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抢滩新型城镇化,这家央企做对了三件事

沧海桑田二十年,中国城镇化巨变。

2002年,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争相涌入沿海城市,在漫山遍野的工厂中成为厂妹厂弟。

20年后的今天,年轻人更愿意去城里做一个月薪3000元的服务业工作,而不是薪水更高的工厂。

这就是新时代下,人们对择业自由度不同的理解,他们更愿意链接整个社会,融入城市,而不是单纯地呆在一个地方,机械式重复。

在最近出台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规划》文件中,大纲的第一句话就提到:

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无论是对居民生活、工作,还是对权益的考量,一切要围绕着“需求”做城镇化推进,考虑的是如何让人们留下来。

在这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产城融合”。

过去人口流动强烈,没有归属感,而产城融合,从本质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城市建设与产业并行,外来人口才能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产城融合就是行业热词,各大资本机构、房企纷纷抢滩入局。

但“产城融合”和商品房开发不一样,是一个宏观的综合体工程。

需要考虑到人的居住、工作、购物、娱乐等等需求,而且这些需求需要彼此联动,相互赋能,才能把整个链路打通。

大多数抢滩者中,只能知其形,而无法得其神。以至于到现在为止,大多数产城融合变成了“有城无产”。


1


身为央企的电建地产似乎看到了症结所在,从去年开始,全速加码切换赛道,从项目开发商转身投向“城市运营商”。

其构建的“1-2-3-6-6”产业战略发展体系、XOD模式、 “2+3+N”产业发展方向、三大核心产品体系、六大关键能力和六大资源平台,正是对产城融合底层逻辑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相对于其他房企,电建地产更有战略优势,可以称其为“快、准、稳”。

“产城融合”涉及到规划、建造、销售、入住、生活,多种业态的建造及运营,很难做到“快”。

不过电建地产站在中国电建的肩膀上,就是不同的概念。

三峡水电站、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成都轨交18号线……这些年,一个个世界级民生工程,遍地开花。

▲中国电建经典工程三峡大坝

在《财富》世界500强中,中国电建排名第107,名副其实的全球基建大王,旗下有多个完善的大基建生态能力平台。

设计院、装备公司、工程局、铁路、桥梁等等,这些兄弟企业,都是电建地产做城市运营的基石。

这意味着,电建地产自打出生,就天然具备浑厚的造城实力。

相对于市场上靠资源整合,七拼八凑找供应商,这种优势体现在系统性的建造效率和质量输出,产城融合的第一步走得稳当。

事实证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仅高,而且望得远。

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电建地产就提出“致力成为国内领先城市运营商”的战略目标,主打产城融合。

2021年,一年落地了8个项目,产业投资类2个,产城融合类 6 个,基本都接近百亿级投资规模。

比如成都双流九江未来社区综合开发项目占地面积约7700亩,总投资额97亿元;比如洛阳老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9698亩,总投资额92亿元。

最惹人注目的是雄安电建智汇城,用地面积约907亩,总建面积约171万平,总投资约252亿元,百栋建筑的大城,直接对接北京的外溢产业需求。

新型城镇化打响抢滩战,当人们还在筹备上战场的时候,电建地产早已连揽多城,跑出了好几个身位。

这种多维战略资源的积累,让电建地产有了持续高强的推进力。


2


有中国电建的加持,电建地产并没有一味“坐享其成”,而是比同行业更认真研究战术,要求精准打法。

在全球做的最好的产城融合样板中,荷兰埃因霍温用“三螺旋创新模型”,让这个处于衰退阶段的小城变成了世界级的创意硅谷。

政府、企业、大学,作为创新环境的三大要素,彼此交融,寻找交叉点,进行滚动。

而中国电建也研究出了自己的创新模式,“XOD”。

它的底层逻辑跟“三螺旋创新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产生的连锁反应更具规模。


XOD,就是通过城市基建,带动产业,进行综合开发。

市面上最火的是TOP,比如在某地铁站上面,开发住宅、商业、办公楼等等业态。

地铁自带流量,很容易激发商业潜力,商业虹吸周边居民,而且地铁的便捷性降低了通勤成本,让更多的企业入驻,企业和商业联动,相互赋能,进行自循环。

这是最基础的概念,但电建地产天生自带“X”属性,可以根据基建特点,自由组合价值点,不受限制,而且还能随着项目的体量,进行多组合联动。

比如雄安电建智汇城,就是以E-XOD为主,辅以TOD、 WOD的驱动模式。


在这里面,E- XOD就是雄安的科技生态资源,围绕着中国数字城市产业基地做文章,而TOP就是交通枢纽,WOD是,智慧城镇。

三者交融,数字产业主导,虹吸高端人才,交通枢纽自带流量,智慧城镇提高协作效率,整体瞄准“雄安新区建设桥头堡”。

XOD比单一模式的价值成长,更具规模效应。

而且可以在生态、智慧城镇、公共服务、文化导向、产业导向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城市开发。

这套“XOD”战术,无论宏观还是微观,都具备相互赋能且彼此独立的特性,也会让电建地产做产城融合时,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在战略布局上,选择了“5+5+N”的战术走向。

第一个“5”,是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大湾区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及成渝城市群;
 
第二个“5”,是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滇中城市群;
 
“N”,代表部分具备潜力的单核城市及其外溢影响城市。

从2021年一年落地8个百亿级的大手笔看,中国电建做城市运营商,不是以点及面,而是“全域联合”。

这种战术打法多维落子,可以瞬间扩张自己在市场上“产城融合”的影响力,也能平衡在全国各地的项目收益,让自己的产品多样化。


3

在很多人眼里,产城融合,就是产业和城市之间的共生。为了拼概念,很多企业不失大兴土木,疯狂造城。

但如果你细去研究这些已有的案例,会发现:

城有了,人不在。

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新型城镇化万字规划长文中,每一个字的目的都是人。

在电建地产的2022年战略规划中,提到一句话,如何打造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产品?

答案有且只有一个,服务力。

这也是,产城融合最终的壁垒。

为了在产城融合过程中,更好地提供服务力,电建地产深度调研上万名不同特征的客户群,在这些个体中,寻找“需求”的真正痛点。

这些痛点的解决方法会贯穿规划、建造、销售、入住、生活等全生命周期。

在做工程建造的时候,建筑物要符合当代审美,更要对客户兑现承诺。

2021年,电建地产开展“精工善筑”行动,严格落实交付前预验房管控环节,一次到访率达到93.41%,2021年获得股份优质工程奖达到6个,获得省部级优质工程奖2个。

作为央企,电建地产不仅承担着是对消费者的保障,更多是社会责任。

产业入驻后,提供全套的企业资源支援,从资金引进、创业咨询、法务、财务等各个方面入手,帮扶企业生长。

事实上,产城融合,更多的是“产”,如何让人们愿意在这里创业工作,这是最深刻的命题。意识到这个层次的痛点,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会上升大一截。

除了“产”,对居住者的服务力,也在寻求细节上的突破。

比如电建地产旗下南国置业,一直致力研究如何在产城融合时做好商业配套和运营,研发的泛悦MALL、泛悦汇、泛悦坊等产品,已经在全国多点开花。

商业规划、品牌落位、招商运营等等都有其独特的理解,综合体的业主,能直接享受到国内最前沿的购物娱乐生活。商业运营就是一种服务力的表现。

还有电建物业很早就开始推行的“红色物业”。


帮助行动不便的业主做上门业务办理,定期去走访孤寡老人,免费上门维修,业主结婚了或者办生日宴,物业管理还会公益上门帮助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


4

解释


大潮已来,所有人都在追寻潮水的走向,但真正能赶上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弄潮儿,从资源、眼光、行动力,各个层面都有考究。

新型城镇化下的这场抢滩战,虽然打响的是“产城融合”主题,但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现有地产格局的生存考验。

过去所有人都在“住”的层面做文章,但当多年城镇化让人均居住面积增长到接近40平米时,这根赛道的增长曲线开始停滞。

中部房企电建地产,能赶在大潮来袭之前,借用特色资源优势,快速进入新赛道,重点布局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这可能是一次影响生命周期的抉择。

但我认为,这次抉择,给产城融合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新型城镇化的路,提供了更强有力的解释。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城融合布局粤港澳大湾区,越秀地产携手广证恒生迈入“地产 ”新时代
产城融合: 房地产公司战略转型新选择鲍粮库
碧桂园再次入选世界500强!它凭什么成为排名提升最快的公司?
殊途同归:碧桂园与华夏幸福的两条路
松江发展遇上重大机遇!
产城融合:引领县域经济未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