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丨《中国美学十五讲》:五

一、气韵


气是生命力,韵则是音乐感。

 

气介于形与神之间,虚灵是其根本特点,且被赋予精神性的内涵。

 

对气韵的表现和领悟需要以深刻的生命体验作为基础,因此,了解一个作者和一件作品中所蕴含的气韵,其实是两个灵魂深层的触摸和共振。


气韵的核心是生命意义的传达,它虽有赖于形,但专注于形则不可得。


对气韵的把握,必须以生命去契合,而非靠学而至。


知识和智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艺术活动中,重要的是智慧,是那种不可言传的悟性,而不是知识。




二、吞吐


有气息就有吞吐,吞吐是气韵流溢的自然过程。

 

生命的气息流转、相与回环,既是人之所以创造艺术的关键,也是艺术之所以成就人的契机。

 

中国艺术的一诗、一画、一亭、一园,表达的都是自然生气的推挽之术。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成焉。寒往则署来,署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经》


推而远,远则乾坤广大,玄道空渺,无垠的世界都处于我心灵的照射之中,我心随鸟迹、白云、独鹤、流水、虚亭、落日缥缈游荡。


挽而近,生命复返,一任心灵在袁阔的境界中流淌。


推之于挽,使远则更远,近则更近。




三、氤氲


灵气丰沛,方得氤氲。

 

云烟飘荡、元气淋漓、气象混论,是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原则和激发,也是美学层次的深化。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陶潜




四、龙脉


气脉之所以绵延律动,关键在于“意存笔先”,而“意在笔先”的境界,需要作者的内美自足。


神闲气定,意在修得内在气脉畅通、内气旺盛、灵气飞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的“生命美学”
《中国美学十五讲》:气化宇宙 (气韵)
美是生命力的显现
《人文杂志》|| 陈林侠:何为气韵,如何生动?——传统美学与当下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愿景
二胡意象艺术中韵的内核
天人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