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甲骨四堂 ” 率先揭开了甲骨文之谜

弘揚國粹兿術  傳播經典文化

結交天下朋友  交流學習心得



“甲骨四堂”究竟是何许人也

又为甲骨文研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且往下看

19世纪末,长期以来被当做药材的有字甲骨引起了金石学家王懿荣、王襄等人的注意。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初步断定甲骨上的刻画符号就是商代文字,于是开始大量购藏。是年,王襄与孟定生也在天津开始购藏甲骨。对于甲骨文的研究拉开了序幕。

王懿荣

王襄

王懿荣等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搜集整理甲骨文方面。真正把甲骨文作为一种科学进行研究的,是从“四堂”开始。

“雪堂”罗振玉

罗振玉(1866 - 1940),字式如、叔蕴、叔言,号雪堂、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罗氏在甲骨的搜集、保藏、流传、考释方面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率先正确地判定甲骨刻辞的性质及真实出土地,首创对卜辞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等。著《殷虚书契菁华》《铁云藏龟之余》《殷虚书契前编》《殷虚书契后编》《殷虚书契续编》等。

罗振玉是刘鹗的儿女亲家。他不仅研究了现有的甲骨文拓片,而且亲赴甲骨文的发现地,即河南安阳小屯进行实地开掘和收购,所获甚丰。他判断安阳小屯就是商代长久的都城遗址殷墟所在,从此,扑朔迷离的上古历史从口头传说变为正史。

展厅相关文物

左:罗振玉为购古骨事致邓实(秋枚)的信

右:《铁云藏龟之余》

“观堂”王国维

王国维(1877 - 1927),字静安,号永观、观堂等,浙江海宁人。提出“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在古史研究上开辟了新的领域。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殷虚卜辞中所见地名考》《殷礼徵文》《古史新证》等。这些著作在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他的思想极为先进,既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又有现代思维方法。

展厅相关文物

王国维给子衡手札

“鼎堂”郭沫若

郭沫若(1892 - 1978),原名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甲骨文。主编《甲骨文合集》,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殷契粹编》等。

他的研究多发前人之未发,表现了对甲骨文的独特见解,如对商王世系中阳里及帝乙迁沫等问题的讨论,对于商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字考释中的独立见解亦俯拾即是,联系古代社会文化来进行文字分析和文辞的说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古文字研究与古代社会研究结合起来,写出大量的历史学著作。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和胡厚宣等主编了收有四万片甲骨的《甲骨文合集》,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展厅相关文物

《殷契粹編》

“彦堂”董作宾

董作宾(1895 - 1963),原名作仁,字彦堂,号平庐,河南温县人。1928 - 1934年间,曾8次主持或参加殷墟的发掘工作,创立甲骨文分期的理论和方法。主编《殷虚文字甲编》《殷虚文字乙编》,著《大龟四版考释》《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殷历谱》《甲骨学五十年》等。

1928年,中央研究院派董作宾前往殷墟调查,他发现还有许多宝物藏在地下,亟待保护,于是决定以国家学术机构的力量发掘殷墟遗址。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致函河南驻军长官冯玉祥,请其派兵驻守安阳小屯进行保护,以利甲骨的开掘。此次发掘有明确的坑位标志,有翔实的开掘记录,并对周边地区进行相应的开掘勘测,较之过去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1936年6月12日第13次发掘时发现YH127甲骨窖穴,这是一个神秘的资料库,保留了大量的古代王室档案。董作宾在这次发掘中是领军人物,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厅相关文物

《殷虚文字甲编》

殷墟127号坑甲骨堆模型

正如文字学家唐兰所说:“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迄今,问学甲骨的中外学者数以千计。不少前辈学者作出了卓越贡献。众多学者考释文字、研究历史、探讨文化,研究成果浩如星辰,蔚为大观,涵养滋润着当代社会。他们探索求知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支持“祉洋艺术沙龙”右下点在看
,右上点【···】分享

整理编缉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骨文百家姓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解析
甲骨文背后的故事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甲骨文书法作品欣赏
甲骨学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