急、胸闷、憋气等不舒服感觉。自然两字对哮喘病人尤为重要,往往用力于呼吸,非但不能平喘,相反紧张起来,呼吸更紊乱而发作加重。

  3.病人学会全身放松后,再学胸部放松,局部放松与全身放松结合,将更有利于平喘哮喘大发作时应先放松局部,再放松全身,或在全身放松的基础上放松局部,如局部出现紧张现象,可将局部分小段放松,由总支气管至大支气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渐放松。或不将思想集中于欲松的局部,而集中于一个松字上,并结合胸部按摩。在初练时,有时支气管局部有轻度紧张的感觉,但练功3-4天后,即可自然消失。哮喘缓解时可不作局部放松,放松功熟练的病人可自然做到随息。

  4.哮喘发作时,陪护人员必须立即指导病人做放松功。轻声按三条线部位,根据病人不同呼吸速度,在病人吸气时报部位,呼气时念松(但勿使病人觉察,以免病人思想集中注意在呼吸上),注意勿扰乱病人的呼吸,渐渐引导病人减慢其呼吸频率。领功尽量做到顺乎自然,勿急勿慢,诱导放松入静,耐心领功到哮喘发作平息,一般2-3个循环或稍长时间即可。更多道家修炼秘法,请关注修行圈公众号。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病人做好练功准备,如有咳嗽者,事先喝点开水,或含甘草片润喉,有鼻塞者事先用麻黄碱点鼻。

2.练功取得一定效果后,尚须继续坚持,以巩固疗效。

3.平时注意气候急剧变化,要及时保暖避风,避免诱发因素。

丹田练气 强身健体

丹田练气法是炼丹小周天术和筑基之功。仙家曰:“夫筑基之功,调药补精,炼精化气,收心以还虚,即收神固精养气之诀也。”根据实践,经过120天左右的习练,即可收到防治病患、强身健体、散布内气的绝佳效果。

丹田练气法着重练丹田之气。古书云:“昔日逢师传口诀,只教凝神入穴”。穴即下丹田,它上通泥丸、下贯涌泉,为先天大道之祖,逐日生之根,产铅之地,千变万化之道,神妙莫测之机尽从此出。故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穴,内有坎离精。”仙家云:“内炼之道,至简至易,唯欲降心火入水丹田耳。”

第一步:调身

1.坐式,单盘、双盘、散盘均可,须选择最无痛苦的坐法,以双盘效果为最佳。

2.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拇指指端相对,微微接触,放在腿上,靠着下腹部,十指微微张开。

3.身体须端正,脊柱勿挺勿曲。肩宜平、腰宜伸、头宜正、坐宜稳,舌抵上腭,闭目垂帘。

第二步:布场

1.意念坐在椭圆形的莲花宝座之上,宝座中间有一太极八卦,宝座外围有一圈正燃烧着的香。作此意念,就如坐在一个人很强的场能之中,练功效果极其明显。

2.开天门闭地户:先提肛收缩会阴,先意念百会穴打开。开天门以采先天,闭地户以守胎息。

3.接着,意念在天地之间,只有你一个人在练功,四周布满了真气。默念并观想:“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三遍。纳四方之正气以归正室,以养胎真。

4.整体放松:接头→颈→肩→双臂→前胸→后背→前腹→后腰的顺序,一一意念放松,面带微笑。轻松、愉悦,利于入静,利于气血运行。

5.排浊纳新,调和身心:“先开口把气呼出,一方面缓缓地绵绵不绝地把气吐出,一方面心想体内的疾病和气息一同吐出去,吐出气息之后,再闭着口从鼻孔吸收清气,三遍。呼吸和缓、气息均匀,快速进入气功状态。

第三步:收神固精养气

1.意念下丹田有一轮红日,光芒四射,照亮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驱走病气,全身融汇在一片祥光之中。

2.接着意念地层深处有一束月光携带地阴之气从会阴处直射下丹田,头顶上空有一束阳光携带宇宙阳刚之气从百会处直照下丹田。丹田红日与阴阳之气相融合,丹田更加暖融融。“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3.保持“1”与“2”那种状态,做到知而不守、先存后亡、虚心凝神、不着色相、不落空之、虚灵不昧、存养寂照,以半时辰(1小时)为佳。但觉呼吸和缓、空洞畅快,即是真正存神达化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的跑步方法zt
邵氏硬气功函授武术教材(上) 第6页
硬气功的调息训练——静息与雷声秘法
传统气功站桩:5大要诀!
武当特绝秘技十三式秘法
5至15天手掌有气感的技击内功 秘不外传的天岳派天罡气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