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妇科疾病九种经行诸证针灸治疗方法

妇女每于经前数日或经期规律性地出现的一些症状,如头晕头痛,心烦失眠,乳房胀痛,浮肿腹泻,身痛发热,口舌糜烂,感冒声嘶,吐血衄血或大便下血等证,这些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三、两证同见,一般以经前2~7天最明显,经后即逐渐消失,称为“月经前后诸证”。古医籍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出现的不同症状,散见于各书的有“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发热”、“经行吐衄”等等。本病证表现多样,可于经前出现一症或数症,严重者可影响妇女健康与工作。

由于本证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且多于经前出现,故有关报导多以现代医学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冠名。发病率:可见于50%的行经妇女,城市妇女及脑力劳动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但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发病时间:多数医家认为在经前2~14天。一般于月经开始或第一天症状消失,个别可延至经后一周。发病年龄:有人认为95.6%发生在20~40岁之青壮年妇女。

一、经行情志异常

【概说】

每值经期前后,或经行期中,患者即出现烦躁易怒、悲伤欲哭,或情志抑郁、自语不寐诸症,而移时自愈的病症,称“经行情志异常”。

本病多因肝气郁滞或郁久化火所致。素日思想不遂、抑郁少乐、肝气不舒,或素虚恼怒,心火郁怒,络脉不畅,值经期则气血空虚,心神失养,神明无主,故而情志异常。若郁久化火,炼液成痰,痰火壅积胸膈,上蒙清窍,神明逆乱,亦可导致本证。

【临床表现】

肝气郁滞证:心烦易怒,喜怒无常,时作悲泣,纳少,胁胀,善太息,舌质淡,苔白,脉弦。

痰火上扰证:每值经行则躁无安时,哭笑无常或狂怒奔号,语无伦次,目不识人,舌赤或芒刺,苔黄燥厚,脉滑数有力。

气血虚弱证:经行悲悽,量少色淡,默默不语,或语声低微,惶惶恐慌,少食不寐,舌淡少苔,脉沉细弱。

【治疗】

(一)毫针治疗

1.肝气郁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调经安神。取背俞穴、手厥阴经穴为主。针刺泻法。

处方:肝俞、心俞、内关、神门、三阴交。

方义:本证缘于平素肝郁气滞,行经时尤甚,故致经期情志异常。故取肝俞疏肝解郁;心俞配神门,养心开窍以苏神明;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利胸膈、调整气机为其所长;三阴交健脾和阴,兼调经血。

2.痰火上扰证

治法:醒脑开窍,清热化痰。取督脉、手厥阴、足太阴经穴为主。针刺泻法,十宣点刺出血。

处方:人中、内关、百会、大陵、丰隆、十宣。

方义:取督脉人中、百会以醒脑开窍;内关、大陵为手厥阴心包之穴,能安神定志;配十宣劫痰火上冲之急,丰隆化痰清热。

3.气血虚弱证

治法:养血安神,益气填精。取背俞穴、任脉经穴为主。针刺补法,并与针刺加灸,或单用灸法。

处方:肝俞、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方义:本证因阴血不足,又经行益衰,气血不养心神。故取肝、肾之俞以益肝、肾;取三阴交,养血调经;关元、气海培元固冲。灸之则温补之功益彰。

(二)耳针疗法

取穴:脑点、脑干、颈、神门、子宫、卵巢、肾、内分泌、皮质下。

方法:毫针刺,中强刺激,每日针1次,每次选3~5穴,留针30分钟。

【古方举例】

1.女子不下月水,痹、惊、善悲不乐如堕坠,汗不出,刺照海入四分,灸二壮(《千金要方》)。

2.因产恶露不止,遂成疝瘕,或月事不调……及失精恍惚,尸厥烦痛,针中极一寸二分,日灸三七壮至三百壮止(《医部全录·妇科》)。

【注意事项】

本证用针灸治疗可获良好疗效,如于症发前治疗可起到更好的防治作用。

二、经行发热

【概说】

伴随每次行经而出现发热症状的病症,称“经行发热”,亦称“经来发热”。本病尚包括经行潮热。本病病机虽较复杂,但不外虚实两端。因于瘀热在里波及血分者为实,气血虚弱或肝肾阴虚者为虚。因于实者,多为血热壅滞所致;因虚而行经发热,又有肝肾阴虚及气血不足之别。

【临床表现】

血热壅结证:经前或经期发热,面赤,心烦易怒,口干喜饮,溺黄便结,唇红舌赤,脉滑数或沉数。若内有瘀血,血热互结,则发热腹痛,经色紫暗有块。

肝肾阴虚证:每值经期或经后则午后潮热,两颧赤红,烦躁不寐,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气血虚弱证:经行或经后发热,神疲肢软,少气懒言,舌淡苔白润,脉虚细而缓。

【治疗】

(一)毫针治疗

1.血热壅结证

治法:清热,凉血,行血。取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经穴为主。针刺泻法。

处方:血海、太溪、三阴交、行间。

方义:本方取血海可清血分实热;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之所,可清三阴经之热以滋养阴分;太溪为足少阴之输原穴,功益肾水而清热;行间为足厥阴之荥穴,可疏肝泄火。

2.肝肾阴虚证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取背俞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经穴为主。针刺平补平泻法。

处方:膈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曲泽。

方义:膈俞为血之会,取之以养血滋阴;三阴交功调三阴,养阴益气;太溪为足少阴之原穴,太冲为足厥阴之原穴,二穴配合可以滋阴清热之效;曲泽为手厥阴之合穴,《甲乙经》谓其善治身热烦心,口干逆气,故取之以达清心滋阴之效。

3.气血虚弱证

治法:补气养血。取足太阴、足阳明、任脉经穴为主。针刺补法,酌灸。

处方: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公孙。

方义:本证经行发热,系气血虚弱所致,故取任脉之气海补益下焦元气;足三里为阳明之合穴,功专补后天之本而益气血;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交会点,可健运脾经;公孙为脾经之络穴,又通冲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取之即可调畅脾神,又能补益冲任。诸穴配合,共奏补气养血之效,气血充足,冲任调畅后,则经行发热自愈。

(二)耳针疗法

取穴:肺、心、额、子宫、卵巢、肾、内分泌、皮质下。

方法:用毫针刺,中等刺激,每次选3~5穴针之,留针20分钟,每日针1次。

【古方举例】

1.女子月水不利……淫泺身热……并气冲针上入三寸,气至泻之(《针灸甲乙经》)。

2.妇人经事正行,与男子交,日渐羸瘦,寒热往来,精血相竞,百劳、肾俞、风门、中极、气海、三阴交。若以前证,作虚劳沉者,非也(《针灸大成》)。

3.心烦热,头目昏沉,合谷、百劳、中泉心俞、劳宫、涌泉……或阴阳不和,气血壅满而得之者,或忧愁思虑而得之者,复刺后穴:少商、曲池、肩井、心俞(《针灸大成》)。

【注意事项】

以经前数日未发病时进行治疗效果尤佳。

三、经行乳房胀痛

【概说】

每于行经前后或值行经期中,出现乳房发胀作痛,甚或乳头疼痛,触之加剧者,称“经行乳房胀痛”,由于乳房为阳明经所过,乳头为厥阴所主,故本病之病机主要责之于肝、肾两经,临床常分为肝气郁结,经脉不通及肝肾阴虚等类型。

由于妇女素体不同,所伤不一,故其病因病机常有虚、实之别,虚证多为肝肾阴虚,实证则由肝郁气滞所致。恚怒忧思,郁结份肝,可使肝失条达之性;经行阴血下注冲任,冲脉隶于阳明而附于肝,肝气失疏,阳明经络不畅,遂致乳房胀痛。经行失血伤阴,则肝肾精血不足,乳络失于濡养,因致乳房胀痛不耐。

【临床表现】

肝气郁滞证:经前即觉乳房胀痛,经血通畅后胀痛反减,兼有胸闷胁胀,情怀抑郁,时有叹息,苔薄而白,脉弦滑。

肝肾阴虚证:经前乳房胀痛不甚,或毫无痛感,但至经行之中或经后两乳胀痛明显,兼见腰膝酸软,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治疗】

(一)毫针治疗

1.肝气郁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取手、足厥阴、任脉经穴为主。针刺泻法。

处方:内关、中脘、太冲、足临泣。

方义:任脉总任总阴,任脉之气机调顺则经血畅达,故取中脘以调理气机;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输、原穴,可疏肝解郁;足临泣为足少阳胆之输,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带脉,有疏肝利胆、利胸胁、疗乳痛之功;配内关以宽胸理气止痛。

2.肝肾阴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行气止痛。取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经穴为主。针刺平补平泻。

处方:乳根、肓门、太冲、三阴交。

方义:乳根配肓门,功专疏通乳络以止乳房胀痛;太冲为足厥阴之输、原穴,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交会穴,二穴配合,可收补养肝肾阴分之效。

(二)耳针疗法

取穴:子宫、卵巢、盆腔、肾、内分泌、皮质下、乳腺、胸外。

方法:用毫针刺,中等刺激,每次选3~5穴针之,留针15~30分钟,每日针1次。

【古方举例】

1.乳肿痛,足临泣(《针灸大成》)。

2.月水不利,见血而身则败及乳肿,临泣主之(《针灸甲乙经》)。

【注意事项】

本证针灸治疗可获良好效果。经前未发病时治疗尤佳。

四、经行眩晕

【概说】

若头目眩晕、视物昏花等症,每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移时则止,此证称“经行眩晕”。本证多由正气不足所致,且多虚实夹杂,但其虚实多少,临证应详加辨证。因血虚所致者,多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长期慢性失血之后,因脾虚化源不足,行经时阴血益虚;脑为元神之府,受阴血阳气荣养,血虚不能上承,因致眩晕。因阴虚阳亢所致者,多因患妇久病、热病之后,或生育过度,阴精屡损;肝为乙木肾属癸水,水亏则木旺,阴不敛阳,肝阳鸱张,亦可致经行眩晕之证。因脾虚痰盛所致者,多由素体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水湿停聚成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水湿上泛,而致经行眩晕。

【临床表现】

血虚证:经期错后,头目眩晕,经行量少,色灰质稀,面色少华,心悸少寐,舌淡苔白,脉细而弱。

阴虚阳亢证:经前或经行当中,头晕目眩,量多色红,烦躁易怒,咽干口渴,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脾虚痰盛证:经行前后头晕沉重,胸闷呕恶,纳呆痰多,苔白厚腻,脉滑而濡。

【治疗】

(一)毫针治疗

1.血虚证

治法:补养心脾,和血调经。取背俞穴,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补法。

处方: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百会。

方义:血虚多由心脾两虚所致,故取心俞、脾俞以助生化之源;足三里为胃之合,又是强壮要穴,三阴交属脾,二穴相配同补后天气血;百会乃治疗眩晕要穴,位居巅顶,升阳降浊,属局部取穴法。

2.阴虚阳亢证

治法:滋阴清热,潜阳镇逆。取背俞穴、足少阴、足太阴经穴为主。针刺补法。

处方:肝俞、肾俞、太溪、血海、三阴交。

方义:肝俞、肾俞为本脏之俞穴能滋养肝肾之阴;太溪为足少阴之输原穴,配三阴交可滋阴清热;血海能泻血分之热,凉血潜阳,水充木涵则眩晕乃愈。

3.脾虚痰盛证

治法:温补脾阳,消痰化湿。取背俞穴、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针刺泻法。

处方:脾俞、中脘、头维、丰隆、风池。

方义:局部选风池、头维,可清头目,止眩晕;脾俞配胃募中脘,可温补脾阳;丰隆祛湿化痰。

(二)耳针疗法

取穴:心、肝、额、晕点、子宫、卵巢、盆腔、内分泌、肾上腺。

方法:每次选上穴3~5个,毫针刺,用中等刺激,留针15~30分钟。每日针治1次。

【古方举例】

1.头眩:目窗、百会、申脉、至阴、络却(《针灸大成》)。

2.行经头晕少腹痛,内庭(《神灸经纶》)。

五、经行浮肿

【概说】

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即出现头面四肢浮肿之证,称为“经行浮肿”。经来则面肢肿胀,经净则浮肿渐消,为本证特点。若经净后肿胀仍不退,或肿胀不以经期为限,则非本证所属范畴,宜当另证治疗。

经行浮肿,其病机有虚实之别,虚证多因脾肾阳虚,实证则由气血阻滞所致。月经本以通调畅达为顺,若情志内伤,肝失疏泄,气行不畅,血行受阻,血气不行,可滞而发为周身浮肿。若平素思虑劳倦过度,损伤脾肾,经血流溢,则脾肾益虚,阳气不运,水湿不化,溢于肌肤,可致经行浮肿。

【临床表现】

气血阻滞证:经行肢体肿胀,脘闷胁胀,血行不畅,量少色黯,善太息,烦躁易怒,苔薄白,脉沉细弦。

脾肾阳虚证:经行或经后面目肢体浮肿,按之凹而不起,腹胀纳呆,腰膝酸软,溲少便溏,经量少色淡质薄,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细。

【治疗】

(一)毫针治疗

1.气血阻滞证

治法:理气行血,养血调经。取足太阴、手阳明、任脉经穴为主。针刺泻法。

处方:地机、合谷、三阴交、血海、水分。

方义:地机为足太阴脾经之郄穴,功能理气行血,养血调经;合谷配三阴交,可以调血利气之效;水分能行水气;血海可养血调经。

2.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健脾,化气利水。取背俞穴、足阳明、足太阴、任脉经穴为主。针刺补法,并可加灸。

处方:脾俞、肾俞、水分、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方义:本证由脾气虚弱,中阳不振,肾阳衰微,水湿运化不利而致。故取肾俞温补肾阳,脾俞培补脾气;取水分、气海以化气利水;取足三里、三阴交以健脾化湿,调经养血。

(二)耳针疗法

取穴:膀胱、肾上腺、神门、子宫、卵巢、盆腔、肾、内分泌、皮质下。

方法:每日选上穴3~5个,毫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分针,每日针治1次。

【古方举例】

1.水腹胀皮肿,三里主之(《针灸甲乙经》)。

2.面胕肿,上星主之,先取,后取天牖、风池(《针灸甲乙经》)。

3.头目浮肿,目窗、陷谷(《针灸大成》)

4.面肿,灸水分(《针灸大成》)。

【注意事项】

于经前施治疗效较佳。

六、经行吐衄

【概说】

每于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口鼻出血,并多见有月经量少或闭止之证,称“经行吐衄”。又称“逆经”、“经从上逆”、“倒经”等名。现代医学称为“代偿性月经”。

本证多由肝经郁火,血随冲脉上逆;或阴虚肺热使然。据其临床表现,又有经行吐血,经行衄血之别。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若郁怒伤肝,肝气化火,经行时冲脉之气益盛,火炎气逆,灼伤血络,而致经行吐血、衄血之疾。血为阴精所化,若素体阴虚,内热蕴结成肾阴不足,上烁肺金,肺络伤损,以致经行吐衄。

【临床表现】

肝经郁热证: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多色红,心烦易怒,两胁胀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溲黄便结。常兼月经前期。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肺肾阴虚证: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少色黯,平素即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咽干口渴之证,常经行前期、量少,舌红赤无苔,脉细而数。

【治疗】

(一)毫针治疗

1.肝经郁热证

治法:清肝泻火,引血下行。取足厥阴、足少阳、手阳明、督脉经穴为主。针刺泻法。

处方:风池、太冲、上星、迎香。

方义:风池、迎香疏络清热,功达口鼻可止吐衄;督脉为诸阳之海,阳热可迫血妄行,故取督脉之上星清泻诸经阳热;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可清泄肝经蕴热,引血下行以止经行吐衄。

2.肺肾阴虚证

治法:滋肾润肺,养阴调血。取足少阴、足太阴、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针刺补法。

处方:太溪、三阴交、列缺、风池、迎香。

方义:风池、迎香,通口鼻而止血;太溪为足少阴之输原穴,三阴交功通三阴,二穴配合可滋补肾水,并能引血下行,止吐衄而通经脉;列缺可滋养肺阴而止血。

(二)声针疗法

取穴:内鼻、肾上腺、神门、肾、子宫、卵巢、皮质下、内分泌。

方法:每次选穴3~5个,毫针刺,用中度刺激,每日1次,每次留针15~30分钟。

(三)指压耳屏疗法

取穴:耳屏。

方法:用双手中指同时按压双侧耳屏,使耳屏紧贴外耳道口,用耳道闭塞,指压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按压约2~3分钟。(适用于肝经蕴热所致经期衄血)

【古方举例】

1.鼻鼽衄,上星主之。先取,后取天牖、风池(《针灸甲乙经)。

2.衄,腕骨主之(《针灸甲乙经》)。

3.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针灸甲乙经》)。

4.衄血:风府、曲池、合谷、三间、二间、后溪、前谷、委中、申脉、昆仑、厉兑、上星、隐白(《针灸大成》)。

【注意事项】

1.若出血量多,且非经期也有出血现象时应除外血液病,鼻道血亏等疾患。

【验案选录】

例一 刘××,29岁。于1977年11月16日初诊。

主诉:周期性鼻衄数次,月经逾期不行,伴头痛腹胀、纳差等症。舌质红,脉弦数。

证属:肝胃热炽,血热妄行。治以清热降逆,引血下行。

治疗:中脘、气海,各针五分,合谷、三阴交,各针三分,平补平泻;太冲,针四分,血海,针五分,均用泻法,留针5分钟。复诊(11月18日):针后,当天月经来潮,鼻衄已止。仍依上法继续针灸,以巩固疗效。例二 刘××,20岁。于1978年4月22日初诊。

主诉:经前情志不舒,经行量极少。次晨,反复出现鼻衄,并伴头晕目眩,两胁胀满,小腹空疼。因其姐例经治愈,故特来针灸治疗。脉弦,肝脉更著。舌苔白黄。

证属:肝郁气逆,血随上溢。治以平肝降逆,调和气血。

治疗:风池、上星,各针三分,泻法;期门、太冲,各针三分,平补平泻;足三里、阳陵泉,各针五分,先泻后补。复诊(4月25日)鼻衄已止,经行如常。依上法继续针灸一次,以巩固疗效。

(刘洁生:《太乙神针临证禄》)

【研究概况】

有关经行诸症,现代文献报道极少,但对其中部分证候,亦偶见论及者。如经行吐衄证,承淡安认为属代偿性月经,俗称“倒经”。其症常见月经至期而无月经,或中途闭止,伴全身倦怠,心悸不宁,头痛腰痛,胸闷胃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表现。主张取命门、关元俞、关元、次髎带脉、地机、阳关、肾俞、中髎、中极、中渚、三阴交。每日或间日轮取,轻刺激,配以艾条灸,持续治疗。

甘肃中医学院郑魁山则认为:经行不畅,伴有鼻衄,头痛,舌紫,脉滑数,针刺宜取关元、三阴交、气海、归来、二间、合谷、血海、行间。用平补平泻法,以平肝降逆,引血归经。

以上二家所选穴及刺灸方法,承氏以补助下焦肾阴肾气为主,郑氏则以阴虚阳盛,肝气郁火升腾立论,二者主治证型有所不同,临床宜注意区别应用。

七、经行身热

【概说】

每随经期来临,即有身痛,移时自止的病证称为“经行身痛”。究其病源,有虚实两端。虚证多由气血不足,不能荣养身体关节;实证则由瘀血或寒湿留滞所致。若适值经期又感风寒,表邪外来所致身痛者,则不属本节讨论范畴,当参照外感病有关内容辨证施治。

经行身痛,多由血分不调所致,又有血虚、血瘀之别。素体阴血不足,或大病久病耗伤阴血,气血不足,经脉关节失养,则致身痛。若素有寒湿留滞经络、关节,血为寒湿所疑,致寒凝血瘀,经血运行不畅,因作经行身痛。

【临床表现】

血虚证:正值经行或经后,肢体疼痛麻木,肢软乏力,经量少而色淡,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血瘀证:血得寒则凝,若行经感寒,瘀血内著,则经行身痛,腰膝疼痛,得热则减,遇寒尤甚,经行量少色黯,脉沉而紧。

【治疗】

(一)毫针治疗

1.血虚证

治法:养血益气,柔筋止痛。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针刺补法,酌灸。

处方: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关元、肾俞。

方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本方取足阳明合穴足三里配伍脾经三阴交,以补益气血;关元与肾俞相配可补养下焦元阳之气,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可以峻补,补以生血之义;阳陵泉为筋会,取之可柔筋养筋以止痛。

2.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取任督二脉、足太阴、阳明、厥阴经穴为主。针刺平补平泻法。

处方:中极、血海、行间、命门、足三里。

方义:本方取任脉之中极,调理冲任,化瘀通络;血海属足太阴脾经,行间为足厥阴之荥穴,二穴配合,能调理肝脾而行气化瘀;血得热则行,故取督脉命门,以补命火,且有止腰痛之功;足三里理气血疗膝部之痛。

(二)耳针疗法

取穴:内分泌、皮质下、肾、神经点、脑点、兴奋点、子宫、卵巢。

方法:取上穴3~5个,毫针刺,用中度刺激,每日针1次,取上穴约3~5个,轮流应用。

【古方举例】

1.少腹胀满痛引阴中,月水至则腰背痛,胞中瘕,子宫寒,大小便不通,刺水道二寸半,灸五壮(《千金要方》)。

2.足临泣治月事不利,季胁支满,乳痛,心痛,周痹,痛无常处,逆气,喘不能行(《针灸资生经》)。

【注意事项】

注意与非经期身痛的鉴别。

八、经行泄泻

【概说】

每值经行前后或经期之中,大便溏薄或清稀如水,便次增多之证,称“经行泄泻”。

经行泄泻之证主要责之于脾肾阳虚,因脾为后天之本,功专运化,肾为胃之关,职司二便,经行之时,气随血失,脾肾阳气益感不足,遂致经行泄泻。临床又有偏脾阳不振和偏肾阴不足之别,应注意区别。

【临床表现】

经前、经中或经后大便泄泻,神疲腰酸,肢软无力。偏脾阳不振者,脘腹胀满,面浮肢肿;偏肾阳不足者,五更泄泻,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濡缓或沉迟。

【治疗】

(一)毫针治疗

治法:健脾温肾,扶阳止泻。取背俞穴、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任脉经穴为主。针刺补法,加灸。

处方: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阴谷、气海。

方义:气海、肾俞,可壮肾阳,补命火;配足少阴肾经合穴阴谷以补元阳;脾俞配合脾经之三阴交、胃经合穴足三里以温脾阳。脾肾阳气充足则经行泄泻可止。

(二)耳针疗法

取穴:子宫、卵巢、盆腔、肾、内分泌、皮质下、大肠、小肠、胃、腹。

方法:每次选耳穴3~5个,毫针刺,中等刺激,每日1次。

【古方举例】

气穴治月事不调,泄利不止,贲气上下引腰脊痛(《针灸大成》)。

【注意事项】

经期及前后应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九、经行头痛

【概说】

每值经期或前后二、三日,即伴随头痛。本证可由气血不足,瘀血内停,或肝火冲逆所致。若兼发热恶寒等表征,则系外感所致,虽或可出现头痛之证,当从外感论治,不属本节讨论范畴。

本证多由肝热蕴结、瘀血凝滞或气血虚弱所致。妇女情志抑郁,肝气多滞,久郁过极皆可化火,故致肝火亢盛。经行时冲脉之气偏亢,肝火随冲气上逆,而致经行头痛。若急怒忧患,意欲不遂,肝失调达,气机失宣,瘀血内阻,脉络不畅,血阻于循巅入脑之肝脉,则发为头痛。若素体不足,气血虚弱或脾胃不健化源不足,经脉空虚脑失所养,则致清窍不荣而痛。

【临床表现】

血虚证:多由经量过多所致,经期或经后头痛头晕,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虚细无力。

肝火证:经行头痛甚剧,兼有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等症。舌红苔黄,脉眩而数。

瘀血证:每值经前或经期即头痛剧烈,经色紫黯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舌黯或边尖有瘀点,脉弦细而涩。

【治疗】

(一)毫针治疗

1.血虚证

治法:养血益气,调经止痛。取足太阴、足阳明、督脉经穴为主。针刺补法。

处方:足三里、三阴交、百会、上星。

方义:足三里为足阳明之合,三阴交为足太阴之穴,二穴相伍,培补后天之本,功能益气养血;百会、上星均为督脉穴,可醒脑行气以止痛。

2.肝火证

治法:清泄肝火,柔肝调经。取足厥阴、足少阳、督脉经穴为主。针刺泻法。

处方:百会、风池、阳辅、太冲、三阴交。

方义:百会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穴,风池乃是少阳与阳维之交会穴,二穴配合,可镇摄上炎之火,醒脑息风;肝胆互为表里,肝经上行巅顶,胆经上行颞,肝火上炎必致胆热亢盛,故取胆经火穴阳辅配肝经原穴太冲,以清肝胆;配三阴交,既可滋阴降火,又能和血调经。

3.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取足厥阴、足少阳、手阳明经穴为主。针刺泻法。

处方:风池、太阳、合谷、三阴交、太冲。

方义:风池可通胆经活血止痛;太阳为经外奇穴,为治疗偏正头痛之经验效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针手阳明原穴合谷配以三阴交,可疏调气血,荡涤胞中之瘀;太冲为肝经原穴,亦有活血化瘀之功。

(二)耳针疗法

取穴:额、枕、脑点、子宫、卵巢、肾、内分泌、皮质下。

方法:每次选穴3~5个,毫针刺,中强度刺激,每日针1次,每次选上穴3~5个。

【古方举例】

1.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喜泣,视头动脉及盛者,乃刺之,尽去血,后调足厥阴(《针灸甲乙经》)。

2.头痛,目窗及天冲、风池主之(《针灸甲乙经)。

3.头痛,百会、上星、风府、风池、攒竹、丝竹空、小海、阳溪、大陵、后溪、合谷、腕骨、中冲、中渚、昆仑、阳陵(《针灸大成》)。

【验案选录】

刘某,39岁,已婚。于1987年4月20日初诊。

主诉:经行后期,头痛头昏6年。以前额眉棱处痛为甚,痛甚时呕吐清水,面色白,神疲肢软,每次持续7~10天,脉细。

证属:气血亏虚型经期头痛。治以祛风通络,益气养血。

取穴:上星、头维、合谷、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治疗:分两组交替针刺,提插捻转,以补法为主,每周二次,经第一疗程,症状显著减轻,第二疗程基本痊愈。

作者用上法共治疗41例,治愈14例,减轻21例,无效6例。

(顾妙珍:《上海针灸杂志》1990年2期19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行头痛5
班秀文针药并用治疗妇科病经验
简丨《针灸心悟·穴性赋浅释》血门2
盲人按摩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妇科按摩学》复习指南
月经不调
经行泄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