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合作与求实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及师资能力的提高成为本次课改的关键环节,立足教育教学实际,我校确定了“在合作与求实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题,在“合作上做文章,实字上下功夫”形成强大的合作性阵地,把教科研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有利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构建强大的合作性阵地

1、专家专业引领,校本教研取得实质性进展。教研人员是实施专业引领的重要力量。校本教研中教师与教研员的合作非常普遍。陈至立同志曾指出:“推进新课程既要有饱满的热情,更要有科学的态度。要通过实验,鼓励教师、教研人员和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专家,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及问题,发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寻找对策,协同攻关。”可见,教师与教研人员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我校领导多次邀请市、区级教研人员对我校的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帮助,教师与专家面对面进行沟通、探讨、研究,教师把教育科研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困惑摆出来,大家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共同研究对策和方法,通过专家引领,解决了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2、同伴互助教研,切实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同伴互助研究是校本教研模式的根本。小组以其规模小、人数少、交流频率高、讨论效果大而成为校本教研模式的根本。互动合作式学习不是简单意义的走形式、摆样子,而是合作者以真诚、坦率、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启发,共同提高,把教科研工作做真、做实、做细,在实中出成果。我校的小组活动类型主要有三种,教研组、备课组和新老教师合作组。这些互动合作式的学习通过学术沙龙式教研活动、对比教学式教研活动、课例分析式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式教研活动等主题研讨活动,把教科研工作和日常教学、教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应该注意的是,为增强交流的实效性,每次交流活动我们都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确定主题,大家围绕主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通过专题性交流活动,每位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信息和经验。这些收获极大地激发教师参与交流的愿望和积极性,切实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3、区域联动教研,催生新的教研文化阵地。以学校资源为基础进行教学研究,就势必受到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带来发展的不平衡。我校与开发区内三所学校建立联片教研制度,整合各校研究资源、教师资源、学科资源等所有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师的发展需求,促进片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我们本着务实、求效的原则确定了“主题研讨、同课异构、课件评比、直面说课、课例教研”的研讨方向,由学校备课组、教研组产生优秀教师,通过片区内集体备课、评课、主题研讨等形式展示校际间的优秀教育成果,并将各校在活动后的总结、反思汇总,以利于更好地整改提高,每次活动我们提前预约教研员,充分发挥教研人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形成专业引领下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阵地。

加强校本教研建设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家通力合作,在进行课题方案的设计、实施、总结、反思中,不断提高科研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学校教科研事业的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进步。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实践集体智慧,引导科研活动全面展开健全管理机制,本着“围绕课题,规范操作,加强协作,提高实效”的教科研方针,我校对课题的实施、考核作了明确的规定。从课题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阶段总结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加强了课题实施过程的评估,建立了课题奖励制度,注重课题实效的检测,学校建立了校长——教科室主任——课题组人员集体协作的课题研究机制,由校长亲自挂帅,由教科室牵头,成立课题工作指导组。为学校深入开展科技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领导小组有期初的工作计划布置、期末总结评估。课题组每月进行课题研讨“沙龙”,每学期举行课题展示,期末进行总结评估。

完善科研档案。课题组成员从立项开始,就扎实进行研究。从课题方案的制定,到前期、后期工作,过程研究活动的记载、案例的分析、课题研究论文和总结,以及课题研究工作的评价等方面,都是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完成,通过实践集体智慧,不断完善课题档案。

建设科研队伍,实施课题研究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才能把该项工作真正落实。为此,我校成立了“骨干教师研修班”“青年教师进修班”“课题研修班”“校本培训班”,创造一切机会让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进修学习,通过学习,教师的科研意识及能力日趋提高,为我校课题的扎实展开奠定了基础。学校还多次派出骨干教师到外地学习,带回先进的科研理念,充实本校的课题研究。

2、以典型课例为载体,发扬协作精神,扎实做好教材研究工作。推出典型合作课例,课前介入、落实五个一工程。“备”同一节课,形成同课异备的局面;“说”同一节课,形成同课异说的局面;教研组组长组织好一次主题研讨活动,及时捕捉合作课例中形成的智慧火花和亮点之处;教研组成员实践集体智慧同写一份有价值的教学设计;教研组推出一名授课教师做观摩课,为了上好典型合作课例,我们发挥了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智慧,采用提前介入的方式:先确定活动主题——教师个人自主设计——全体教师介入备课、说课——修改整合,执教反思,开展活动。通过组内教师的全体介入,教师们观察到的是集体合作,精心准备的课,课的背后承载着不同教师的不同贡献,教师们所关注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研究课的设计是否有实效;是否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值得提出的是典型课例研讨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在实践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形成具有实效性的研究课。

围绕主题进行研讨,课堂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紧扣课例进行集体研讨活动能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发现、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集体的智慧,使教研获得实效。这个活动有四个环节:上观摩课——说课分析——互动式评课——课例答辩。先由授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观摩课,邀请全校老师参加,然后由授课老师做说课分析,简单阐述课例情况,简述本堂课的设计理念,并做反思性小结;再由教研组教师集体参与评课、议课,针对示范课以及平时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展开激烈地讨论;最后由听课的领导、专家针对课例主题和新课程理念进行提问,对互动评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经过四个环节的磨练,教师个人素养在互动、共享中得到提升,专业化成长的步伐不断加快。

校本课程的开发

1、教师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在我们教师的脑海里,编教材是课程专家的事情,与一线教师和学生无关。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改变了一套教材,一本教参的教法,通过自选课程,自由组织教学,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教师创新思维的发展。

2、教师的合作意识增强了。传统的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专业个人主义”,这种特性使教师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课程专家、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方方面面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付出真诚与汗水。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了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当然是互相交流探讨了,你问我答,你的问题我补充,你写第一课,我编第二课,在来来去去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长此以往自然就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

3、教育教学实效大幅度提高了。学校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把教师推向课程开发前列,发挥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独特作用,其课程开发潜能就得以显现、发展,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获得了自身专业的发展。他们在感到压力的沉重、责任重大的同时,更多激发了自身发展的渴求和冲劲。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更自觉主动地钻研教材教法,研究学生,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我校校本开发领导小组经研究决定,以语文教研组为试点,组织语文教师群策群力完成《国学与人生》的校本教材的开发,经历了一年的实施,形成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以此辐射到全校各个教研组,所有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同伴互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是校本教研得以顺利推广的重要法宝。这样,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使更多的教师投入到教育科研工作中来,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科研水平,并把它转换成教育教学的实际效益。

(来源:中国校长网 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科研工作计划8篇
校本教研模式初探
创新教科研管理 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校本教研
延吉初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06.9—2009.8) -- 杨浦教育信息公开管理系统
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让教科研工作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动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