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论】掌握摄影三要素精确拿捏艺术尺度

理论】掌握摄影三要素精确拿捏艺术尺度

发布时间:2010-05-17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raison2338 责任编辑:anne

        很多朋友(摄影爱好者)第一次接触摄影三要素的概念,可能都是从《纽约摄影学院教程》中习得。我也不例外。因为很难找到比这更为准确更为简练,和更为好用的法则系统,所以我决定借用一下美国人的这套理论,不过遵照小学语文老师的要求——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说。(事实上我是过分地做到了)

 

        摄影三要素为“主题、主体和减法”,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运用减法手段,让主体最佳地为主题服务,我们不妨称之为“摄影公式”。摄影三要素可以作为我们判定一张照片的美学高度和艺术价值的尺度工具,也可以作为我们如何创造精益求精的影像作品的指南,方法就是用上面的“摄影公式”进行检验:最佳的主体是否在最佳的减法手段的应用下,最佳地为主题服务了?

 

        主题

 

        主题的作用多说都是废话,反正没有艺术作品是可以不需要一个主题的,(小学生写记叙文也要中心思想)一张照片也一样。如果一张照片的主题非常鲜明,而且与主流的价值观紧紧相扣,一下子就撼动人心,那么它毋庸置疑是一张成功的照片,从艺术的角度评判,直接称之为“美”也未尝不可。这种美叫做“主题美”。主题赤裸,直指人心的照片,是“典型主题美”照片,这类照片的鉴赏较为有迹可循,甚至不需要用到摄影公式做检验,譬如说卡帕的《诺曼底登陆》(一般情况下那甚至算不上是照片,但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下,能按下快门显影成像已经足够伟大)。不过显然并非所有的摄影作品都是“典型主题美”照片,所以我们的公式不至于被置之高阁。

 

        更多的照片,其“主题”要么是“广义概念”的,要么是模糊隐晦的,要么是“非绝对不可替代性”的,(这里删除了第一稿中大篇幅关于主题概念的讨论,因过分发散了,这部分的讨论连同上述几个提法的定义,我们将在第二章《冷暖纪实——主题美和形式美》中再展开)在这个时候,“主题”的高低可能并不能直接决定一张照片艺术价值的高低,而更多地需要看这张照片的主题是否通过某种形式被正确地表达出来。即是说,鉴赏一张照片的艺术价值,一是看其主题本身,而更重要的是看该主题的展现过程和展现结果,匹配“公式”的话,就是“主题”是否得到了“最佳服务”。此时,我们的检验公式将派上用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理解好片子
无忌版的《摄影构图学》(第一章)作者:原上草
一分钟,拿捏爽文公式
曾仕强:沟通不完全靠说话,一定要能拿捏好一个尺度
纪实摄影“长期关注”的“18度”思考
做自己,懂藏,善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